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治二年,又出為河東道廉訪使,未行,拜治書侍御史。 明年,出為淮西道廉訪使。 泰定二年,拜陝西行省參知政事,加中奉大夫,尋遷遼東道廉訪使。 屬永平大水,民多捐瘠,升請發海道糧十八萬石、鈔五萬緡,以賑饑民,且蠲其歲賦,朝廷從之,民得全活者眾。 明年,召拜侍御史。 天歷初,出為山東道廉訪使,時方有警,有司請完城以為備,升曰:「民恃吾以生,完城是棄民也。 」由是民皆安之。 文宗賜尚醖文幣,以賞其功。 踰年,召為太禧院副使,兼奉贊神禦殿事,除河南省左丞,復遷淮西道廉訪使。 升時年六十有九,上書乞致仕。 至順二年,復起為集賢侍講學士,文宗眷待之意甚隆。 元統元年,順帝即位,首詔在廷耆艾,訪問治道,升條上時所宜先者十事。 尋兼經筵官,廷試進士,特命升讀卷,事已,告省先墓。 帝賜金織文袍,以寵其歸。 明年,以奎章閣大學士、資善大夫、知經筵事召,賜上尊,趣就職,升以疾辭。 帝察其不可強,許之。 尋命本郡月給祿半,以終其身。 至正元年卒,年八十一。 贈資德大夫、河南等處行中書省左丞,謚文憲。 臧夢解陸垕 臧夢解,慶元人,宋末中進士第,未官而國亡。 至元十三年,從其鄉郡守將內附,授奉訓大夫、婺州路軍民人匠提舉。 未幾,例革其所司,而浙東宣慰司舉夢解才兼儒吏,可試州郡,朝廷是之,授息州知州。 未行,改知海寧州。 時淮東按察副使王慶之按行至其州,見夢解剛直廉慎,而學有淵奧,自任職以來,門無私謁,官署蕭然,凡有差役,皆當其貧富,而吏無所預。 於是民以戶計者,新增七百六十有四;田以頃計者,新闢四百四十有三;桑柘榆柳,交廕境內,而政平訟簡,為諸州縣最。 乃舉夢解才德兼備,宜擢清要,以展所藴。 而御史台亦以其廉能,抗章薦之。 二十七年,夢解滿去者至是已五年矣。 屬江陰饑,江浙行省委夢解賑之。 夢解不為文具,皆躬至其地,而人給以米,所活四萬五千餘人。 江南行台治書侍御史苟宗道,聞而韙之,舉其名上聞,除同知桂陽路總管府事。 三十年,擢奉議大夫、廣西肅政廉訪副使。 故事,煙瘴之地,行部者多不躬至,而夢解咸遍歷焉。 遂按問賓州、藤州兩路達魯花赤,與凡貪官奸吏,置於法者無慮八十餘人。 又平反邕州黃震被誣臓罪,及藤州唐氏婦被誣殺夫罪,凡兩冤獄。 大德元年,遷江西肅政廉訪副使。 有臨江路總管李倜,素狡獪,而又附大臣勢,以控持省憲,夢解按其臓罪,而一道澄清。 六年,遷浙東肅政廉訪副使。 九年,除廣東肅政廉訪使。 夢解至是,既老且病,乃納祿退居杭州,以亞中大夫、湖南宣慰副使致仕。 後至元元年卒。 夢解博學洽聞,為時名儒,然不少迂腐,而敏於政事,其操守尤為介特。 所著書,有《周官考》三卷、《春秋微》一卷。 夢解嘗自號魯山大夫,士之稱之者,不以官,皆曰魯山先生雲。 同時有陸垕者,與夢解齊名。 監察御史鄭鵬南嘗以二人並薦于朝。 垕字仁重,江陰人也。 自幼以孝友聞。 至元間,丞相伯顏以師南下,垕是時年未冠,而志強氣鋭,率其鄉人見之,論議有合,兵遂不涉其境,鄉人義之。 伯顏奏授為同知徽州路總管府事,以廉能擢置台憲,累遷至湖南肅政廉訪副使,升浙西廉訪使。 所至以黜臓吏、洗冤獄為己任,且嘗上章奏免儒役,及舉行浙西助役法。 年五十卒,賜謚莊簡。 陳顥 陳顥,字仲明,其先居盧龍,有名山者,仕金為謀克監軍,太祖得之,以為平陽等路軍民都元帥,子孫徙清州,遂為清州人。 顥幼穎悟,日記誦千百言,稍長,游京師,登翰林承旨王磐、安藏之門。 磐熟金典章,安藏通諸國語,顥兼習之。 安藏乃薦顥入宿衛,尋為仁宗潛邸說書。 於是,仁宗奉母后出居懷慶,顥從行,日開陳以古聖賢居艱貞之道。 會成宗崩,仁宗入定內難,以迎武宗,顥皆預謀。 及仁宗即位,以推戴舊勛,特拜集賢大學士、榮祿大夫,仍宿衛禁中,政事無不與聞。 科舉之行,顥贊助之力尤多。 顥時伺帝燕閒,輒取聖經所載大經大法有切治體者陳之,每見嘉納。 帝嘗坐便殿,群臣入奏事,望見顥,喜曰:「陳仲明在列,所奏必善事矣。 」顥以父年老,力請歸養清州,帝特命顥長子孝伯為知州以就養。 顥固辭,乃以孝伯為州判官。 帝欲用顥為中書平章政事,顥叩首謝曰:「臣無汗馬之功,又乏經濟之略,一旦置之政途,徒速臣咎。 臣願得朝夕左右,獻替可否,庶少裨萬一,亦以全臣愚忠。 」帝乃允。 仁宗崩,辭祿家居者十年。 文宗即位,復起為集賢大學士,上疏勸帝大興文治、增國子學弟子員、蠲儒之徭役,文宗皆嘉納焉。 顥先後居集賢,署薦士牘累數百,有訐之者,顥曰:「吾寧以謬舉受罰,蔽賢誠所不忍。 」順帝元統初,顥扈蹕行幸上都,至龍虎台,帝命造膝前,而握其手曰:「卿累朝老臣,更事多矣,凡議政事,宜極言無隱。 」顥頓首謝不敏。 顥每集議,其言無不剴切,後至元四年,致政,命食全俸于家。 明年卒,年七十六。 至正十四年,贈攄誠秉義佐理功臣、光祿大夫、河南江北等處行中書省平章政事、柱國,追封薊國公,謚文忠。 顥出入禁闥數十年,樂談人善,而惡聞人過。 大夫士因其薦拔以至顯列,有終身莫知所自者,是以結知人主,上下無有怨尤。 歐陽玄為國子祭酒,與顥同考試國子伴讀,每出一卷,顥必拾而觀之,苟得其片言善,即以置選列,為之色喜。 玄嘆曰:「陳公之心,蓋篤于仁而逾于厚者,真可使鄙夫寬、薄夫敦矣。 」 次子敬伯,至正中仕為中書參知政事,歷左丞、右丞,二十七年,拜中書平章政事。 列傳第六十五 列傳第六十五 ○梁曾 梁曾,字貢父,燕人。 祖守正,父德,皆以曾貴,贈安定郡公。 曾少好學,日記書數千言。 中統四年,以翰林學士承旨王鶚薦,闢中書左三部令史,三轉為中書省掾。 至元十年,用累考及格,授雲南諸路行省都事,佩銀符。 久之,升員外郎。 十五年,轉同知廣南西道左右兩江宣撫司事。 明年,除知南陽府。 唐、鄧二屬州為襄陽府所奪,曾按圖經、稽國製以聞,事得複舊。 南陽在宋末為邊鄙,桑柘未成,而歲賦絲,民甚苦之,曾請折輸布,民便之。 第31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元史 下》
第3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