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幾,有詔欲幸東南避敵,綱極論其不可,言:「自古中興之主,起於西北,則足以據中原而有東南,起於東南,則不能以復中原而有西北。 蓋天下精兵健馬皆在西北,一旦委中原而棄之,豈惟金人將乘間以擾內地;盜賊亦將蜂起為亂,跨州連邑,陛下雖欲還闕,不可得矣,況欲治兵勝敵以歸二聖哉?夫南陽光武之所興,有高山峻嶺可以控扼,有寬城平野可以屯兵;西鄰關、陝,可以召將士;東達江、淮,可以運穀粟;南通荊湖、巴蜀,可以取財貨;北距三都,可以遣救援。 暫議駐蹕,乃還汴都,策無出於此者。 今乘舟順流而適東南,固甚安便,第恐一失中原,則東南不能必其無事,雖欲退保一隅,不易得也。 況嘗降詔許留中原,人心悅服,奈何詔墨未乾,遽失大信于天下!」上乃許幸南陽,而黃潛善、汪伯彥實陰上巡幸東南之議。 客或有謂綱曰:「外論洶洶,咸謂東幸已決。 」綱曰:「國之存亡,於是焉分,吾當以去就爭之。 」初,綱每有所論諫,其言雖切直,無不容納,至是,所言常留中不報。 已而遷綱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黃潛善除右仆射兼中書侍郎。 張所乞且置司北京,俟措置有緒,乃渡河。 北京留守張益謙,潛善黨也,奏招撫司之擾,又言自置司河北,盜賊益熾。 綱言:「所尚留京師,益謙何以知其擾?河北民無所歸,聚而為盜,豈由置司乃有盜賊乎?」 有旨令留守宗澤節制傅亮,即日渡河。 亮言:「措置未就而渡河,恐誤國事。 」綱言:「招撫、經制,臣所建明,而張所、傅亮,又臣所薦用。 今潛善、伯彥沮所及亮,所以沮臣。 臣每覽靖康大臣不和之失,事未嘗不與潛善、伯彥議而後行,而二人設心如此,願陛下虛心觀之。 」既而詔罷經制司,召亮赴行在。 綱言:「聖意必欲罷亮,乞以御筆付潛善施行,臣得乞身歸田。 」綱退,而亮竟罷,乃再疏求去。 上曰:「卿所爭細事,胡乃爾?」綱言:「方今人材以將帥為急,恐非小事。 臣昨議遷幸,與潛善、伯彥異,宜為所嫉。 然臣東南人,豈不願陛下東下為安便哉?顧一去中原,後患有不可勝言者。 願陛下以宗社為心,以生靈為意,以二聖未還為念,勿以臣去而改其議。 臣雖去左右,不敢一日忘陛下。 」泣辭而退。 或曰:「公決於進退,于義得矣,如讒者何?」綱曰:「吾知盡事君之道,不可,則全進退之節,患禍非所恤也。 初,二帝北行,金人議立異姓。 吏部尚書王時雍問于吳幵、莫儔,二人微言敵意在張邦昌,時雍未以為然。 適宋齊愈自敵所來,時雍又問之,齊愈取片紙書「張邦昌」三字,時雍意乃決,遂以邦昌姓名入議狀。 至是,齊愈論綱三事之非,不報。 擬章將再上,其鄉人嗛齊愈者,竊其草示綱。 時方論僭逆附偽之罪,於是逮齊愈,齊愈不承,獄吏曰:「王尚書輩所坐不輕,然但遷嶺南,大諫第承,終不過逾嶺爾。 」齊愈引伏,遂戮之東市。 張浚為御史,劾綱以私意殺侍從,且論其買馬招軍之罪。 詔罷綱為觀文殿大學士、提舉洞霄宮。 尚書右丞許翰言綱忠義,合之無以佐中興。 會上召見陳東,東言:「潛善、伯彥不可任,綱不可去。 」東坐誅。 翰曰:「吾與東皆爭李綱者,東戮都市,吾在廟堂,可乎?」遂求去。 後有旨,綱落職居鄂州。 自綱罷,張所以罪去,傅亮以母病辭歸,招撫、經制二司皆廢。 車駕遂東幸,兩河郡縣相繼淪陷,凡綱所規畫軍民之政,一切廢罷。 金人攻京東、西,殘毀關輔,而中原盜賊蜂起矣。 列傳第一百一十八 ○李綱下 紹興二年,除觀文殿學士、湖廣宣撫使兼知潭州。 是時,荊湖江、湘之間,流民潰卒群聚為盜賊,不可勝計,多者至數萬人,綱悉蕩平之。 上言:「荊湖、國之上流,其地數千里,諸葛亮謂之用武之國。 今朝廷保有東南,控馭西北。 加鼎、澧、岳、鄂若荊南一帶,皆當屯宿重兵,倚為形勢,使四川之號令可通,而襄、漢之聲援可接,乃有恢復中原之漸。 」議未及行,而諫官徐俯、劉斐劾綱,罷為提舉西京崇福宮。 四年冬,金人及偽齊來攻,綱具防禦三策,謂:「偽齊悉兵南下,境內必虛。 儻出其不意,電發霆擊,搗潁昌以臨畿甸,彼必震懼還救,王師追躡,必勝之理,此上策也。 若駐蹕江上,號召上流之兵,順流而下,以助聲勢,金鼓旌旗,千里相望,則敵人雖眾,不敢南渡。 然後以重師進屯要害之地,設奇邀擊,絶其糧道,俟彼遁歸,徐議攻討,此中策也。 萬一借親征之名,為順動之計,使卒伍潰散,控扼失守,敵得乘間深入,州縣望風奔潰,則其患有不可測矣。 往歲,金人利在侵掠,又方時暑,勢必還師,朝廷因得以還定安集。 今偽齊導之而來,勢不徒還,必謀割據。 奸民潰卒從而附之,聲勢鴟張,苟或退避,則無以為善後之策。 昔苻堅以百萬眾侵晉,而謝安以偏師破之。 使朝廷措置得宜,將士用命,安知北敵不授首於我?顧一時機會所以應之者如何耳。 望降臣章與二三大臣熟議之。 」詔:綱所陳,今日之急務,付三省、樞密院施行。 時韓世忠屢敗金人于淮、楚間,有旨督劉光世、張浚統兵渡河,車駕進發至江上勞軍。 五年,詔問攻戰、守備、措置、綏懷之方,綱奏: 願陛下勿以敵退為可喜,而以仇敵未報為可憤;勿以東南為可安,而以中原未復、赤縣神州陷于敵國為可恥;勿以諸將屢捷為可賀,而以軍政未修、士氣未振而強敵猶得以潛逃為可虞。 則中興之期,可指日而俟。 議者或謂敵馬既退,當遂用兵為大舉之計,臣竊以為不然。 生理未固,而欲浪戰以僥倖,非制勝之術也。 高祖先保關中,故能東向與項籍爭。 光武先保河內,故能降赤眉、銅馬之屬。 肅宗先保靈武,故能破安、史而復兩京。 今朝廷以東南為根本,將士暴露之久,財用調度之煩,民力科取之困,苟不大修守備,痛自料理,先為自固之計,何以能萬全而制敵? 議者又謂敵人既退,當且保據一隅,以苟目前之安,臣又以為不然。 秦師三伐晉,以報殽之師;諸葛亮佐蜀,連年出師以圖中原,不如是,不足以立國。 高祖在漢中,謂蕭何曰:‘吾亦欲東。 ’光武破隗囂,既平隴,復望蜀。 此皆以天下為度,不如是,不足以混一區宇,戡定禍亂。 況祖宗境土,豈可坐視淪陷,不務恢復乎?今歲不征,明年不戰,使敵勢益張,而吾之所糾合精鋭士馬,日以損耗,何以圖敵?謂宜于防守既固、軍政既修之後,即議攻討,乃為得計。 此二者,守備、攻戰之序也。 至于守備之宜,則當科理淮南、荊襄,以為東南屏蔽。 夫六朝之所以能保有江左者,以強兵巨鎮,盡在淮南、荊襄間。 故以魏武之雄,苻堅、石勒之眾,宇文、拓拔之盛,卒不能窺江表。 後唐李氏有淮南,則可以都金陵,其後淮南為周世宗所取,遂以削弱。 近年以來,大將擁重兵于江南,官吏守空城于江北,雖有天險而無戰艦水軍之制,故敵人得以侵擾窺伺。 今當於淮之東西及荊襄置三大帥,屯重兵以臨之,分遣偏師,進守支郡,加以戰艦水軍,上運下接,自為防守。 敵馬雖多,不敢輕犯,則藩籬之勢盛而無窮之利也。 有守備矣,然後議攻戰之利,分責諸路,因利乘便,收復京畿,以及故都。 斷以必為之志而勿失機會,則以弱為強,取威定亂於一勝之間,逆臣可誅,強敵可滅,攻戰之利,莫大於是。 第3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史 下》
第3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