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炎三年,高宗在揚州。 二月辛亥早朝,有禽翠羽,飛鳴行殿三匝,一再止於宰臣汪伯彥朝冠。 冠,尊服,飛鳥踐之不祥;翠羽,又青祥也。 劉向以為「野鳥入宮,宮室將空」。 一曰敗亡之應。 是月,金人入揚州,有倉卒渡江之變。 未幾,伯彥罷相,尋坐貶。 四年正月丁巳,金人圍陝州,有鳶、鴉數萬飛噪城上,與戰聲相亂。 金將婁宿曰:「城當陷,急攻之。 」遂失守,近羽孽也。 七年,梟鳴于劉豫後苑,又群鳥鳴于內庭,如曰「休也」。 豫惡之,募人獲一梟者予錢五千。 是歲,偽齊亡。 十七年二月,有白烏六集於高禖壇上,府尹沈該以瑞奏。 二十七年,饒州番陽縣有妖烏,鳧身鷄尾,長喙方足赤目,止於民屋數日,彈矢不能中。 乾道六年,邵武軍泰寧縣有雀飛鳴,立死於瑞寧佛剎香爐。 先是紹興初,是邑有雀立死於丹霞佛剎香爐,皆羽孽也,而浮圖氏因謂之雀化。 慶元三年春,池州銅陵縣鴛鴦雄化為雌。 紹興五年,江東、西羊大疫。 十七年,汀州羊無角。 嘉定九年,信州玉山縣羊生駢首。 端拱元年十一月戊午夜,西北方有赤氣如日腳,高二丈。 咸平六年六月辛未,赤氣出婁,貫天廩,占曰:「倉稟有火災。 」 景德三年三月丙辰,北方赤氣亙天。 大中祥符三年十二月癸亥,青赤氣貫紫微。 慶歷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天雄軍、德、博州天降紅雪,盡,血雨。 熙寧二年十一月,每夕有赤氣見西北隅,如火,至人定乃滅。 元祐三年七月丁卯夜,東北方明如晝,俄成赤氣,內有白氣經天。 建中靖國元年正月朔夕,有赤氣起東北,彌亙西方,久之,中出白氣二,及赤氣將散,復有黑氣在其傍。 宣和元年四月丙子夜,四北赤氣數十道亙天,犯紫宮北斗。 仰視,星皆若隔絳紗,拆裂有聲,間以白黑二氣,自西北俄入東北,延及東南,迨曉乃止。 靖康元年九月戊寅,有赤氣隨日出。 建炎元年八月庚午,東北方有赤氣,占曰「血祥」。 四年五月,洞庭湖夜赤光如火見東北,亙天,俄轉東南,此血祥也。 壬子夜,西北方有赤氣彌天,貫以白氣如練者十數,犯北斗、文昌、紫微,由東南而散。 紹興七年正月乙酉夜,北方有赤氣達旦。 辛卯,鬥、牛間赤氣如火。 十一月癸卯,南方有赤氣,東北皆赤雲,自日入至于甲夜。 八年九月甲申,赤氣出紫微垣。 十八年八月丁亥、九月甲寅,皆有赤氣如火。 二十年十一月,建昌軍新城縣永安村大風雪,夜半若數百千人行聲,語笑歌哭,雜擾匆遽,而凝寒陰塞,咫尺莫辨。 明旦,雪中有人、畜、鳥、獸蹄跡,流血汙染十餘里,入山乃絶。 二十七年三月乙酉,赤氣出紫微垣。 七月壬申赤氣隨日入。 十月壬寅,赤氣如火;三十年二月壬申,亦如之。 三十二年春,淮水溢,中有赤氣如凝血。 隆興二年十一月庚寅,日入後,赤雲隨之。 乾道元年八月壬午,赤氣中天,自日入至于甲夜。 六年十月庚午,赤氣隨日出。 十一月丁丑,赤雲隨日入,至于甲夜。 七年七月壬寅、十月乙巳、丙午、淳熙三年八月丁酉、戊戌,皆有赤氣隨日入出。 十三年,行都民家有血自地中出,濺染污人衣。 十四年十一月癸丑、甲寅,有赤氣隨日入出。 紹熙三年春,潼川路久旱,日、月、星皆有赤氣。 四年十一月甲戌,赤雲夜見,白氣間之。 慶元六年十月,赤氣夜發橫天。 嘉泰四年二月庚辰夜,有赤雲間以白氣,東北亙天,後八日,國有大火,占者以為火祥。 嘉定六年十月乙卯,赤氣隨日出。 十一月辛卯,赤氣隨日出。 端平三年七月甲申,天雨血。 寶祐二年,蜀雨血。 開寶七年六月,棣州有火自空墮于城北,有物如龍。 端拱元年九月,瀘州鹽井竭,遣匠劉晚入視,忽有聲如雷,火焰突出,晚被傷。 建炎元年正月辛卯夜,西北陰雪中有如火光。 紹興三十二年,建昌軍新城縣有巨室,篋中時有火光,燔衣帛過半而篋不焚,近火孽也。 志第十八五行三 ○木 曲直,木之性也。 木失其性,則為妖祥。 舊說以狂咎、木冰、恆雨、服妖、龜孽、鷄禍、青眚、青祥之類,皆屬之木,今從之。 太平興國六年正月,瑞安縣民張度解木五片,皆有「天下太平」字。 至道六年,修昭應宮,有木斷之,文如點漆,貫徹上下,體若梵書。 十一月,襄州民劉士家生木。 有文如龍、魚、鳳、鶴之狀。 七年五月,撫州修天慶觀,解木有文如墨畫雲氣、峰巒、人物、衣冠之狀。 七月,彰明縣崇仙觀柱有文為道士形及北斗七星象。 大中祥符八年,晉州慶唐觀古柏中別生槐,長丈餘。 天聖元年二月,河陽柳二本連理。 六月,河陽甗、棗各連理。 五年正月,綿谷縣松柏同本異干。 九年十月,公井縣冬青木連理。 明道元年八月,黃州橘木及柿木連枝。 康定元年十月,始興縣柑兩本連理。 慶歷三年十二月,澧州獻瑞木,有文曰「太平之道」。 六年九月甲辰,登州有巨木浮海而出者三千餘。 治平四年六月,汀州進桐木板二,有文曰「天下太平」。 熙寧元年三月,簡州木連理。 是歲,英州因雷震,一山梓樹盡枯而為龍腦,價為之賤,至京師,一兩才值錢一千四百。 二年,建州民楊緯言:「元年三月,大雷雨,所居之西有黃龍見,下獲一木如龍,而形未具。 七月,大雷雨,復有龍飛其下。 及霽,木龍尾、翼、足皆具,歸合舊木,宛然一體。 」圖象以進。 十年八月乙巳,惠州柚木有文曰「王帝萬年,天下太平」。 元豐元年五月,劍州木連理。 三年六月己未,饒州長山雨木子數畝,狀類山芋子,味香而辛,土人以為桂子,又曰「菩提子」,明道中嘗有之。 是歲大稔。 十二月,泌陽縣甘棠木連理。 六年五月,衛真縣洞霄宮枯槐生枝葉。 元祐元年八月己丑,杭州民俞舉慶七世同居,家園木連理。 五年四月,德州木連理。 元符元年八月,施州李木連理。 二年九月,眉山縣榿木二株,異根同干,木枝相附。 崇寧四年正月,襄城縣李、梨木連理。 大觀元年三月,湟州欄木生葉。 八月,瑞州、永興軍並木連理。 二年十二月,岢嵐軍園池生瑞木。 政和三年七月,玉華殿萬年枝木連理。 南雄州楓木連理。 十月,武義縣木根有「萬宋年歲」四字。 四年,建州木連理。 六月,沅陵縣江漲,流出楠木二十七,可為明堂樑柱,蔡京等拜表賀。 九月丙申,彭城縣柏開華。 十二月辛丑,元氏縣民王寘屋柱槐木再生枝葉,高四十餘尺。 是歲,邵州海棠木連理,澤州、台州槐木連理,荊門軍紫薇木連理。 六年,坊、兗、洪、明、夔、徐、新、全、隰、太平州並木連理。 梅州枯木生枝。 宣和二年四月,永州民劉思析薪,有「天下太平」字。 紹興十四年四月,虔州民毀欹屋析柱,木裡有文曰:「天下太平」,時守臣薛弼上之,方大亂,近木妖也。 二十年八月,福州沖虛觀皂莢木翠葉再實。 二十一年,建德縣定林寺桑生李實,慄生桃實,占曰:「木生異實,國主殃。 」二十五年十月,贛州獻太平木。 時秦檜擅朝,喜飾太平,郡國多上草木之妖以為瑞。 紹興間,漢陽軍有插榴枝于石罅,秀茂成陰,歲有花實者。 初,郡獄有誣服孝婦殺姑,婦不能自明,屬行刑者插髻上華于石隙,曰:「生則可以驗吾冤。 」行刑者如其言,後果生。 第25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史 上》
第25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