首頁

史學論述 / 文史通義全書目錄
章學誠
文史通義 - 21

今有細民之訟,兩造具辭,有司受之,必據其辭而賞罰其直枉焉。所具之辭,豈必鄉曲細民能自撰哉?而曲直賞罰,不加為之辭者,而加之訟者,重其言之之意,而言固不必計其所出也。墓田隴畝,祠廟宗支,履勘碑碣,不擇鄙野,以謂較論曲直,舍是莫由得其要焉。豈無 ...

文史通義 - 22

若夫侯王將相,岳牧群公。鈴閤啟事,戟門治戎。稱崇高之富貴,具文武之威風。則有書記翩翩,風流名士,幕府賓客,文學掾史。鷂擊海濱,仲連飛書於沙漠;鷹揚河朔,孔璋馳檄於當涂。王粲慷慨而依劉,賦傳荊闕;班固倜儻以從竇,銘勒狼居。芻毀涂摧,死魄感惠連 ...


  
文史通義 - 23

及夫經生制舉,演義為文;雖源出於訓故,實解主於餐新。截經書兮命題,制變化兮由人。長或連篇累章,短或片言隻字。脫增減兮毫釐,即步移兮景徒。為聖賢兮立言,或庸愚兮申志。並欲描情摩態,設身處地。或語全而意半,或神到而形未,如雲去而尚留,如馬躍而未 ...

文史通義 - 24

韓氏愈曰:「仁義之人,其言藹如。」仁者情之普,義者氣之遂也。程子嘗謂:「有《關雎》、《麟趾》之意,而後可以行《周官》之法度。」吾則以謂通六藝比興之旨,而後可以講春王正月之書。蓋言心術貴於養也。史遷百三十篇,《報任安書》,所謂「究天地之際,通 ...

文史通義 - 25

以吏為師,三代之舊法也。秦人之悖於古者,禁《詩》、《書》而僅以法律為師耳。三代盛時,天下之學,無不以吏為師。《周官》三百六十,天人之學備矣。其守官舉職,而不墜天工者,皆天下之師資也。東周以還,君師政教不合於一,於是人之學術,不盡出於官司之典 ...

文史通義 - 26

傳記之書,其流已久,蓋與六藝先後雜出。古人文無定體,經史亦無分科。《春秋》三家之傳,各記所聞,依經起義,雖謂之記可也。經《禮》二戴之記,各傳其說,附經而行,雖謂之傳可也。其後支分派別,至於近代,始以錄人物者,區為之傳;敘事蹟者,區為之記。蓋 ...


  
文史通義 - 27

辨論烏乎起?起於是非之心也。是非之心烏乎起?起於嫌介疑似之間也。烏乎極?極於是堯非桀也。世無辨堯、桀之是非,世無辨天地之高卑也。目力盡於秋毫,耳力窮乎穴蟻。能見泰山,不為明目,能聞雷霆,不為聰耳。故堯、桀者,是非之名,而非所以辨是非也。嫌介 ...

文史通義 - 28

告子曰:「不得於言,勿求於心,不得於心,勿求於氣。」不動心者,不求義之所安,此千古墨守之權輿也。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不能充之以義理,而又不受人之善,此墨守之似告子也。然而藉人之是非以為是非,不如告子之自得矣。 藉人之是非以為是非,如傭力 ...

文史通義 - 29

其於史學義例、古文法度,實無所解,而久游江湖,恥其有所不知,往往強為解事,應人之求,又不安於習故,妄矜獨斷。如修《汾州府志》,乃謂僧僚不可列之人類,因取舊志名僧入於古蹟。又謂修志貴考沿革,其他皆可任意,此則識解漸入庸妄,然不過自欺,尚未有心 ...

文史通義 - 30

韓氏論文,「迎而拒之,平心察之」。喻氣於水,言為浮物。柳氏之論文也,「不敢輕心掉之」,「怠心易之」,「矜氣作之」,「昏氣出之」。夫諸賢論心論氣,未即孔、孟之旨,及乎天人、性命之微也。然文繁而不可殺,語變而各有當。要其大旨則臨文主敬,一言以蔽 ...


提示:


  





目前沒有閱讀標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