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熙十六年三月,揚州桑生瓜,櫻桃生茄,此草木互為妖也。 七月,晉陵縣民析薪,中有木字曰「紹熙五年」,如是者二。 是時,紹熙猶未改元,其後果止五年,此近木妖也。 紹熙四年,富陽縣慄生來禽實。 五年,行都雨木,與《唐志》貞元陳留雨木同占,木生於下而自上隕者,將有上下易位之象。 嘉定六年五月己巳,嚴州淳安、遂安、桐廬三縣大木自拔,占曰:「木自拔,國將亂。 」 景定四年五月,成都太祖廟側大木仆,忽起立,生三芽。 德祐二年正月戊辰,寶應縣民析薪,中有「天太下趙」四字,獻之,制置使李庭芝嘗以錢五千。 咸平六年十一月庚戌,雨木冰。 大中祥符五年正月戊寅,京師雨木冰。 天禧五年正月戊寅,京師雨木冰。 慶歷三年十二月丁巳,雪木冰,占曰:「兵象也。 」 嘉祐元年正月,雨木冰。 治平二年十月乙巳,雨木冰。 熙寧三年十月、八年正月、九年正月,京師雨木冰。 元祐八年二月,京師大寒,霰、雪,雨木冰。 宣和五年十月乙酉,雨木冰。 靖康元年十月乙卯,雨木冰。 二年正月丁酉,雨木冰。 紹熙五年十一月辛亥,雨木冰。 宣和六年,禦樓觀燈,時開封尹設次以彈壓于西觀下,帝從六宮于其上,以觀天府之斷決者,簾幕深密,下無由知。 眾中忽有人躍出,黑色布衣,若寺僧童行狀,以手畫簾,出指斥語。 執于觀下,帝怒甚,令中使傳旨治之。 箠掠亂下,又加炮烙,詢其誰何,略不一語,亦無痛楚之狀。 又斷其足筋,俄施刀臠,血肉狼籍。 帝大不悅,為罷一夕之歡,竟不得其何人,付獄盡之。 七年八月,都城東門外鬻菜夫至宣德門下,忽若迷罔,釋荷擔向門戟手,出悖罵語。 且曰:「太祖皇帝、神宗皇帝使我來道,尚宜速改也。 」邏卒捕之,下開封獄,一夕方省,則不知向之所為者,乃于獄中盡之。 建炎二年十一月,高宗在揚州,郊祀後數日,有狂人具衣冠,執香爐,攜絳囊,拜於行宮門外。 自言:「天遣我為官家兒。 」書於囊紙,刻於右臂,皆是語。 鞫之不得姓名,高宗以其狂,釋不問。 明年二月,金人犯維揚。 三月,有明受之變。 紹興元年四月庚辰,閬州有狂僧衰絰哭于郡譙門曰:「今日佛下世。 」且言且哭,實隆祐太后上仙日雲。 閬距行都萬里,逾月而遺詔至。 淳熙十四年正月,紹興府有狂人突入恩平郡王第,升堂踐王坐曰:「我太上皇孫,來赴。 」郡鞫訊,終不語,亦狂咎也。 是冬,高宗崩。 明年八月,王薨。 紹熙二年十二月庚辰昧爽,成都府有人衰服入帳門,大呼閫帥京鏜姓名,亦狂咎也。 建隆元年十月,蔡州大霖雨,道路行舟。 開寶二年八月,帝駐潞州,積雨累日未止。 九月,京師大雨霖。 五年,京師雨,連旬不止。 河南、河北諸州皆大霖雨。 九年秋,大霖雨。 太平興國二年,道州春夏霖雨不止,平地二丈餘。 五年五月,京師連旬雨不止。 七年六月,齊州逮捕臨邑尉王坦等六人。 系獄未具,一夕,大風雨壞獄戶,王坦等六人並壓死。 雍熙二年八月,京師大霖雨。 淳化元年六月,隴城縣大雨,壞官私廬舍殆盡,溺死者百三十七人。 三年九月,京師霖雨。 四年七月,京師大雨,十晝夜不止,朱雀、崇明門外積水尤甚,軍營、廬舍多壞。 是秋,陳、潁、宋、亳、許、蔡、徐、濮、澶、博諸州霖雨,秋稼多敗。 五年秋,開封府、宋、亳、、陳、潁、泗、壽、鄧、蔡、潤諸州雨水害稼。 咸平元年五月,昭州大霖雨,害民田,溺死者百五十七人。 景德三年八月,青州大雨,壞鼓角樓門,壓死者四人。 大中祥符二年八月,無為軍大風雨,折木,壞城門、軍營、民舍,壓溺千餘人。 十月,兗州霖雨害稼。 三年四月,升州霖雨。 五月辛丑,京師大雨,平地數尺,壞軍營、民舍,多壓者,近畿積潦。 五年九月,建安軍大霖雨,害農事。 天禧四年七月,京師連雨彌月。 甲子夜,大雨,流潦泛溢,民舍、軍營圮壞大半,多壓死者。 自是頻雨,及冬方止。 乾興元年二月,蘇、湖、秀州雨,壞民田。 天聖四年六月戊寅,莫州大雨,壞城壁。 七年,自春涉夏,雨不止。 明道二年六月癸丑,京師雨,壞軍營、府庫。 景祐三年七月庚子,大雨震電。 慶歷,六年七月丁亥,河東大雨,壞忻、代等州城壁。 皇祐二年八月,深州大雨,壞民廬舍。 四年八月癸未,京城大風雨,民廬摧圮,至有壓死者。 嘉祐二年八月,河北沿邊久雨,瀕河之民多流移。 五月丁未,晝夜大雨。 六月乙亥,雨壞太社、太稷壇。 三年八月,霖雨害稼。 六年七月,河北、京西、淮南、兩浙、江南東西淫雨為災。 閏八月,京師久雨。 是歲頻雨,及冬方止。 治平元年,京師自夏曆秋,久雨不止,摧真宗及穆、獻、懿三後陵台。 熙寧元年八月,冀州大雨,壞官私廬舍、城壁。 七年六月,陝州大雨,漂溺陝、平陸二縣。 元豐四年七月,泰州海風駕大雨,漂浸州城,壞公私舍數千楹。 元祐二年七月丁卯,以雨罷集英殿宴。 元符二年九月,以久雨罷秋宴。 三年七月,久雨,哲宗大升輿在道陷泥中。 建中靖國元年二月,久雨,時欽聖憲肅皇后、欽慈皇后二陵方用工,詔京西祈晴。 崇寧元年七月,久雨,壞京城廬舍,民多壓溺而死者。 三年六月,久雨。 四年五月,京師久雨。 又自七月至九月,所在霖雨傷稼,十月始霽。 靖康元年四月,京師大雨,天氣清寒。 又自五月甲申至六月,暴雨傷麥,夏行秋令。 建炎二年春,淫雨。 三年二月癸亥,高宗初至杭州,久霖雨,占曰:「陰盛,下有陰謀。 」時苗傅、劉正彥為亂。 五月,霖雨,夏寒。 紹興元年,行都雨,壞城三百八十丈。 是歲,婺州雨,壞城。 三年,雨,自正月朔至于二月。 七月,四川霖雨,至于明年正月。 四年六月,淫雨害稼,蘇、湖二州為甚。 九月,久雨,時劉豫連金人入寇;十月,高宗親征而霽。 五年三月,霖雨,傷蠶麥,行都雨甚。 九月,雨,至于明年正月。 六年五月,久雨不止。 七年十月,高宗如建康,久雨。 八年三月,積雨,至于四月,傷蠶麥,害稼。 二十一年夏,襄陽府大雨十餘日。 二十三年六月,大雨,壞軍壘、民田。 三十年五月,久雨,傷蠶麥,害稼。 八月,施州大風雨。 三十二年六月,浙西大霖雨。 隆興元年三月,霖雨,行都壞城三百三十餘丈。 二年六月,陰雨。 七月,浙西、江東大雨害稼。 八月,風雨逾月。 乾道元年二月,行都及越、湖、常、潤、溫、台、明、處九郡寒,敗首種,損蠶麥。 二年正月,淫雨,至于四月。 夏寒。 江、浙諸郡損稼,蠶麥不登。 三年五月丙午,泉州大雨,晝夜不止者旬日。 八月,淫雨,江浙淮閩禾、麻、菽、麥、粟多腐。 四年四月,陰雨彌月。 六年五月,連雨六十餘日。 十一月,連雨。 辛巳,郊祀,雲開于圜丘,百步外有澍雨。 八年四月,四川陰雨七十餘日。 六月壬寅,大雨徹晝夜,至於己酉。 九年閏正月,淫雨。 第25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史 上》
第25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