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之,以集英殿修撰提點千秋鴻禧觀。 未幾,依舊職兩淮宣撫使司判官,俄加寶謨閣待制,移京西、湖南北、四川。 詔敘復元官。 護江陵有功,召為戶部侍郎。 帝曰:「姚希得才望可為閫帥。 」乃進煥章閣待制、知慶元府、沿海制置使,繼升敷文閣待制。 詔增沿海舟師,希得為之廣募水軍,造戰艦,蓄糧食,蠲米一萬二千石、舊逋一百萬。 去官,庫余羡悉以代民輸。 召為工部尚書兼侍讀。 入侍經筵,帝問慶元之政甚悉。 以華文閣直學士、沿江制置使知建康府、江東安撫使、行宮留守。 希得按行江上,慰勞士卒,眾皆歡說。 溧陽饑,發稟勸分,全活者眾。 創寧江軍,自建康、太平至池州列砦置屋二萬餘間,屯戍七千餘人。 帝聞之,一再降詔獎諭。 加寶章閣學士,尋加刑部尚書,依舊任兼淮西總領。 景定五年,召為兵部尚書兼侍讀。 乃言用人才、修政事、治兵甲、惜財用四事。 拜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兼太子賓客。 公星變,上疏引咎,乞解機務。 兼權參知政事。 度宗即位,授同知樞密院事兼權參知政事,尋授參知政事。 以言罷,授資政殿學士、提舉洞霄宮。 起知潭州、湖南安撫使,以疾甚,辭,乃仍舊職奉祠。 請致仕,詔不許,力請,以資政殿大學士、金紫光祿大夫、依舊潼川郡公致仕。 咸淳五年,卒。 遺表聞,帝輟朝,贈少保。 希得忠亮平實,清儉自將,好引善類,不要虛譽,蓋有誦薦于上而其人莫之知者。 廣西官署以錦為帟幕,希得曰:「吾起身書生安用此!」命以繒纈易之。 蜀之親族姻舊相依者數十家,希得廩之終身,昏喪悉損己力,晚年計口授田,各有差。 所著有《續言行錄》、《奏稿》、《橘州文集》。 包恢,字宏父,建昌人。 自其父揚、世父約、叔父遜從朱熹、陸九淵學。 恢少為諸父門人講《大學》,其言高明,諸父驚焉。 嘉定十三年,舉進士。 調金谿主簿。 邵武守王遂闢光澤主簿,平寇亂。 建寧守袁甫薦為府學教授,監虎翼軍,募土豪討唐石之寇。 授掌故,改沿海制置司干官。 會歲饑,盜起金壇、溧陽之間,恢部諸將為十誅夷之。 沿江制置使陳韡闢為機宜,復有平寇功,改知吉州永豐縣,未行,差發運干官。 福建安撫使陳塏檄平寇,遷武學諭、宗正寺主簿,添差通判台州。 徐鹿卿討溫寇,闢兼提點刑獄司主管文字,議收捕。 改通判臨安府,遷宗正寺主簿、知台州。 有妖僧居山中,號「活佛」,男女爭事之,因為奸利,豪貴風靡,恢誅其僧。 進左司郎官,未行,改湖北提點刑獄,未行,移福建兼知建寧。 閩俗以九月祠「五王」生日,靡金帛,傾市奉之。 恢曰:「彼非犬豕,安得一日而五子同生,非不祥者乎?而尊畏之若是。 」眾感悟,為之衰止。 兼轉運判官,以侍御史周坦論罷。 光州布衣陳景夏上書云:「包恢剛正不屈之臣,言者污衊之耳。 」又四年,起為廣東轉運判官,權經略使,遷侍右郎官,尋為大理少卿,即日除直顯文閣、浙西提點刑獄。 是時海寇為亂,恢單車就道、調許、澉浦分屯建砦,一旦集諸軍討平之。 嘉興吏因和糴受賕百萬,恢被旨慮囚,曰:「吾用此消沴氣。 」乃減死,斷其手。 進直龍圖閣、權發運,升秘閣修撰,知隆興府兼江西轉運。 沈妖妓于水,化為狐,人皆神之。 有母訴子者,年月後狀作「疏」字,恢疑之,呼其子至,泣不言。 及得其情,母孀居,與僧通,惡其子諫,以不孝坐之,狀則僧為之也。 因責子侍養跬步不離,僧無由至。 母乃托夫諱日,入寺作佛事,以籠盛衣帛,因納僧于內以歸。 恢知之,使人要之,置籠公庫,逾旬,吏報籠中臭達于外,恢命沉于江,語其子曰:「為汝除此害矣。 」又姑死者假子婦棺以斂,家貧不能償,婦愬于恢,恢怒,買一棺,紿其婦臥棺中以試,就掩而葬之。 改湖南轉運使,罷。 景定初,拜大理卿、樞密都承旨兼侍講,權禮部侍郎,尋為中書舍人。 林希逸奏恢守法奉公,其心如水。 權刑部侍郎,進華文閣直學士、知平江府兼發運。 豪有奪民包舉田寄公租誣上者,恢上疏,指為以小民祈天永命之一事,帝覽奏惻然,罪任事者,即歸民田。 召赴闕,辭,改知紹興,又辭。 度宗即位,召為刑部尚書,進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封南城縣侯。 郊祀禮成,還,以資政殿學士致仕。 恢歷仕所至,破豪猾,去奸吏,治蠱獄,課盆鹽,理銀欠,政聲赫然。 嘗因輪對曰:「此臣心惻隱所以深切為陛下告者,陛下惻隱之心如天地日月,其閉而食之者曰近習、曰外戚耳。 」參知政事董槐見而嘆曰:「吾等有慚色矣。 」他日講官因稱恢疏剴切,願容納。 理宗欣然曰:「其言甚直,朕何嘗怒直言!」經筵奏對,誠實懇惻,至身心之要,未嘗不從容諄至。 度宗至比恢為程顥、程頤。 恢侍其父疾,滌濯拚除之役不命僮仆。 年八十有七,臨終,舉盧懷慎臥簀窮約事戒諸子斂以深衣,作書別親戚而後卒,有光隕其地。 遺表聞,帝輟朝,贈少保,謚文肅,賻銀絹五百。 常挺字方叔,福州人。 嘉熙二年進士。 歷官為太學錄,召試館職,遷秘書省正字兼莊文府教授,升校書郎。 輪對,乞以李若水配享高宗。 改秘書郎兼考功郎官,出知衢州,拜監察御史兼崇政殿說書。 疏言邊閫三事:曰闢實才,曰奏實功,曰招實兵。 朝廷二事:曰選良吏,曰擢正人。 又言:「願陛下深思宏遠之規模,奮發清明之志氣,立綱陳紀必為萬世之法程,昭德塞違以示百官之憲度。 」遷太常少卿兼國子司業,兼國史編修、實錄檢討兼直舍人院。 遷起居郎,權工部侍郎兼直學士院。 遷工部侍郎、給事中。 右諫議大夫陳堯道論罷。 以寶章閣直學士知漳州,改知泉州,權兵部尚書兼侍讀,權禮部尚書兼同修國史、實錄院同修撰。 進《帝學發題》,遷吏部尚書。 咸淳三年,授同知樞密院事兼權參知政事,封合沙郡公,拜參知政事。 四年,致仕,尋卒,贈少保。 陳宗禮字立之。 少貧力學,袁甫為江東提點刑獄,宗禮往問學焉。 淳祐四年,舉進士。 調邵武軍判官,入為國子正,遷太學博士、國子監丞,轉秘書省著作佐郎。 入對,言火不循軌。 帝以星變為憂,宗禮曰:「上天示戒,在陛下修德布政以回天意。 」又曰:「天下方事于利慾之中,士大夫奔競趨利,惟至公可以遏之。 」兼考功郎官,兼國史實錄院校勘,兼景獻府教授,升著作郎,遷尚左郎官兼右司。 時丁大全擅國柄,以言為諱。 宗禮嘆曰:「此可一日居乎!」陛對,言:「願為宗社大計,毋但為倉廩府庫之小計;願得天下四海之心,毋但得左右便嬖戚畹之心;願寄腹心于忠良,毋但寄耳目于卑近;願四通八達以來正人,毋但旁蹊曲逕類引貪濁。 」拜太常少卿,以直寶謨閣、廣東提點刑獄進直煥章閣,遷秘書監。 以監察御史虞慮言追兩官,送永州居住。 第26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史 下》
第26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