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宗既祥,祖禹上疏宣仁後曰:「今即吉方始,服禦一新,奢儉之端,皆由此起。 凡可以蕩心悅目者,不宜有加于舊。 皇帝聖性未定,睹儉則儉,睹奢則奢,所以訓導成德者,動宜有法。 今聞奉宸庫取珠,戶部用金,其數至多,恐增加無已,願止於未然。 崇儉惇樸,輔養聖性,使目不視靡曼之色,耳不聽淫哇之聲,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則學問日益,聖德日隆,此宗社無疆之福。 」故事,服除當開樂置宴,祖禹以為因除服而開樂設宴,則似除服而慶賀,非君子不得已而除之之意,不可。 夏暑權罷講,祖禹言:「陛下今日之學與不學,系他日治亂。 如好學,則天下君子欣慕,願立於朝,以直道事陛下,輔佐德業,而致太平;不學,則小人皆動其心,務為邪諂,以竊富貴。 且凡人之進學,莫不于少時,今聖質日長,數年之後,恐不得如今日之專,竊為陛下惜也。 」遷起居郎,又召試中書舍人,皆不拜。 呂公著薨,召拜右諫議大夫。 首上疏論人主正心修身之要,乞太皇太后日以天下之勤勞、萬民之疾苦、群臣之邪正、政事之得失,開導上心,曉然存之於中,使異日眾說不能惑,小人不能進。 蔡確既得罪,祖禹言:「自乾興以來,不竄逐大臣六十餘年,一旦行之,流傳四方,無不震聳。 確去相已久,朝廷多非其黨,間有偏見異論者,若一切以為黨確去之,懼刑罰失中,而人情不安也。 」 蔡京鎮蜀,祖禹言:「京小有才,非端良之士。 如使守成都,其還,當使執政,不宜崇長。 」時大臣欲于新舊法中有所創立。 祖禹以為:「朝廷既察王安石之法為非,但當復祖宗之舊,若出於新舊之間,兩用而兼存之,紀綱壞矣。 」遷給事中。 吳中大水,詔出米百萬斛、緡錢二十萬振救。 諫官謂訴災者為妄,乞加驗考。 祖禹封還其章,云:「國家根本,仰給東南。 今一方赤子,呼天赴訴,開口仰哺,以脫朝夕之急。 奏災雖小過實,正當略而不問。 若稍施懲譴,恐後無復敢言者矣。 」 兼國史院修撰,為禮部侍郎。 論擇監司守令曰:「祖宗分天下為十八路,置轉運使、提點刑獄,收鄉長、鎮將之權悉歸於縣,收縣之權歸於州,州之權歸於監司,監司之權歸於朝廷。 上下相維,輕重相制,建置之道,最為合宜。 監司付以一路,守臣付以一州,令宰付以一縣,皆與天子分土而治,其可不擇乎?祖宗嘗有考課之法,專察諸路監司,置簿于中書,以稽其要。 今宜委吏部尚書,取當為州者,條別功狀以上三省,三省召而察之,苟其人可任,則以次表用之。 至官,則令監司考其課績,終歲之後,可以校優劣而施黜陟焉。 如此則得人必多,監司、郡守得人,縣令不才,非所患也。 」 聞禁中覓乳媼,祖禹以帝年十四,非近女色之時,上疏勸進德愛身,又乞宣仁後保護上躬,言甚切至。 既而宣仁諭祖禹,以外議皆虛傳,祖禹覆上疏曰:「臣言皇帝進德愛身,宜常以為戒。 太皇太后保護上躬,亦願因而勿忘。 今外議雖虛,亦足為先事之戒。 臣侍經左右,有聞于道路,實懷私憂,是以不敢避妄言之罪。 凡事言于未然,則誠為過;及其已然,則又無所及,言之何益?陛下寧受未然之言,勿使臣等有無及之悔。 」拜翰林學士,以叔百祿在中書,改侍講學士。 百祿去,復為之。 范氏自鎮至祖禹,比三世居禁林,士論榮慕。 宣仁太后崩,中外議論洶洶,人懷顧望,在位者畏懼,莫敢發言。 祖禹慮小人乘間害政,乃奏曰:「陛下方攬庶政,延見群臣,此國家隆替之本,社稷安危之機,生民休戚之端,君子小人進退消長之際,天命人心去就離合之時也,可不畏哉?先後有大功于宗社,有大德于生靈,九年之間,始終如一。 然群小怨恨,亦為不少,必將以改先帝之政、逐先帝之臣為言,以事離間,不可不察也。 先後因天下人心,變而更化。 既改其法,則作法之人有罪當退,亦順眾言而逐之。 是皆上負先帝,下負萬民,天下之所仇疾而欲去之者也,豈有憎惡於其間哉?惟辨析是非,深拒邪說,有以奸言惑聽者,付之典刑,痛懲一人,以警群慝,則貼然無事矣。 此等既誤先帝,又欲誤陛下,天下之事,豈堪小人再破壞邪?」初,蘇軾約俱上章論列,諫草已具,見祖禹疏,遂附名同奏,曰:「公之文,經世之文也。 」竟不復出其稿。 祖禹又言:「陛下承六世之遺烈,當思天下者祖宗之天下,人民者祖宗之人民,百官者祖宗之百官,府庫者祖宗之府庫。 一言一動,如臨之在上,質之在傍,則可以長享天下之奉。 先後以大公至正為心,罷安石、惠卿所造新法,而行祖宗舊政。 故社稷危而復安,人心離而復合,乃至遼主亦戒其臣勿生事曰:‘南朝專行仁宗之政矣。 ’外夷之情如此,中國之人心可知。 先後日夜苦心勞力,為陛下立太平之基。 願守之以靜,恭己以臨之,虛心以處之,則群臣邪正,萬事是非,皆瞭然于聖心矣。 小人之情專為私,故不便于公;專為邪,故不便于正;專好動,故不便于靜。 惟陛下痛心疾首,以為刻骨之戒。 」章累上,不報。 忽有旨召內臣十餘人,祖禹言:「陛下親政以來,四海傾耳,未聞訪一賢臣,而所召者乃先內侍,必謂陛下私于近習,望即賜追改。 」因請對,曰:「熙寧之初,王安石、呂惠卿造立新法,悉變祖宗之政,多引小人以誤國,勛舊之臣屏棄不用,忠正之士相繼遠引。 又用兵開邊,結怨外夷,天下愁苦,百姓流徙。 賴先帝覺悟,罷逐兩人,而所引群小,已佈滿中外,不可復去。 蔡確連起大獄,王韶創取熙河,章惇開五溪,沈起擾交管,沈括、徐禧、俞充、種諤興造西事,兵民死傷皆不下二十萬。 先帝臨朝悼悔,以謂朝廷不得不任其咎。 以至吳居厚行鐵冶之法于京東,王子京行茶法于福建,蹇周輔行鹽法于江西,李稷、陸師閔行茶法、市易於西川,劉定教保甲于河北,民皆愁痛嗟怨,比屋思亂。 賴陛下與先後起而救之,天下之民,如解倒縣。 惟是向來所斥逐之人,窺伺事變,妄意陛下不以修改法度為是,如得至左右,必進奸言。 萬一過聽而復用之,臣恐國家自此陵遲,不復振矣。 」又論:「漢、唐之亡,皆由宦官。 自熙寧、元豐間,李憲、王中正、宋用臣輩用事總兵,權勢震灼。 中正兼干四路,口敕募兵,州郡不敢違,師徒凍餒,死亡最多;憲陳再舉之策,致永樂摧陷;用臣興土木之工,無時休息,罔市井之微利,為國斂怨。 此三人者,雖加誅戮,未足以謝百姓。 憲雖已亡,而中正、用臣尚在,今召內臣十人,而憲、中正之子皆在其中。 二人既入,則中正、用臣必將復用,願陛下念之。 」 時紹述之論已興,有相章惇意。 祖禹力言惇不可用,不見從,遂請外。 上且欲大用,而內外梗之者甚眾,乃以龍圖閣學士知陝州。 言者論祖禹修《實錄》詆誣,又摭其諫禁中僱乳媼事,連貶武安軍節度副使、昭州別駕,安置永州、賀州,又徙賓、化而卒,年五十八 祖禹平居恂恂,口不言人過。 至遇事,則別白是非,不少借隱。 在邇英守經據正,獻納尤多。 嘗講《尚書》至「內作色荒,外作禽荒」六語,拱手再誦,卻立云:「願陛下留聽。 」帝首肯再三,乃退。 每當講前夕,必正衣冠,儼如在上側,命子弟侍,先按講其說。 開列古義,參之時事,言簡而當,無一長語,義理明白,粲然成文。 蘇軾稱為講官第一。 第49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史 中》
第49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