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不僅孔子如此,我們今天的每個人也都應該是如此。 否 則,在兒女們面前說話像跟你的上司說話一樣;或者反過來,當 你向上司彙報工作時,用教訓你的兒女一樣的口氣和態度,那會 有什麼樣的後果?當然是不堪設想的了。 所以,到哪個坡唱哪個歌,在什麼人面前說什麼話,這本是 人之常情,只不過要把它與那種專門陽奉陰違,當面一套,背後 一套,張三面前一套,李四面前一套的兩面派行為區別開來罷了。 聖人未能免俗 【原文】 入公門①,鞠躬②如也,如不容。 立不中門③,行不履閾④”。 過位⑤,色勃(6)如也,足躩(7)如也,其有似不足者。 攝齊(8)升堂,鞠躬如也,屏氣似不息者。 出,降一等(9),逞(10)顏色,恰恰如也。 沒(11)階,趨進,翼如(12)也。 復其位,踧踖如也。 【註釋】 ①公門:君門,即朝廷的門、②鞠躬:謹慎恭敬的樣子。 ③立 不中門:不正當門中間而立。 因為門中間是尊貴的人才能立的。 ④履閾 (YU):閾,門檻。 履閾即踩門檻。 ⑤過位位指君位。 (6)色勃:臉 色莊重。 色,臉色;勃,矜待莊重的樣子。 (7)躩(jue):盤旋、逡巡的 樣子。 (8)攝齊:攝,提起;齊(zi),縫了邊的衣服下襬。 攝齊是為了避 免讓腳踩着而失態。 (9)等:階梯的一級。 (10)逞:放鬆。 (11)沒:盡, 完。 (12)翼如:鳥展翅的樣子。 【譯文】 孔子進入朝廷的門,恭恭敬敬,好像沒有容身之地一樣。 站立時,不正當門的中間;行走時.不踩門檻。 經過君位時,臉色莊重嚴肅,舉步小心翼翼,說話就像氣不 足的樣子。 提着衣襟走上堂去,恭恭敬敬,屏住氣好像不敢呼吸一樣。 出來時下了一級堂階,臉色才放鬆起來,顯出恰然自得的 樣子。 下完堂階快步前行,動作像鳥兒展翅一樣輕快。 再次經過君位時,照樣又恭恭敬敬。 【讀解】 如果你把聖人想象得很神聖高大,像個英雄人物似的,那就 一定會失望了。 讀罷這段文字,我們看到的聖人是個小心翼翼,在宮廷之中 不敢昂首挺胸,在君王面前大氣不敢出的普通人形象,普通得近 乎畏縮。 只有當出了宮廷,下得台階以後,臉色才放鬆,動作也 才輕快起來。 而一旦再次經過君位,馬上又會拘謹恭敬,大氣不 敢出。 聖人怎麼會這樣呢? 其實,這也沒有什麼奇怪。 孔子之所以成為人們崇敬的聖人, 並不是因為他的舉止行為有什麼特行獨立、與眾不同的地方,而 是因為他的思想,他的學說閃耀着智慧和仁愛的光芒。 所以,在 日常生活中,他完全可能和我們一樣的是個普通人,當他走到菜 市上去買東西時,你不可能憑外表和姿態就認出他是與眾不同的 聖人,而很可能把他看作是一個退休的老頭兒,或許把他看成是 一個退休的教書先生罷。 因此,當他進入那禁衛森嚴的宮廷時感 到不自然,感到緊張,甚至感到有幾分戰戰兢兢是一點也不足為 奇的。 不信,你進去試試看! 這就叫聖人也未能免俗罷。 公務活動與私交有別 【原文】 執圭①,鞠躬如也,如不勝②。 上如揖,下如授。 勃如戰色③, 足宿宿④如有循。 享禮⑤,有容色。 私覿(6),愉愉如也。 【註釋】 ①執圭:圭,一種玉器,上面圓形或劍頭形,下面方形。 國君派使臣訪 問外國,執國君之圭為信物,所以,執圭代指出使外國。 ②不勝 怕回購):不能勝任其重。 這裡指執輕若重,表示敬慎。 ③戰色:戰戰兢兢 的面色。 ④宿宿:腳步很小的樣子。 ⑤享禮:獻禮。 ④私覿:以私禮相見,也就是以個人身分相交往。 【譯文】 孔子捧着國君的圭出使外國非常恭敬,就像手上的圭重得來 擇不起一樣。 上捧時到作揖的位置,下執時到以手授物的位置。 臉 色在重而戰戰兢兢,腳步很小好像始終沿著什麼在走一樣。 獻禮的時候滿臉盛情。 私下以個人身分交往,則是非常輕鬆愉快。 【讀解】 孔子做外交官時與在本國進入宮廷時差不多,都是一副恭敬 而莊重的樣子。 面部表情,一舉一動都非常注意合于札節,使人 感到無可挑剔。 這是一個人在公務活動中應有的形象,就像我們 今天的外交官一定要西裝革履,領帶打得一絲不苟一樣。 但他在完成公務活動後進行私交時就完全不一樣了,輕鬆愉 快,無拘無束,再也不用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小心翼翼。 這就叫公私有別,公務活動和私下交往不一樣,因為公務活 動代表的是你的元首,你的國家的形象,而私下交往則只代表你 自己。 不一樣就是不一樣啊!難道我們不應該這樣嗎? 聖人穿不穿時裝? 【原文】 君子①不以紺掫飾②,紅紫不以為褻服③。 當暑,袗絺綌④,必表(5)而出之。 緇衣(6)羔裘(7),素衣麑裘(8),黃衣狐裘。 褻裘長,短右袂(9)。 必有寢衣(10),長一身有半。 狐貉之厚以居(11). 去喪,無所不佩。 非帷裳(12),必殺之(13)。 傑裘玄冠不以弔。 吉月(14),必朝服而朝。 齊(15),必有明衣(16),布(17)。 【註釋】 第4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論語》
第4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