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守恩,并州人。 十歲以黃門事太宗。 淳化中,盜起成都,從王繼恩往討之。 至道初,就護西蜀屯兵。 咸平初,為入內高班。 契丹入寇,命石保吉為鎮、定都部署,以守恩為都監。 踰年,入掌騏驥院。 會龍騎叛卒剽劫環、慶,遣守恩擒翦之。 景德初,為澶、濮都巡檢。 又使環、慶及戎、瀘等州巡察邊事。 大中祥符初,按獄于濮州,雪冤人十餘。 預監修玉清昭應宮、會靈觀。 七年,又兼修真游殿、景靈宮。 累遷入內高品、供奉官。 宮成,遷內殿承製。 八年,預修大內,改西京作坊副使。 九年,營造皆畢,授東染院使,充會靈觀都監。 天禧二年,掌軍頭引見司,又修祥源觀成,遷崇儀使。 三年,授入內押班。 河決滑州,命為修河鈐轄。 郊祀,召為行宮使,改如京使,復還本任。 四年春,河復故道,遷文思院使。 歸朝,加領昭州刺史。 是秋,掌皇城、國信二司,整肅禁衛,遷入內副都知。 會建天章閣,命領其事。 又勾當資善堂兼太子左右春坊司。 守恩長七尺餘,狀貌甚偉,涖事干敏,以強果稱于時。 五年,卒,年四十八。 贈淄州防禦使。 錄其子官。 列傳第二百二十六宦者二 ○楊守珍韓守英藍繼宗張惟吉甘昭吉盧守勤王守規李憲張茂則宋用臣王中正李舜舉石得一梁從吉劉惟簡 楊守珍,字仲寶,開封祥符人。 為入內黃門,習書史,學兵家方略。 善射,家僮過堂下,一發貫髻,人服其精。 選為環慶路走馬承受公事。 契丹謀入塞,為鎮、定、高陽關行營同押先鋒事。 會許民周繼宗為人誣告與外夷交通,干證者六十人,辭服,遣守珍覆問,悉辦理出之。 徙真定、保、趙等州駐泊都監,邕、桂等十州安撫都監。 從曹克明降撫水州蠻,築二柵以扼其要。 天禧初,擒盜于青灰山。 累遷西京作坊使、帶禦器械、永興軍兵馬鈐轄,徙真定、邠寧路。 為內侍省內侍押班,提點內弓箭軍器庫。 進內園使、右班都知、領端州刺史。 嘗侍仁宗苑中,命乘馬馳射,賞其便習,賜錦袍UJ酒。 卒,贈原州防禦使。 韓守英,字德華,開封祥符人。 初為入內高品,從征河東,數奉詔至石嶺關督戰,取隆州,遷殿頭。 久之,以西頭供奉官擢入內內侍押班,遷副都知。 隨王繼恩招安西川,為先鋒,戰于劍門有功,遷西京作坊使、劍門都監。 還,勾當三班院,進入內內侍都知。 歷定州、鎮定高陽關、並代路兵馬鈐轄。 契丹圍岢嵐軍,守英與鈐轄張志言、知府州折惟昌帥所部渡河,抵朔州,以牽賊勢。 遂破狼水砦,俘數百人,獲馬牛羊鎧甲以數萬計,賊為解去。 賜錦袍、金帶。 俄領會州刺史,解都知。 再遷昭宣使,復領三班。 出為鄜延路都鈐轄,徙並代路。 建言:「本路宿兵多,百姓困于飛輓,今幸邊鄙無事,請留騎軍千,餘人悉徙內地。 」真宗曰:「邊臣能體朝廷恤民之意,宜詔諸路視此行之。 」 提舉在京諸司庫務,勾當皇城司,為趙德明官告使。 歷宣政、宣慶二使,內侍左班都知,領獎州團練使、雅州防禦使,入內都知,管勾修國史。 書成,進景福殿使,又為延福宮使、入內都知,復提舉諸司庫務。 卒贈定國軍節度觀察留後。 藍繼宗,字承祖,廣州南海人。 事劉鋹為宦者,歸朝,年十二,遷為中黃門。 從征太原,傳詔營陳間,多稱旨。 秦州並邊有大、小洛門砦,自唐末陷西羌。 雍熙中,溫仲舒諭酋豪使獻其地,徒眾渭北。 言者以為生事,請罷仲舒。 太宗遣繼宗往按視,還奏二砦據要害,產良木,不可棄。 帝悅,復使繼宗勞賜仲舒。 累遷西京作坊副使、勾當內東門。 元德太后、章穆皇后葬,為按行園陵使。 車駕北征,勾當留司、皇城司。 車駕謁諸陵,近陵舊乏水,繼宗疏泉陵下,百司從官皆取以濟。 擢入內副都知,為天書扶侍都監。 詔與李神祐第東封扈從內臣之勞,而入內供奉官范守遜等訴其不公,罷都知。 祀汾脽,復為天書扶侍都監,再遷東染院使。 明年,領會州刺史,進崇儀使、勾當皇城司。 修玉清昭應宮,與劉承珪典工作。 宮成,遷洛苑使、高州團練使,充都監。 坐章穆皇后陵隧墊,貶如京使。 典修景靈宮,進南作坊使,復修會靈、祥源觀。 車駕幸亳州,管勾留司、大內公事,提舉在京諸司庫務,勾當三班院,修國史院。 為趙德明加恩使,德明與繼宗射,繼宗每發必中,德明遺以所乘名馬。 為內侍省右班都知,遷入內都知。 仁宗即位,遷左騏驥使、忠州防禦使、永定陵修奉鈐轄。 歷昭宣、宣政、宣慶使。 累上章求致仕,特免入朝拜舞及從行幸。 頃之,復固請罷都知,以景福殿使、邕州觀察使家居養疾。 卒,贈安德軍節度使,謚僖靖。 繼宗事四朝,謙謹自持,每領職未久,輒請罷。 家有園池,退朝即亟歸,同列或留之,繼宗曰:「我欲歸種花卉、弄游魚為樂爾。 」景福殿置使,自大中祥符間至繼宗,授者才三人。 養子元用、元震。 元用終左藏庫使、梓州觀察使。 元震以兄蔭補入內黃門,轉高班,給事明肅太后。 禁中夜火,後擁仁宗登西華門,左右未集,元震獨傳呼宿衛,以功遷高品。 為三陵都監,條列防守法,其後諸陵以為式。 歷群牧都監,監三館秘閣,積官皇城使。 累遷入內副都知、忠州防禦使。 仙韶院火,元震救護,火以時息。 詔褒之,賜襲衣、金帶。 卒,贈鎮海軍留後。 元震養子五人,不畜閹子。 張惟吉,字佑之,開封人。 初補入內黃門,遷殿頭、高陽關路走馬承受公事。 護塞滑州天台埽役,遷西頭供奉官,監在京榷貨務。 知嘉州張約以臓敗,詔與御史王軫往劾其獄。 還,領內東門司,為修奉章獻、章懿太后二陵承受。 時議復用李諮榷茶算緡法,乃以惟吉為內殿崇班,復監榷貨務。 凡內侍領內東門,次遷勾當禦藥院,而惟吉才進官,眾以為薄,惟吉欣然就職。 再期,以羨餘遷承製。 為趙元昊官告使,還,言元昊驕僭,勢必叛,請預飭邊備。 及元昊寇延州,遣按視鄜延、環慶兩路器甲,並訪攻守利害。 敵既退,夏竦、韓琦謀自鄜延深入,乘虛擊之,命惟吉募並、汾驍勇,副以土兵,輕賫赴河外。 惟吉以為我師當持重伺變,不宜馳赴不測以自困,已而元昊果引去。 還奏稱旨,領皇城司,遷內侍省押班、群牧都監,簡陝西冗兵,領軍頭引見司,遷供備庫使,盡汰軍頭司軍校之罷癃者。 同提舉在京諸司庫務,領恩州刺史,為入內都知。 商胡決,為澶州修河都鈐轄。 轉運使施昌言請亟塞,崔嶧以為歲災民困,役宜緩。 命惟吉按視,言河可塞而民誠困,財用不足,宜少待之。 從其議。 遷如京使、果州團練使,復領皇城司,卒。 惟吉任事久。 頗見親信,而言弗阿徇。 張貴妃薨,將治喪皇儀殿,諸宦官皆以為可,獨惟吉曰:「此事干典禮,須翌日問宰相。 」既而宰相不能執議,惟吉深以為非。 贈昭信軍節度觀察留後。 逾月,又贈保順軍節度使,謚忠安。 養子若水,字益之,以惟吉奏補小黃門,給事章惠太后殿,轉入內高品。 王師平貝州,征儂賊,皆以干敏選為走馬承受。 賊平,以勞進官,三遷環慶路鈐轄。 討環州解乜臼族復有功,歷帶禦器械、內侍押班、副都知。 熙寧初,造神臂弓成,神宗禦延和殿臨閲,置鐵甲七十步,俾衛士射,未有中者。 若水自請射,連中徹札。 建慶壽、寶慈兩宮,典領工作,再遷嘉州防禦使。 以病蘄解職,領輝州觀察使,提舉四園苑諸司庫務。 卒,贈天平軍留後。 第439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史 下》
第43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