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軍者衛所之軍番上京師,總為三大營者也。 初,永樂十三年詔邊將及河南、山東、山西、陝西各都司,中都留守司,江南、北諸衛官,簡所部卒赴北京,以俟臨閲。 京操自此始。 仁宗初,因英國公張輔等言,調直隷及近京軍番上操備,諭以畢農而來,先農務遣歸。 既而輔言:「邊軍比悉放還,京軍少,請調山東、河南、中都、淮、揚諸衛校閲。 」制曰「可」。 又敕河南、山東、山西、大寧及中都將領,凡軍還取衣裝者,以三月畢務,七月至京,老弱者選代,官給之馬。 歲春秋番上,共十六萬人:大寧七萬七百餘,中都、山東遞殺,河南最少,僅一萬四千有奇。 定為例。 後允成國公硃勇等請,罷鞏昌諸衛及階、文千戶所班軍,代以陝西內地卒。 山東衛士沿海備倭,沿海衛士復內調,通州衛士漕淮安粟,安慶衛士赴京操,不便,皆更之。 已,並放還陝西班軍。 正統中,京操軍皆戍邊,乃遣御史于江北、山東、北直選卒,為京師備。 景泰初,邊事棘,班軍悉留京,間歲乃放還取衣裝。 於是于謙、石亨議三分之,留兩番操備。 保定、河間、天津放五十日,河南、山東九十日,淮、揚、中都百日,紫荊、倒馬、白羊三關及保定諸城戍卒,屬山東、河南者,亦如之。 逃者,官鎸秩三等,卒盡室謫邊衛。 明年,謙又言:「班軍分十營團練,久不得休,請仍分兩番。 」報可。 成化間,河南秋班軍二千餘不至,下御史趣之。 海內燕安,外衛卒在京只供營繕諸役,勢傢俬占復半之。 卒多畏苦,往往愆期,乃定遠限罪,輕者發居庸、密雲、山海關罰班六月。 重者發邊衛罰班至年半。 令雖具,然不能革也。 弘治中,兵部言占役之害,罰治如議。 於是選衛兵八萬團操,內外各半。 外衛四萬,兩番迭上。 李東陽極言工作困軍,班軍逾期不至,大率坐此。 帝然之。 末年,歸大寧卒兩班萬人。 正德中,宣府軍及京營互調,春秋番換如班軍例。 迄世宗立乃已。 嘉靖初,尚書李承勛言:「永樂中調軍番上京師,後遂踵為故事,衛伍半空,而在京者徒供營造。 不若省行糧之費,以募工作。 」御史鮑象賢請分班軍為三,二入營操,一以赴役。 通政司陳經復請半放之,收其糧募工。 皆不行。 久之,從翊國公郭勛言,寬河南因災不至班軍,而諭後犯者罪必如法。 兵部因條議,軍士失期,治將領之罪,以多寡為差,重者至鎸秩戍邊。 報可。 其後邊警棘,乃並番上軍為一班,五月赴京,十一月放還,每歲秋防見兵十五六萬。 仇鸞用事,抽邊卒入衛,凡選士六萬八千餘。 又免大寧等衛軍京操,改防薊鎮,班軍遂耗減。 豐城侯李熙核其數,僅四萬人,因請改征銀召募,而以見軍四萬歸營操練。 嚴嵩議以「各衛兵雖有折干之弊,然清核令下,猶凜凜畏罪。 若奉旨征銀,恐借為口實,祖宗良法深意,一旦蕩然」。 帝是之。 折干者,衛卒納銀,將弁以免其行,有事則召募以應。 亡何,從平江伯陳圭奏,仍令中都、山東、河南軍分春秋兩班,別為一營,春以三月至,八月還,秋以九月至,來歲二月還,工作毋擅役。 隆慶初,大發治河,軍人憚久役,逃亡多。 部議于見役軍中,簡鋭者著伍,而以老弱供畚鍤。 萬曆二年,科臣言,班軍非為工作設。 下兵部,止議以小工不得概派而已。 時積弊已久,軍士苦役甚,多愆期不至。 故事,失班脫逃者,罰工銀,追月糈。 其後額外多征,軍益逃,中都尤甚。 自嘉靖四十三年後,積逋工銀至五十餘萬兩。 巡撫都御史張翀乞蠲額外工價,軍三犯者,不必罰工,竟調邊衛。 而巡視京營給事中王道成則言:「凡軍一班不到,即系一年脫伍,盡扣月糧。 本軍仍如例解京,罰補正班。 三年脫班,仍調邊衛。 」並報可。 衛軍益大困。 後二十九年,帝以班軍多老弱僱倩,令嚴飭之。 職方主事沈朝煥給班軍餉,皆傭諸丐,因言:「班軍本處有大糧,到京有行糧,又有鹽斤銀,所費十餘萬金,今皆虛冒。 請解大糧貯庫,有警可召募,有工可僱役。 」部議請先申飭,俟大工竣行之。 是時專以班軍為役夫,番上之初意盡失矣。 又五年,內庭有小營繕,中官陳永壽請仍用班軍,可節省。 給事中宋一韓爭之,謂:「班軍輸操即三大營軍,所繫甚重。 今邊鄙多事,萬一關吏不謹,而京師團練之軍多召募,游徼之役多役占,皇城宿衛多白徒,四衛扈從多廝役。 即得三都司健卒三萬,猶不能無恐,況動以興作朘削,名存實亡,緩急何賴哉?」不聽。 四十年,給事中麻僖請恤班操之苦。 後六年,順天巡撫都御史劉曰梧言班軍無濟實用,因陳募兵十利。 是時,法益弛,軍不營操,皆居京師為商販、工藝,以錢入班將。 啟、禎時,邊事洶洶,乃移班軍于邊。 築垣、負米無休期,而糗糧缺,軍多死,班將往往逮革。 特敕兵部右侍郎專督理,鑄印給之,然已無及。 志第六十七 兵三 ○邊防 海防江防 民壯 士兵 鄉兵 元人北歸,屢謀興復。 永樂遷都北平,三面近塞,正統以後,敵患日多。 故終明之世,邊防甚重。 東起鴨綠,西抵嘉峪,綿亙萬里,分地守禦。 初設遼東、宣府、大同、延綏四鎮,繼設寧夏、甘肅、薊州三鎮,而太原總兵治偏頭,三邊制府駐固原,亦稱二鎮,是為九邊。 初,洪武六年,命大將軍徐達等備山西、北平邊,諭令各上方略。 從淮安侯華雲龍言,自永平、薊州、密雲迤西二千餘里,關隘百二十有九,皆置戍守。 于紫荊關及蘆花嶺設千戶所守禦。 又詔山西都衛于雁門關、太和嶺並武、朔諸山谷間,凡七十三隘,俱設戍兵。 九年,敕燕山前、後等十一衛,分兵守古北口、居庸關、喜峰口、松亭關烽堠百九十六處,參用南北軍士。 十五年,又于北平都司所轄關隘二百,以各衛卒守戍。 詔諸王近塞者,每歲秋勒兵巡邊。 十七年,命徐達籍上北平將校士卒。 復使將核遼東、定遼等九衛官軍。 是後,每遣諸公、侯校沿邊士馬,以籍上。 二十年,置北平行都司于大寧。 其地在喜峰口外,故遼西郡,遼之中京大定府也;西大同,東遼陽,南北平。 馮勝之破納哈出,還師,城之,因置都司及營州五屯衛,而封皇子權為寧王,調各衛兵往守。 先是,李文忠等取元上都,設開平衛及興和等千戶所,東西各四驛,東接大寧,西接獨石。 二十五年,又築東勝城于河州東受降城之東,設十六衛,與大同相望。 自遼以西,數千里聲勢聯絡。 建文元年,文帝起兵,襲陷大寧,以寧王權及諸軍歸。 及即位,封寧王于江西。 而改北平行都司為大寧都司,徙之保定。 調營州五屯衛于順義、薊州、平谷、香河、三河,以大寧地畀兀良哈。 自是,遼東與宣、大聲援阻絶,又以東勝孤遠難守,調左衛于永平,右衛于遵化,而墟其地。 先是興和亦廢,開平徙于獨石,宣府遂稱重鎮。 然帝于邊備甚謹。 自宣府迤西迄山西,緣邊皆峻垣深濠,烽堠相接。 隘口通車騎者百戶守之,通樵牧者甲士十人守之。 武安侯鄭亨充總兵官,其敕書云:「各處煙墩,務增築高厚,上貯五月糧及柴薪藥弩,墩傍開井,井外圍牆與墩平,外望如一。 」重門禦暴之意,常凜凜也。 洪熙改元,朔州軍士白榮請還東勝、高山等十衛于故地。 興州軍士范濟亦言:朔州、大同、開平、宣府大寧皆籓籬要地,其土可耕,宜遣將率兵,修城堡,廣屯種。 皆不能用。 第15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明史 中》
第15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