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漢文 - 91於是吳王懼然易容,捐薦去幾,危坐而聽。先生曰:「接輿避世,箕子被發陽狂,此二子者,皆避濁世以全其身者也。使遇明王聖主,得賜清燕之間,寬和之色,發憤畢誠,圖畫安危,揆度得失,上以安主體,下以便萬民,則五帝三王之道,可幾而見也。故伊尹蒙恥辱,負 ...
全漢文 - 92臣學仙者耳,非得道之人,以國家盛美,特招延儒墨於文網之內,抑絶俗之道,擯虛詭之跡。臣故韜隱逸而赴玉庭,藏養生而侍朱闕矣,亦由尊上好道,且復欲徜徉威儀也。曾隨師主之履行,北至朱陵扶桑之國,溽海冥夜之丘,純陽之陵,始青之下,月宮之間,內游七丘, ...
全漢文 - 93元狩中遷衛尉,出塞後期論斬,贖為庶人。後拜中郎將,復使西域,還拜大行。
○具言西域地形
大宛在匈奴西南,在漢正西,去漢可萬裡。其俗土著耕田,田稻麥。有蒲陶酒,多善馬,馬汗血,其先天馬子也。有城郭屋室。
其屬邑大小七十餘城,眾可數 ...
全漢文 - 94法家不別親疏,不殊貴賤,壹斷於法,則親親尊尊之恩絶矣,可以行一時之計,而不可長用也,故曰「嚴而少恩」。若尊主卑臣,明分職不得相踰越,雖百家不能改也。
名家苛察繳繞,使人不得反其意,決於名,時失人情,故曰「使人儉而善失真」。若夫控名責實 ...
全漢文 - 95然陵一呼勞軍,士無不起,躬自流涕,沫血飲泣,更張空拳,冒白刃,北向爭死敵者。陵未沒時,使有來報,漢公卿王侯皆奉觴上壽。後數日,陵敗書聞,主上為之食不甘味,聽朝不怡。大臣憂懼,不知所出。
仆竊不自料其卑賤,見主上慘愴怛悼,誠欲效其款款之愚 ...
全漢文 - 96范蠡為越相,三江五湖之間,民富國強,卒以擒吳,功成而弗居,變名易姓,之陶自謂朱公,行十術之計,二十一年之間,三致千萬,再散與貧。(《禦覽》四百七十二、《困學紀聞》二十。)
○摯峻
峻字陵,京兆長安人,隱於開山。
○報司馬子長書 ...
全漢文 - 97陳勝、吳廣舉陳,武臣、張耳舉趙,項梁舉吳,田儋舉齊,景駒舉郢,周市舉魏,韓廣舉燕,窮山通谷,豪士並起,不可勝載也。然本皆非公侯之後,非長官之吏,無尺寸之勢,起閭巷,杖棘矜,應時而動,不謀而俱起,不約而同會,壤長地進,至乎伯王,時教使然也。秦 ...
全漢文 - 98今陛下昭明德,建太平,舉俊材,興學官,三公有司,或由窮蒼巷起白屋,裂地而封,宇內日化,方外鄉風,然而盜賊猶有者,郡國二千石之罪,非挾弓弩之過也。《禮》曰男子生,桑弧蓬矢以舉之,明示有事也。孔子曰:「吾何執?執射乎?」大射之禮,自天子降及庶人 ...
全漢文 - 99博德,西河平州人。為右北平太守,封邳離侯,入為衛尉,拜伏波將軍。後坐法失侯。為強弩都尉,屯居延。
○奏留李陵
方秋,匈奴馬肥,未可與戰,臣願留陵至春,俱將酒泉、張掖騎各五千人,並擊東西浚稽,可必禽也。(《漢書·李陵傳》:天漢二年,詔 ...
全漢文 - 100今二代之統絶而不序矣,惟陛下發聖德,宣考天地四時之極,則順陰陽以定大明之制,為萬世則。(《漢書·律歷志》上:元封七年,御史大夫寬與博士賜等議。)
☆延年
延年,史失其姓,齊人。(按:《漢志》有東施令《延年賦》七篇,或即其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