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滿,帥王藺致書剡闢,固辭,貧不能歸。 外移安鄉縣令,邑逋賦萬計,愚核實數,寬限期,民不見吏而賦自足。 會歲歉,出常平米賑貸,邑佐持不可,愚曰:「有罪不以相累。 」出緡錢數千萬,召商糴他郡而收元直,米價頓平,猶積廩數千石以備饑旱。 邑有范仲淹讀書地,為繪像立祠,興學,士競知勸。 諸司交薦,改秩,愚雅不樂仕進,遂致仕。 丞相余端禮,鄉人也,與愚有舊,且召堂審,愚竟捨去不顧。 結廬城南,頽坦敗壁,蓬蒿蕭然。 著書自適,《書》、《禮》、《語》、《孟》皆有解。 年八十三而卒。 故友與其門人私謚曰謙靖先生,後更謚曰靖君,鄉郡祠之。 妻徐氏在家時,其母將以嫁姑子之富者,徐泣曰:「為富人妻,不願也。 」遂歸於愚,居破屋中,一事機杼。 愚嘗懷白金歸,徐怒曰:「我以子為賢而若是,亟具歸。 」愚出書以示,束修得也,乃已。 有梁鴻之風焉。 子克、幾、凡。 克蚤以詩名,葉適嘗稱其可繼陶、韋。 魏掞之,字子實,建州建陽人,初字元履。 自幼有大志。 師胡憲,與朱熹游。 兩以鄉舉試禮部不第。 嘗客衢守章傑所。 趙鼎以謫死,其子汾將喪過衢。 傑雅憾鼎,又希秦檜意,遣尉翁蒙之領卒掩取鼎平時與故舊來往簡牘。 蒙之先遣人告汾焚之,逮至一無所得。 傑怒,治蒙之,拘汾于兵家所,且以告檜。 掞之以書責傑,長揖徑歸。 築室讀書,榜以「艮齋」,自是人稱曰艮齋先生。 閩帥汪應辰、建守陳正同知其賢,薦于朝,時相尼之,不果召。 乾道中,詔舉遺逸,部刺史芮燁與帥、守共表其行誼,特詔召之,掞之力辭。 時宰相陳俊卿,閩人也,雅知掞之,招之甚力。 乃以布衣入見,極陳當時之務,大要勸上以修德業、正人心、養士氣為恢復之本。 上嘉納之,賜同進士出身,守太學錄。 先是,學官養望自高,不與諸生接。 掞之既就職,日進諸生教誨之,又增葺其舍,人人感勵。 將釋菜,掞之請廢王安石父子從祀,追爵程顥、程頤,列于祀典,不報。 復言「太學之教宜以德行經術為先,其次則通習世務。 今乃專以空言取人」,又不報。 遂丐去。 會福州副總管曾覿秩滿還,在道,掞之累疏以諫,移疾杜門,遺書陳俊卿責其不能救止,語甚切。 遂以迎親請歸,行數曰,罷為台州教授。 方掞之之未行也,覿至國門外已久,伺掞之去,乃敢入。 掞之在朝不能半歲,既歸,喟然嘆曰:「上恩深厚如此,而吾學不足以感悟聖意。 」乃日居艮齋,條理舊聞,以求其所未至。 其居家,謹喪祭,重禮法。 從父有客于南者,千里迎養,死葬如禮,而字其孤。 建俗生子多不舉,為文以戒,全活者甚眾。 又白於官,請督不葬其親者,富與期,貧與財,而無主後者掩之。 每遇歲饑,為粥以食饑者。 後依古社倉法,請官米以貸民,至冬取之以納于倉。 部使者素敬掞之,捐米千餘斛假之,歲歲斂散如常,民賴以濟。 諸鄉社倉自掞之始。 與人交,嘉其善而救其失。 後進以禮來者,苟有寸長,必汲汲推輓成就之。 至或訾其近名,則蹙然曰:「使夫人而避此嫌,為善之路絶矣。 」病革,母視之,不巾不見。 戒其子「毋以僧巫俗禮浼我。 」以書召朱熹至,委以後事而訣。 卒,年五十八。 後上思其直諒,將召用之,大臣言已死,乃贈直秘閣。 熹平日趣向與掞之同。 乾道中,熹亦被召,將行,聞掞之去國,乃止。 青城山道人安世通者,本西人。 其父有謀策,為武官,數以言干當路不用,遂自沈于酒而終。 世通亦隱居青城山中不出。 吳曦反,乃獻書於成都帥楊輔曰:「世通在山中,忽聞關外之變,不覺大慟。 世通雖方外人,而大人先生亦嘗發以入道之門。 竊以為公初得曦檄,即當還書,誦其家世,激以忠義,聚官屬軍民,素服號慟,因而散金髮粟,鼓集忠義,閉劍門,檄夔、梓,興仗義之師,以順討逆,誰不願從?而士大夫皆酒缸飯囊,不明大義,尚雲少屈以保生靈,何其不知輕重如此!夫君乃父也,民乃子也,豈有棄父而救子之理?此非曦一人之叛,乃舉蜀士大夫之叛也。 聞古有叛民無叛官,今曦叛而士大夫皆縮手以聽命,是驅民而為叛也。 且曦雖叛逆,猶有所忌,未敢建正朔、殺士大夫,尚以虛文見招,亦以公之與否卜民之從違也。 今悠悠不決,徒為婦人女子之悲,所謂停囚長智,吾恐朝廷之失望也。 凡舉大事者,成敗死生皆當付之度外。 區區行年五十二矣,古人言:‘可以生而生,福也;可以死而死,亦福也。 ’決不忍汗面戴天,同為叛民也。 」 輔有重名,蜀中士大夫多勸以舉義者,而世通之言尤切至。 輔不能決,遂東如江陵,請吳獵舉兵以討曦。 未幾,曦敗,獵使蜀,薦士以世通為首雲。 ◎卓行 ○劉庭式巢谷徐積曾叔卿劉永一 父子有親,夫婦有別,朋友有信,天下之所共知而共由者也,乃有卓行于斯焉。 徐積于其所天,劉庭式于其室家,巢谷于其知己,皆行常人之難。 行其所難而安焉,豈非卓乎?曾叔卿之不欺,劉永一之不苟取,皆以一事而人譽之終身,蓋有其所矣,其可忽諸!撰《卓行傳》。 劉庭式,字得之,齊州人,舉進士。 蘇軾守密州,庭式為通判。 初,庭式未第時,議娶鄉人之女,既約,未納幣。 庭式乃及第,女以病喪明,女家躬耕貧甚,不敢復言。 或勸納其幼女,庭式笑曰:「吾心已許之矣,豈可負吾初心哉。 」卒娶之。 生數子,後死,庭式喪之踰年,不肯復娶。 軾問之曰:「哀生於愛,愛生於色。 今君愛何從生,哀何從出乎?」庭式曰:「吾知喪吾妻而已。 吾若緣色而生愛,緣愛而生哀,色衰愛弛,吾哀亦忘,則凡揚袂倚市,目挑而心招者,皆可以為妻也耶?」軾深感其言。 庭式後監太平觀,老于廬山,絶粒不食,目奕奕有紫光,步上下峻阪如飛,以高壽終。 巢谷,初名谷,字元修,眉州眉山人。 父中,谷傳其學,雖樸而博。 舉進士京師。 谷素多力,見舉武藝者心好之,遂棄其舊學,蓄弓箭,習騎射,久之業成而不中第。 聞西邊多驍勇,為四方冠,去游秦鳳、涇原間。 所至友其秀桀,與韓存寶尤相善,教之兵書。 熙寧中,存寶為河州將,有功,號熙河名將。 會滬州蠻乞弟擾邊,諸郡不能制,命存寶出兵討之。 存寶不習蠻事,邀谷至軍中問焉。 及存寶得罪,將就逮,自度必死,謂谷曰:「我涇原武夫,死非所惜。 顧妻子不免寒餓,橐中有銀數百兩,非君莫可使遺之者。 」谷許諾,即變姓名,懷銀步往授其子,人無知者。 存寶死,谷逃避江、淮間,會赦乃出。 蘇軾謫黃州,與谷同鄉,幼而識之,因與之遊。 乃軾與弟轍在朝,谷浮沉裡中,未嘗一來相見。 紹聖初,軾、轍謫嶺海,平生親舊無復相聞者,谷獨慨然自眉山誦言欲徒步訪兩蘇,聞者皆笑其狂。 第41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史 下》
第4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