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時,《太祖實錄》成,其進儀無考。 永樂元年,重修《太祖實錄》成。 設香案于奉天殿丹陛正中,表案于丹陛之東,設寶輿于奉天門,設鹵簿大樂如儀。 史官捧《實錄》置輿中,帝禦殿如大朝儀。 百官詣丹墀左右立,鴻臚官引寶輿至丹陛上,史官舉《實錄》置於案,遂入班。 鴻臚官奏進《實錄》,序班舉《實錄》案,以次由殿中門入,班首由左門入。 帝興,序班以《實錄》案置於殿中。 班首跪于案前,贊史官皆跪。 序班並內侍官舉《實錄》案入謹身殿,置於中。 帝復座。 贊俯伏,班首俯伏,興。 複位,贊四拜。 贊進表,序班舉表案,由左門入,置於殿中。 贊宣表,贊眾官皆跪。 宣訖,俯伏,興,四拜,進《實錄》官退于東班,百官入班。 鴻臚官奏慶賀,各官四拜興。 贊有制,史官仍入班。 贊跪,宣制云:「太祖高皇帝、高皇后功德光華,纂述詳實。 朕心歡慶,與卿等同之。 」宣訖,俯伏興,三舞蹈,又四拜,禮畢。 萬曆五年,《世祖實錄》成,續定進儀。 設寶輿、香亭、表亭于史館前,帝袞冕禦中極殿,百官朝服侍班。 監修、總裁、纂修等官,朝服至館前。 監修官捧表置表亭中,纂修官捧《實錄》置寶輿中,鴻臚官導迎。 用鼓樂傘蓋,由會極門下階,至橋南,由中道行。 監修、總裁等官隨表亭後,由二橋行至皇極門。 《實錄》輿由中門入,表亭由左門入,至丹墀案前。 監修官捧表置於案,纂修官捧《實錄》置於案,俱侍立於石墀東。 內殿百官行記訖,帝出禦皇極殿。 監修、總裁等官入,進《實錄》、進表俱如永樂儀。 次日,司禮監官自內殿送《實錄》下殿,仍置寶輿中,用傘蓋,與監修總裁官同送皇史宬尊藏。 ○進表箋儀 明初定製,凡王府遇聖節及冬至、正旦,先期陳設畢。 王冕服就位四拜,詣香案前跪。 進表訖,複位,四拜,三舞蹈,山呼,又四拜。 百官朝服隨班行禮。 進中宮箋儀如之,惟不舞蹈山呼。 進皇太子箋,王皮弁服,行八拜禮,百官朝服隨班行禮。 凡進賀表箋,皇子封王者,于天子前自稱曰「第幾子某王某」,稱天子曰「父皇陛下」,皇后曰「母后殿下」。 若孫,則自稱曰「第幾孫某王某」,稱天子曰「祖父皇帝陛下,」皇后曰「祖母皇后殿下」。 若弟,則自稱曰「第幾弟某封某」,稱天子曰「大兄皇帝陛下」,皇后曰「尊嫂皇后殿下」。 侄則自稱曰「第幾侄某封某」,稱天子曰「伯父皇帝陛下」,「叔父皇帝陛下」,皇后曰「伯母皇后殿下」,「叔母皇后殿下」。 若尊屬,則自稱曰「某封臣某」,稱天子曰「皇帝陛下」,皇后曰「皇后殿下」。 若從孫以下,則稱「從孫、再從孫、三從孫某封某」,皆稱皇帝皇后曰「伯祖、叔祖皇帝陛下」,「伯祖母、叔祖母皇后殿下」。 至世宗時,始令各王府表箋,俱用聖號,不得用家人禮。 凡在外百官進賀表箋,前一日,結綵于公廨及街衢。 文武官各齋沐,宿本署。 清晨,設龍亭于庭中,設儀仗鼓樂於露台,設表箋案于龍亭前,香案于表箋案前,設進表箋官位於龍亭東。 鼓初嚴,各官具服。 次嚴,班首具服詣香案前,滌印用印訖,以表箋置於案,退立幕次。 三嚴,各官入班四拜,班首詣香案前。 贊跪,眾官皆跪。 執事者以表箋跪授班首,班首跪授進表官,進表官跪受,置龍亭中。 班首複位,各官皆四拜,三舞蹈,山呼,四拜。 金鼓儀仗鼓樂百官前導,進表官在龍亭後東。 至郊外,置龍亭南向,儀仗鼓樂陳列如前,文武官侍立。 班首取表箋授進表官,進表官就于馬上受表,即行,百官退。 ○鄉飲酒禮 《記》曰:「鄉飲酒之禮廢,則爭鬥之獄繁矣。 」故《儀禮》所記,惟鄉飲之禮達于庶民。 自周迄明,損益代殊,而其禮不廢。 洪武五年,詔禮部奏定鄉飲禮儀,命有司與學官率士大夫之老者,行于學校,民間裡社亦行之。 十六年,詔班《鄉飲酒禮圖式》于天下,每歲正月十五日、十月初一日,于儒學行之。 其儀,以府州縣長吏為主,以鄉之致仕官有德行者一人為賓。 擇年高有德者為僎賓,其次為介,又其次為三賓,又其次為眾賓,教職為司正。 贊禮、贊引、讀律,皆使能者。 前期,設賓席于堂北兩楹之間,少西,南面;主席于阼階上,西面;介席于西階上,東面;僎席于賓東,南面;三賓席于賓西,南面。 皆專席不屬。 眾賓六十以上者,席于西序,東面北上。 賓多則設席于西階,北面東上;僚佐席于東序,西面北上。 設眾賓五十以下者位於堂下西階之西,當序,東面北上。 賓多則又設位於西階之南,北面東上。 司正及讀律者,位於堂下阼階之南,北面西上。 設主之贊者位於阼階之東,西面北上。 設主及僚佐以下次於東廊,賓介及眾賓次於庠門之外,僎次亦在門外。 設酒尊于堂上東南隅,加勺冪,用葛巾;爵洗于阼階下東南;篚一于洗西,實以爵觶;盥洗在爵洗東。 設卓案于堂上下席位前,陳豆于其上。 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堂下者二豆。 主人豆如賓之數,皆實以菹醢。 至期,賓將及門,執事者進報曰:「賓至。 」主人率僚屬出迎于門外,主西面,賓以下皆東面。 三揖三讓,而後升堂,相向再拜,升坐。 執事者報僎至,迎坐如前儀。 贊禮唱司正揚觶。 司正詣盥洗位,次詣爵洗位,取觶于篚,洗觶。 升自西階,詣尊所酌酒,進兩楹之間,北面立。 在坐者皆起,司正揖,僎賓以下皆報揖。 司正乃舉觶,言曰:「恭惟朝廷,率由舊章。 敦崇禮教,舉行鄉飲,非為飲食。 凡我長幼,各相勸勉。 為臣竭忠,為子盡孝,長幼有序,兄友弟恭。 內睦宗族,外和鄉裡,無或廢墜,以忝所生。 」言畢,贊禮唱司正飲酒。 飲畢,揖報如初。 司正複位,僎賓以下皆坐。 贊禮唱讀律令,執事舉律令案于堂之中。 讀律令者詣案前,北向立讀,皆如揚觶儀。 有過之人俱赴正席立聽,讀畢複位。 贊禮唱供饌,執事者舉饌案至賓前,次僎,次介,次主,三賓以下各以次舉訖。 贊禮唱獻賓,主降詣盥洗及爵洗位,洗爵酌酒,至賓前,置於席。 稍退,兩拜,賓答拜。 又詣僎前,亦如之。 主退複位。 贊禮唱賓酬酒,賓起,僎從之,詣盥洗爵洗位如儀。 至主前,置爵。 賓、僎、主皆再拜,各就坐。 執事者于介、三賓、眾賓以下,以次斟酒訖。 贊禮唱飲酒,或三行,或五行。 供湯三品畢。 贊禮唱徹饌,在坐者皆興。 僎、主、僚屬居東,賓、介、三賓、眾賓居西,皆再拜。 贊禮唱送賓,以次下堂,分東西行,仍三揖出庠門而退。 裡中鄉飲略同。 二十二年,命凡有過犯之人列于外坐,同類者成席,不許雜于善良之中,著為令。 三曰賓禮,以待蕃國之君長與其使者。 宋政和間,詳定五禮,取《周官·司儀》掌九儀賓客擯相,詔王南鄉以朝諸侯之義,故以朝會儀列為賓禮。 按古之諸侯,各君其國,子其民,待以客禮可也,不可與後世之臣下等。 茲改從其舊,而百官庶人相見之禮附焉。 ○蕃王朝貢禮 蕃王入朝,其迎勞宴饗之禮,惟唐製為詳。 宋時,蕃國皆遣使入貢,所接見惟使臣而已。 第9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明史 中》
第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