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二年春,河決曹縣十四鋪口。 四月,決睢寧,至七月中,城盡圮。 總河侍郎李若星請遷城避之,而開邳州壩泄水入故道,且塞曹家口匙頭灣,逼水北注,以減睢寧之患。 從之。 四年夏,河決原武湖村鋪,又決封丘荊隆口,敗曹縣塔兒灣大行堤。 六月黃、淮交漲,海口壅塞,河決建義諸口,下灌興化、鹽城,水深二丈,村落盡漂沒。 逡巡踰年,始議築塞。 興工未幾,伏秋水發,黃、淮奔注,興、鹽為壑,而海潮復逆沖,壞范公堤。 軍民及商灶戶死者無算,少壯轉徙,丐江、儀、通、泰間,盜賊千百嘯聚。 至六年,鹽城民徐瑞等言其狀。 帝憫之,命議罰河曹官。 而是時,總河硃光祚方議開高堰三閘。 淮、揚在朝者合疏言:「建義諸口未塞,民田盡沉水底。 三閘一開,高、寶諸邑蕩為湖海,而漕糧鹽課皆害矣。 高堰建閘始於萬曆二十三年,未幾全塞。 今高堰日壞,方當急議修築,可輕言開濬乎?」帝是其言,事遂寢。 又從御史吳振纓請,修宿、寧上下西北舊堤,以捍歸仁。 七年二月,建義決口工成,賜督漕尚書楊一鵬、總河尚書劉榮嗣銀幣。 八年九月,榮嗣得罪。 初,榮嗣以駱馬湖運道潰淤,創輓河之議,起宿遷至徐州,別鑿新河,分黃水注其中,以通漕運。 計工二百餘裡,金錢五十萬。 而其所鑿邳州上下,悉黃河故道,浚尺許,其下皆沙,挑掘成河,經宿沙落,河坎復平,如此者數四。 迨引黃水入其中,波流迅急,沙隨水下,率淤淺不可以舟。 及漕舟將至,而駱馬湖之潰決適平,舟人皆不願由新河。 榮嗣自往督之,欲繩以軍法。 有入者輒苦淤淺,弁卒多怨。 巡漕御史倪於義劾其欺罔誤工,南京給事中曹景參復重劾之,逮問,坐臓,父子皆瘐死。 郎中胡璉分工獨多,亦坐死。 其後駱馬湖復潰,舟行新河,無不思榮嗣功者。 當是時,河患日棘,而帝又重法懲下,李若星以修濬不力罷官,硃光祚以建義蘇嘴決口逮系。 六年之中,河臣三易。 給事中王家彥嘗切言之。 光祚亦竟瘐死。 而繼榮嗣者周鼎修泇利運頗有功,在事五年,竟坐漕舟阻淺,用故決河防例,遣戍煙瘴。 給事中沈胤培、刑部侍郎惠世揚、總河侍郎張國維各疏請寬之,乃獲宥免雲。 十五年,流賊圍開封久,守臣謀引黃河灌之。 賊偵知,預為備。 乘水漲,令其黨決河灌城,民盡溺死。 總河侍郎張國維方奉詔赴京,奏其狀。 山東巡撫王永吉上言:「黃河決汴城,直走睢陽,東南注鄢陵、鹿邑,必害亳、泗,侵祖陵,而邳、宿運河必涸。 」帝令總河侍郎黃希憲急往捍禦,希憲以身居濟寧不能攝汴,請特設重臣督理。 命工部侍郎周堪賡督修汴河。 十六年二月,堪賡上言:「河之決口有二:一為硃家寨,寬二里許,居河下流,水面寬而水勢緩;一為馬家口,寬一里餘,居河上流,水勢猛,深不可測。 兩口相距三十里,至汴堤之外,合為一流,決一大口,直衝汴城以去,而河之故道則涸為平地。 怒濤千頃,工力難施,必廣浚舊渠,遠數十里,分殺水勢,然後畚鍤可措。 顧築浚並舉,需夫三萬。 河北荒旱,兗西兵火,竭力以供,不滿萬人,河南萬死一生之餘,未審能應募否,是不得不借助於撫鎮之兵也。 」乃敕兵部速議,而令堪賡刻期興工。 至四月,塞硃家寨決口,修堤四百餘丈。 馬家口工未就,忽沖東岸,諸埽盡漂沒。 堪賡請停東岸而專事西岸。 帝令急竣工。 六月,堪賡言:「馬家決口百二十丈,兩岸皆築四之一,中間七十餘丈,水深流急,難以措手,請俟霜降後興工。 」已而言:「五月伏水大漲,故道沙灘壅涸者刷深數丈,河之大勢盡歸於東,運道已通,陵園無恙。 」疏甫上,決口再潰。 帝趣鳩工,未奏績而明亡。 志第六十一 河渠三 ○運河上 明成祖肇建北京,轉漕東南,水陸兼輓,仍元人之舊,參用海運。 逮會通河開,海陸並罷。 南極江口,北盡大通橋,運道三千餘裡。 綜而計之,自昌平神山泉諸水,匯貫都城,過大通橋,東至通州入白河者,大通河也。 自通州而南至直沽,會衛河入海者,白河也。 自臨清而北至直沽,會白河入海者,衛水也。 自汶上南旺分流,北經張秋至臨清,會衛河,南至濟寧天井閘,會泗、沂、洸三水者,汶水也。 自濟寧出天井閘,與汶合流,至南陽新河,舊出茶城,會黃、沁後出夏鎮,循泇河達直口,入黃濟運者,泗、洸、小沂河及山東泉水也。 自茶城秦溝,南歷徐、呂,浮邳,會大沂河,至清河縣入淮後,從直河口抵清口者,黃河水也。 自清口而南,至於瓜、儀者,淮、揚諸湖水也。 過此則長江矣。 長江以南,則松、蘇、浙江運道也。 淮、揚至京口以南之河,通謂之轉運河,而由瓜、儀達淮安者,又謂之南河,由黃河達豐、沛曰中河,由山東達天津曰北河,由天津達張家灣曰通濟河,而總名曰漕河。 其逾京師而東若薊州,西北若昌平,皆嘗有河通,轉漕餉軍。 漕河之別,曰白漕、衛漕、閘漕、河漕、湖漕、江漕、浙漕。 因地為號,流俗所通稱也。 淮、揚諸水所匯,徐、兗河流所經,疏瀹決排,繄人力是系,故閘、河、湖於轉漕尤急。 閘漕者,即會通河。 北至臨清,與衛河會,南出茶城口,與黃河會,資汶、洸、泗水及山東泉源。 泉源之派有五。 曰分水者,汶水派也,泉百四十有五。 曰天井者,濟河派也,泉九十有六。 曰魯橋者,泗河派也,泉二十有六。 曰沙河者,新河派也,二十有八。 曰邳州者,沂河派也,泉十有六。 諸泉所匯為湖,其浸十五。 曰南旺,東西二湖,周百五十餘裡,運渠貫其中。 北曰馬蹋,南曰蜀山,曰蘇魯。 又南曰馬場。 又南八十里曰南陽,亦曰獨山,周七十餘裡。 北曰安山,周八十三里。 南曰大、小昭陽,大湖袤十八里,小湖殺三之一,周八十餘裡。 由馬家橋留城閘而南,曰武家,曰赤山,曰微山,曰呂孟,曰張王諸湖,連注八十里,引薛河由地浜溝出,會於赤龍潭,並趨茶城。 自南旺分水北至臨清三百里,地降九十尺,為閘二十有一;南至鎮口三百九十里,地降百十有六尺,為閘二十有七。 其外又有積水、進水、減水、平水之閘五十有四。 又為壩二十有一,所以防運河之泄,佐閘以為用者也。 其後開泇河二百六十里,為閘十一,為壩四。 運舟不出鎮口,與黃河會於董溝。 河漕者,即黃河。 上自茶城與會通河會,下至清口與淮河會。 其道有三:中路曰濁河,北路曰銀河,南路曰符離河。 南近陵,北近運,惟中路去陵遠,於運有濟。 而河流遷徙不常,上流苦潰,下流苦淤。 運道自南而北,出清口,經桃、宿,溯二洪,入鎮口,陟險五百餘裡。 自二洪以上,河與漕不相涉也。 至泇河開而二洪避,董溝闢而直河淤,運道之資河者二百六十里而止,董溝以上,河又無病於漕也。 湖漕者,由淮安抵揚州三百七十里,地卑積水,匯為澤國。 山陽則有管家、射陽,寶應則有白馬、汜光,高郵則有石臼、甓社、武安、邵伯諸湖。 仰受上流之水,傍接諸山之源,巨浸連亙,由五塘以達於江。 慮淮東侵,築高家堰拒其上流,築王簡、張福二堤禦其分泄。 慮淮侵而漕敗,開淮安永濟、高郵康濟、寶應弘濟三月河以通舟。 至揚子灣東,則分二道:一由儀真通江口,以漕上江湖廣、江西;一由瓜洲通西江嘴,以漕下江兩浙。 本非河道,專取諸湖之水,故曰湖漕。 第13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明史 中》
第1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