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察,字隱甫。 其先晉人,從唐僖宗入蜀,家于成都。 至其祖鈞,始從孟昶歸朝。 鈞生居簡,仕真宗時,至尚書都官員外郎,嘗官廬州,遂為合肥人。 居簡生察,景祐元年,舉進士甲科,除將作監丞、通判宿州。 遷秘書省著作郎、直集賢院,出知潁、壽二州,入為開封府推官,判三司鹽鐵、度支勾院,修起居注,歷江南東路轉運使。 屬吏以察年少,易之。 及行部,數摘奸隱,眾始畏伏。 察在部,專以舉官為急務。 人或議之,察曰:「此按察職也,苟掎拾羨餘,則俗吏之能,何必我哉!」召為右正言、知制誥,權判禮部貢院。 時上封者請罷有司糊名考士,及變文格,使為放軼以襲唐體。 察以謂:「防禁一潰,則奔競復起。 且文無今昔,惟以體要為宗,若肆其澶漫,亦非唐氏科選之法。 」前議遂寢。 晏殊執政,以妻父嫌,換龍圖閣待制。 母憂去職,服除,復為知制誥,拜翰林學士、權知開封府,擢右諫議大夫、權御史中丞。 論事無所避。 會詔舉御史,建言:「台屬供奉殿中,巡糾不法,必得通古今治亂良直之臣。 今舉格太密,公坐細故,皆置不取,恐英偉之士,或有所遺。 」御史何郯以論事不得實,中書問狀。 察又言:「御史,故事許風聞;縱所言不當,自系朝廷採擇。 今以疑似之間,遽被詰問,臣恐台諫官畏罪緘默,非所以廣言路也。 」 又數以言事忤宰相陳執中。 未幾,三司戶部判官楊儀以請求貶官,察坐前在府失出笞罪,雖去官,猶罷知信州。 徙揚州,復為翰林侍讀學士,又兼龍圖閣學士、知永興軍,加端明殿學士、知益州。 再遷禮部侍郎,復權知開封府,復兼翰林學士、權三司使。 內侍楊永德毀察于帝,三司有獄,辭連衛士,皇城司不即遣,而有詔移開封府鞫之。 察由是乞罷三司,乃遷戶部侍郎兼三學士,提連集禧觀,進承旨。 踰年,復以本官充三司使。 餌鐘乳過劑,病癰卒。 贈禮部尚書,謚宣懿。 察美風儀。 幼孤,七歲始能言,母頗知書,嘗自教之。 敏于屬文,其為制誥,初若不用意;及稿成,皆雅緻有體,當世稱之。 遇事明決,勤於吏職,雖多益喜不厭。 癰方作,猶入對,商畫財利,歸而大頓,人以為用神太竭雲。 有文集二十捲。 無子,以兄子庶為嗣。 弟寘,舉進士第一,通判潤州,以母憂不赴,毀瘠而卒。 時人傷之。 論曰:當仁宗在位時,宋興且百年,海內嘉靖,上下安佚。 然法制日以玩弛,僥倖之弊多。 自西陲用兵,關中困擾,天子憫勞元元,奮然欲用群材以更內外之治,于時俊傑輩出。 尹洙崎嶇兵間,亦頗論天下之事。 孫甫馳騁言路,咸以文學、方正知名。 絳文詞議論,尤為儒林所宗。 朝廷方欲倚用之,不幸死矣。 最後,清臣、察繇進士高等,不數年致位侍從,立朝謇謇,無所附麗,為一時名臣。 豈非出於上之所自擢,故奮勵不撓,以圖報稱哉? 列傳第五十五 ○韓丕師頏張茂直梁顥子固楊徽之楊澈呂文仲王著呂祐之潘慎修杜鎬查道從兄陶 韓丕,字太簡,華州鄭人。 父杲,晉開運中,為曲陽主簿,契丹攻城,陷沒焉。 母改適他氏。 丕幼孤貧,有志操,讀書於驪山、嵩陽,通《周易》、《禮記》,為人講說。 常有山林之志,家雖甚貧,處之晏如。 年長,始學文。 開寶中,鄭牧知文州,與之偕行,遂薄游兩川。 及牧知成都,劉熙古延置門下,掌書奏,以孫女妻之。 太平興國三年舉進士,聲名籍甚,公卿多薦之者。 嘗著《孟母碑》、《返魯頌》,人多諷誦之。 解褐大理評事、通判衡州。 石熙載薦其文行,代還,以文學試中書,擢著作佐郎、直史館,賜緋魚。 未幾,改左拾遺。 八年,遷職方員外郎、知制誥。 雍熙初,加虞部郎中。 二年,與賈黃中、徐鉉同知貢舉。 丕屬思艱澀,及典書命,傷于稽緩。 宰相宋琪性褊急,常加督責,或申以諧謔,丕不能平。 又舍人王祐以前輩負氣,每陵轢面折之。 丕乃表求外郡,出知虢州,就改職方郎中。 端拱初,拜右諫議大夫,賜金紫,知河陽、濠州。 丕起寒素,以沖澹自處,不奔競于名宦,太宗甚嘉重之。 淳化二年,召入為翰林學士,終以遲鈍不敏于用。 俄罷職,充集賢殿修撰、知均州。 就遷給事中、工部侍郎,徙金州。 召還,充史館修撰,又出知滁州,就加禮部。 大中祥符二年,卒。 丕純厚畏慎,似不能言者。 歷典州郡,雖不優於吏事,能以清介自持,時稱其長者云。 師頏,字霄遠,大名內黃人。 父均,後唐長興二年進士,終永興節度判官,因家關右。 頏少篤學,與兄頌齊名。 建隆二年舉進士,竇儀典貢舉,擢之上第。 釋褐耀州軍事推官,以疾解,久不赴調。 開寶中,復為解州推官。 太平興國初,召還,遷大理寺丞、陝西河北轉運判官,就改著作佐郎。 秩滿,遷監察御史、通判永興軍府。 坐秦王廷美假公帑緡錢,左授乾州團練副使,尋複舊官。 六年,改殿中侍御史、通判邠州。 徙知簡州,轉起居舍人。 以公累去官,復為殿中侍御史,知資、眉二州。 頏所至,以簡靜為治,蜀人便之。 代還,遷侍御史、知安州,賜緡錢二十萬。 移朗州,超拜工部郎中,命知陝州,賜金紫。 時西鄙用兵,餫道所出,軍士多亡命,嘯聚山林為盜。 頏嚴其巡捕,盜越他境。 改刑部郎中,未幾召還。 真宗以其舊人,素負才望,而久次於外,累召對,詢其文章。 頏謙遜自晦,上益嘉之。 翌日,命以本官知制誥,兼史館修撰。 咸平二年,與溫仲舒、張詠同知貢舉。 明年,召入翰林為學士。 五年,復與陳恕同典貢部,又知審官院、通進銀台封駁司。 俄卒,年六十七。 詔遣官護葬,給其子仲回秘書丞奉終喪。 頏曠達夷雅,搢紳多慕其操尚。 有集十捲。 子三人:仲回,端拱元年進士及第,至太常博士;仲宰,國子博士;仲說,殿中丞。 張茂直,字林宗,兗州瑕丘人。 父延升,以經術教授鄉裡。 茂直方弱冠,慕容彥超據州城,驅之守陴。 及周師破敵,擁城守者列坐,將斬之。 有卒挾刃謂茂直曰:「汝發甚鬒,惜為頸血所污,可先斷之。 」茂直許焉。 刃未及發,會得釋。 後勵志于學。 開寶中,州將器其為人,首薦之,且給錢五萬,以助其裝。 二年,登進士第,解褐海州推官,進司農寺丞、通判泰州。 為轉運使韋務升誣奏,徙監梓州富國監。 代還,自陳得雪。 復通判靜安軍。 軍不領縣,城闉之外,即深州之下博,茂直奏割下博隷焉。 進秩著作佐郎。 扈蒙薦其才,改秘書丞。 會福州民訟田,命茂直按之,將行,留不遣。 參知政事李至稱其端實,命入益王元傑府為記室參軍。 王好學,多為詩什,遇茂直甚厚。 雖受時果之賜,亦分餉焉。 王嘗遣使征詩,茂直援筆而就,甚稱賞之。 端拱元年,召對,賜金紫。 數日,改度支員外郎,三遷本曹郎中。 真宗居藩時,茂直與朱昂並在諸王府,每預宴集,屢因酬唱識其名。 即位,選用舊臣,得茂直及昂,與梁周翰、師頏輩相繼知制誥。 茂直既入西閣,會元傑生旦,遣持禮幣為賜,復至舊府,時人榮之。 茂直淳至寡言,晚年多疾,才思梗澀不稱職。 改秘書少監,出知潁州。 咸平四年,卒,年七十五。 子成列,端拱二年進士及第;成務,比部員外郎。 第33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史 中》
第3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