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癸亥,日生背氣。 己巳,詔陣韡、史嵩之、趙葵各官兩轉。 乙亥,魏了翁薨,贈少師,賜謚文靖。 以孟珙為忠州團練使、知江陵府、京西湖北安撫副使,別之傑寶章閣待制、知太平州。 夏四月壬午朔,以李同知樞密院事、四川宣撫使、知成都府。 壬辰,弟貴謙保康軍節度使,仍奉朝請,進封天水郡開國侯,加食邑;與芮武康軍節度使、提舉萬壽觀,仍奉朝請,進封開國子。 丙申,詔:「兩淮策應軍戰宣化,兩軍殺傷相當,陳亡將校李仙、王海、李雄、廖雷各贈武翼大夫,余贈官有差。 」庚子,熒惑犯權星。 丙午,詔:「沔州諸鎮將帥,昨以大元兵壓境,皆棄官遁。 夔路鈐轄、知恩州田興隆,獨自大安德勝堡至潼川,逆戰數合,雖兵寡不敵,而忠節可尚,特與官一轉。 」五月丙辰,袁韶薨。 太陰犯熒惑。 壬申,京城大火。 丙子,熒惑犯將星。 六月壬辰,詔賞蘄州都統制萬文勝、知州徐守城之功,將士在行間者,論功補官有差。 癸巳,以鄒應龍為資政殿學士、知慶元府、沿海制置使。 乙未,太白、填星合于井。 甲辰,祈雨。 丙午,以吳潛為工部侍郎、知慶元府兼沿海制置使。 知黃州兼淮西安撫使、本路提刑李壽朋一被命三月,不即便途之官,遂還私舍,詔削三秩,送建昌軍居住。 詔建內小學,擇宗子十歲以下資質美者二三人,置師教之。 秋七月壬子,湖北提舉董槐朝辭,奏楮幣物價重輕之弊。 己未,樞密院言:「大元兵自光州、信陽抵合肥,制司參議官李曾伯、廬州守臣趙勝、都統王福戰守,俱有勞效。 」詔曾伯等十一人各官一轉。 辛酉,太陰犯歲星、填星入井,庚午,歲星守建星。 壬申,日生背氣。 癸酉,太陰入井。 八月甲申,太師、秦國公汝愚追封福王。 乙酉,填星犯井,癸巳,以李鳴復參知政事,李宗勉簽書樞密院事。 甲辰,詔:蜀鷄冠隘都統王宣戰歿,其總管吳桂棄所守走,又縱部伍剽劫,削三官勒停。 九月壬子,填星留于井。 癸丑,有流星出七公西星,至濁沒。 丁巳,雷。 冬十月戊戌,有流星大如桃。 十一月戊辰,詔陳韡、史嵩之、趙葵于沿江、淮、漢州軍,備舟師戰具,防遏衝要堡隘。 辛未,太史言十二月朔日食將既,日與金、木、水、火四星俱纏于鬥。 詔損膳避朝,庶圖消弭,其令有司檢會故實以聞。 十二月戊寅朔,日有食之。 二年春正月戊申朔,詔令侍從、台諫、卿監、郎官、帥臣、監司、前宰執侍從舉曉暢兵財各二人,三衙、諸軍統制舉將材二人。 己未,詔史嵩之、趙葵應援黃州、安豐,其立功將士等第,亟具名以聞;光州、信陽二城,共圖克複。 辛酉,詔史嵩之進端明殿學士,視執政恩數;趙葵刑部尚書,制置並如舊;余玠知招信軍兼淮東制置司參議官,進三秩;孟珙寧遠軍承宣使,依舊帶禦器械。 史嵩之端明殿學士,依是京湖安撫制置使兼沿江制置副使兼知鄂州,召赴闕。 甲子,兩浙轉運判官王野察訪江面還,進對,劾吳潛知平江府不法厲民數事。 詔野直華文閣、知建寧府。 二月甲申,大理少卿朱揚祖充押伴使,借章服、金魚。 庚寅,詔吏嵩之以參知政事督視京西荊湖南北路、江西軍馬,置司鄂州。 癸己,大宗正丞賈似道奏言:「北使將至,地界、名稱、歲例,宜有成說。 」又奏:「裕財之道,莫急於去臓吏,藝祖治臓吏,杖殺朝堂,孝宗真決刺面,今日行之,則財自裕。 」戊戌,詔:「近覽李奏,知蜀漸次收復,然創殘之餘,綏撫為急,宜施蕩宥之澤。 淮西被兵,恩澤亦如之。 其降德音,諭朕軫恤之意。 」大元再遣王楫來。 辛丑,楫還,以朱揚祖充送伴使。 癸卯,以孟珙為京湖安撫制置副使,置司松滋縣。 三月己丑,命將作監周次說為大元通好使。 壬子,以李心傳為秘書少監、史館修撰,修高宗、孝宗、光宗、寧宗四朝國史實錄。 癸丑,以高定子為中書舍人、京湖江西督視參贊軍事。 庚申,詔史嵩之兼督視光、蘄、黃、夔、施州軍馬。 戊辰,發行都會子二百萬、並湖廣九百萬,下都督參政行府犒師。 乙亥,詔四川被兵州、軍、府、縣、鎮並轉輸勞役之所,見禁囚人情理輕者釋之。 詔四川帥臣招集流民復業,給種與牛,優與振贍。 夏四月癸未,以李同簽書樞密院事,督視江淮、京湖軍馬。 己酉,雨土。 太陰入太微垣。 閏月丁未,太陰入井。 甲子,有流星大如太白。 壬申,賜禮部進士周坦以下四百二十二人及第、出身有差。 五月辛巳,太白晝見。 癸未,以李鳴復知樞密院事,李宗勉參知政事,餘天錫簽書樞密院事。 甲申,喬行簡請「以兵事委李鳴復,財用委李宗勉,楮幣委餘天錫,當會議者,臣則參酌行之」。 詔允所請。 詔嚴州布衣錢時、成忠郎吳如愚以隱居著書,並選為秘閣校勘。 丙戌詔崔與之提舉洞霄宮,任便居住,李鳴複復參知政事。 壬寅,歲星犯壁壘陣。 六月甲辰朔,流星晝隕。 戊申,吳淵知太平州、措置採石江防。 以吳潛為淮東總領財賦、知鎮江府。 丙寅,李薨,特贈資政殿大學士。 秋七月壬午,以霖雨不止,烈風大作,詔避殿、減膳、徹樂,令中外之臣極言闕失。 辛卯,有流星大如太白。 壬寅,熒惑犯鬼,積屍氣。 八月辛酉,太白晝見,經天。 癸亥,流星晝隕。 九月壬午,熒惑犯權星。 子維生。 甲申,封宮人謝氏為永寧郡夫人。 乙未,有流星大如太白。 冬十月庚戌,雷。 丁卯,吳潛言:「宗子趙時更集真、滁、豐、濠四郡流民十餘萬,團結十七砦。 其強壯二萬可籍為兵,近調五百援合肥,宜補時更官。 又沙上蘆場田可得二十餘萬畝,賣之以贍流民,以佐砦兵。 」從之。 熒惑入太微垣。 戊辰,太白入于氐。 己巳,日生黑子。 辛未,復光州。 十一月甲申,子維薨,追封祁王,謚沖昭。 十二月丙午,光州守臣董堯臣伏誅,司戶柳臣舉配雷州。 乙卯,詔四川諸州縣鹽酒榷額,自明年始更減免三年,其四路合發總所綱運者亦免。 戊辰,詔諸路和糴給時直,平概量,毋科抑,申嚴收租苛取之禁。 己巳,出祠牒、會子共七百萬紙,給四川制司為三年生券。 三年春正月癸酉,以喬行簡為少傅、平章軍國重事,封益國公;李宗勉為左丞相兼樞密使;史嵩之右丞相兼樞密使,督視兩淮、四川、京湖軍馬;餘天錫參知政事;游似同簽書樞院事。 二月丙午,詔史嵩之依舊兼都督江西、湖南軍馬。 丁卯,又命嵩之都督江淮、京湖、四川軍馬。 己巳,竄趙邦永,坐救滁不進兵。 三月辛未朔,以吳潛為敷文閣直學士、沿海制置使兼知慶元府。 甲戌,以別之傑權兵部尚書,依舊沿江制置安撫使兼都督行府參贊軍事,李曾伯兼都督行府參議官,孟珙兼都督行府參謀官。 流星晝隕。 辛卯,雨土。 夏四月壬寅,祈雨。 癸卯,以吳淵權工部尚書、沿江制置副使、知江州。 五月辛未,熒惑犯太微垣執法星。 戊寅,以吳潛為兵部尚書、浙西制置使、知鎮江府。 辛卯,喬行簡五疏乞罷機政,詔不允。 秋七月庚午,以董槐知江州兼都督行府參議官。 甲申,以吳淵兼都督行府參贊軍事。 八月戊戌朔,以浙江潮患,告天地、宗廟、社稷。 以游似參知政事,許應龍簽書樞密院事,林略同簽書樞密院事。 己亥,熒惑入氐。 辛丑,太陰入氐。 有流星大如太白。 丁亥,熒惑犯房宿。 第14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史 上》
第14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