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元年浚滏陽河。 河舊在任縣新店村東北,源出磁州。 經永年、曲周、平鄉,至穆家口,會百泉等河北流。 永樂間,漳河決而與合,二水每併為患。 至景泰間,又合漳,沖曲周諸縣,沿河之地皆築堤備之。 成化間,舊河淤,沖新店西南為新河,合沙、洺等河入穆家口,亦築堤備之。 英宗時,漳已通衛。 弘治初,益徙入禦河,遂棄滏堤不理。 其後,漳水復入新河,兩岸地皆沒。 任縣民高暘等以為言,下巡撫官勘奏,言:「穆家口乃眾河之委,當從此先,而並浚新舊河,令分流。 漳、滏缺堤,以漸而築。 」從之。 自此漳、滏匯流,而入衛之道漸堙矣。 萬曆二十八年,給事中王德完言:「漳河決小屯,東經魏縣、元城,抵館陶入衛,為一變,其害小。 決高家口,析二流於臨漳之南北,俱至成安東呂彪河合流,經廣平、肥鄉、永年,至曲周入滏水,同流至青縣口方入漕河,為再變,其害大。 滏水不勝漳,而今納漳,則狹小不能束巨浪,病溢而患在民。 衛水昔仰漳,而今舍漳,則細緩不能卷沙泥,病涸而患在運。 塞高家河口,導入小屯河,費少利多,為上策。 仍回龍鎮至小灘入衛,費鉅害少,為中策。 築呂彪河口,固堤漳水,運道不資利,地方不罹害,為下策。 」命河漕督臣集議行之。 直隷巡按佴祺亦請引漳河。 並下督臣,急引漳會衛,以圖永濟。 不果行。 沁河,出山西沁源縣綿山東谷。 穿太行山,東南流三十里入河南境。 饒河內縣東北,又東南至武陟縣,與黃河會而東注,達徐州以濟漕。 其支流自武陟紅荊口,經衛輝入衛河。 元郭守敬言:「沁餘水引至武陟,北流合禦河灌田。 」此沁入衛之故跡也。 明初,黃河自滎澤趨陳、潁,徑入於淮,不與沁合。 乃鑿渠引之,令河仍入沁。 久之,沁水盡入黃河,而入衛之故道堙矣。 武陟者,沁、黃交會處也。 永樂間,再決再築。 宣德九年,沁水決馬曲灣,經獲嘉至新鄉,水深成河,城北又匯為澤。 築堤以防,猶不能遏。 新鄉知縣許宣請堅築決口,俾由故道。 遣官相度,從之。 沁水稍定,而其支流復入於衛。 正統三、四年間,武陟沁堤復再決再築。 十三年,黃河決滎澤,背沁而去。 乃從武陟東寶家灣開渠三十里,引河入沁,以達淮。 自後,沁、河益大合,而沁之入衛者漸淤。 景泰三年,僉事劉清言:「自沁決馬曲灣入衛,沁、黃、衛三水相通,轉輸頗利。 今決口已塞,衛河膠淺。 運舟悉從黃河,嘗遇險阻。 宜遣官浚沁資衛,軍民運船視遠近之便而轉輸之。 」詔下巡撫集議。 明年,清復言:「東南漕舟,水淺弗能進。 請自滎澤入沁河,浚岡頭百二十里以通衛河。 且張秋之決,由沁合黃,勢遂奔急。 若引沁入衛,則張秋無患。 」行人王晏亦言:「開岡頭置閘,分沁水,使南入黃,北達衛。 遇漲則閉閘,漕可永無患。 」並下督漕都御史王竑等核實以聞。 明年,給事中何升言:「沁河有漏港已成河。 臨清屯聚膠淺之舟,宜使從此入黃,度二旬可達淮。 」詔竑及都御史徐有貞閲之。 既而罷引沁河議。 初,王晏請漕沁,有司多言弗利。 晏固爭。 吏部尚書王直請遣官行河,命侍郎趙榮同晏往。 榮亦言不利,議乃寢。 天順八年,都察院都事金景輝復請浚陳橋集古河,分引沁水,北通長垣、曹州、鉅野,以達漕河。 詔按實以聞,未能行也。 弘治二年夏,黃河決埽頭五處,入沁河。 其冬,又決祥符翟家口,合沁河,出丁家道口。 十一年,員外郎謝緝以黃河南決,恐牽沁水南流,徐、呂二洪必涸。 請遏黃河,堤沁水,使俱入徐州。 方下所司勘議,明年漕運總兵官郭鋐上副使張鼐《引沁河議》,請於武陟木欒店鑿渠抵荊隆口,分沁水入賈魯河,由丁家道口以下徐、淮。 倘河或南徙,即引沁水入渠,以濟二洪之運。 帝即令鼐理之。 而曹縣知縣鄒魯又駁鼐議,謂引沁必塞沁入河之口,沁水無歸,必漫田廬。 若俟下流既通而始塞之,水勢搗虛,千里不折,其患更大,甚於黃陵。 且起木欒店至飛雲橋,地以千里計,用夫百萬,積功十年,未能必其成也。 兗州知府龔弘主其說,因上言:「鼐見河勢南行,故建此議。 但今秋水逆流東北,亟宜浚築。 」乃從河臣撫臣議,修丁家口上下堤岸,而鼐議卒罷。 至萬曆十五年,沁水決武陟東岸蓮花池、金屹當,新鄉、獲嘉盡淹沒。 廷議築堤障之。 都御史楊一魁言:「黃河從沁入衛,此故道也。 自河徙,而沁與俱南,衛水每涸。 宜引沁入衛,不使助河為虐。 」部覆言:「沁入黃,衛入漕,其來已久。 頃沁水決木欒蓮花口而東,一魁因建此議。 而科臣常居敬往勘,言:‘衛輝府治卑於河,恐有衝激。 且沁水多沙,入漕反為患,不如堅築決口,廣闢河身’。 」乃罷其議。 三十三年,茶陵知州范守己復言:「嘉靖六年,河決豐、沛。 胡世寧言:‘沁水自紅荊口分流入衛,近年始塞。 宜擇武陟、陽武地開一河,北達衛水,以備徐、沛之塞。 ’會盛應期主開新渠,議遂不行。 近者十年前,河沙淤塞沁口,沁水不得入河,自木欒店東決岸,奔流入衛,則世寧紅荊口之說信矣。 彼時守土諸臣塞其決口,築以堅堤,仍導沁水入河。 而堤外河形直抵衛滸,至今存也。 請建石閘於堤,分引一支,由所決河道東流入衛。 漕舟自邳溯河而上,因沁入衛,東達臨清,則會通河可廢。 」帝命總河及撫、按勘議,不行。 滹沱河,出山西繁峙泰戲山。 循太行,掠晉、冀,逶迤而東,至武邑合漳。 東北至青縣岔河口入衛,下直沽。 或雲九河中所稱徒駭是也。 明初,故道由藁城、晉州抵寧晉入衛,其後遷徙不一。 河身不甚深,而水勢洪大。 左右旁近地大率平漫,夏秋雨潦,挾眾流而潰,往往成巨浸。 水落,則因其淺淤以為功。 修堤浚流,隨時補救,不能大治也。 洪武間一浚。 建文、永樂間,修武強、真定決岸者三。 至洪熙元年夏,霪雨,河水大漲,晉、定、深三州,藁城、無極、饒陽、新樂、寧晉五縣,低田盡沒,而滹沱遂久淤矣。 宣德六年,山水復暴泛,沖壞堤岸,發軍民浚之。 正統元年溢獻縣,決大郭黿窩口堤。 四年溢饒陽,決醜女堤及獻縣郭家口堤,淹深州田百餘裡,皆命有司修築。 十一年復疏晉州故道。 成化七年,巡撫都御史楊璇言:「霸州、固安、東安、大城、香河、寶坻、新安、任丘、河間、肅寧、饒陽諸州縣屢被水患,由地勢平衍,水易瀦積。 而唐、滹沱、白溝三河上源堤岸率皆低薄,遇雨輒潰。 官吏東西決放,以鄰為壑。 宜求故跡,隨宜浚之。 」帝即命璇董其事,水患稍寧。 至十八年,衛、漳、滹沱並溢,潰漕河岸,自清平抵天津決口八十六。 因循者久之。 弘治二年修真定縣白馬口及近城堤三千九百餘丈。 五年又築護城堤二道。 後複比年大水,真定城內外俱浸。 改挑新河,水患始息。 第14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明史 中》
第14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