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光逢,字延吉。 曾祖植,嶺南節度使。 祖存約,興元府推官。 父隱,右仆射。 光逢與弟光裔,皆以文學德行知名。 《舊唐書》:光裔,光啟三年進士擢第,累遷司勛郎中、弘文館學士,改膳部郎中、知制誥。 季述廢立之後,旅遊江表以避患,嶺南劉隱深禮之,奏為副使,因家嶺外。 光逢幼嗜墳典,動守規檢,議者目之為「玉界尺」。 僖宗朝,登進士第。 逾月,闢度支巡官,歷官台省,內外兩制,俱有能名,轉尚書左丞、翰林承旨。 昭宗幸石門,光逢不從,昭宗遣內養戴知權詔赴行在,稱疾解官。 駕在華州,拜御史中丞。 時有道士許岩士、瞽者馬道殷出入禁庭,驟至列卿宮相,因此以左道求進者眾,光逢持憲紀治之,皆伏法,自是其徒頗息。 改禮部侍郎、知貢舉。 光化中,王道浸衰,南北司為黨,光逢素惟慎靜,慮禍及己,因掛冠伊洛,屏絶交遊,凡五六年。 門人柳璨登庸,除吏部侍郎、太常卿。 《唐摭言》云:光化二年,趙光逢放柳璨及第,後三年不遷,時璨自內庭大拜,光逢始以左丞徵入。 入梁為中書侍郎、平章事,累轉左仆射兼租庸使,上章求退,以太子太保致仕。 梁末帝愛其才,征拜司空、平章事。 無幾以疾辭,授司徒致仕。 《唐摭言》云:光逢膺大用,居重地十餘歲,七表乞骸,守司空致仕。 居二年,復征拜上相。 同光初,弟光允為平章事,時謁問于私第,嘗語及政事,他日,光逢署其戶曰「請不言中書事」,其清淨寡慾端默如此。 嘗有女冠寄黃金一鎰于其室家,時屬亂離,女冠委化於他土。 後二十年,金無所歸,納于河南尹張全義,請付諸宮觀,其舊封尚在。 兩登廊廟,四退邱園,百行五常,不欺暗室,搢紳咸仰以為名教主。 天成初,遷太保致仕,封齊國公,卒於洛陽。 詔贈太傅。 光允,光逢之弟也,新舊《唐書》俱云:趙隱子三人,光逢、光裔、光允。 為後唐相者,光允也。 原本作光裔,系誤。 俱以詞藝知名,亦登進士第。 《舊唐書》云:大順二年,進士登第。 天祐初,累官至駕部郎中。 光允仕梁,歷清顯,伯仲之間,咸以方雅自高,北人聞其名者,皆望風欽重。 及莊宗平定汴、洛,時盧程以狂妄免,郭崇韜自勛臣拜,議者以為國朝典禮故實,須訪前代名家,咸曰光允有宰相器。 薛廷珪、李琪當武皇為晉王時,嘗因為冊使至太原,故皆有宿望,當時咸謂宜處台司。 郭崇韜采言事者云,廷珪朽老,浮華無相業;琪雖文學高,傾險無士風,皆不可相,乃止。 同光元年十一月,光允與韋說並拜平章事。 光允生於季末,漸染時風,雖欲躍鱗振翮,仰希前輩,然才力無餘,未能恢遠,朝廷每有禮樂制度、沿革擬議,以為己任;同列既匪博通,見其浮譚橫議,莫之測也。 豆盧革雖憑門地,在本朝時,仕進尚微,久從使府,朝章典禮,未能深悉。 光允每有發論,革但唯唯而已。 後革奏議或當,光允謂群官曰:「昨有所議,前座一言粗當,近日差進,學者其可已乎!」其自負如此。 先是,條制:「權豪強買人田宅,或陷害籍沒,顯有屈塞者,許人自理。 」內官楊希朗者,故觀軍容使復恭從孫也,援例理復恭舊業。 事下中書,光允謂崇韜曰:「復恭與山南謀逆,顯當國法,本朝未經昭雪,安得論理?」崇韜私抑宦者,因具奏聞。 希朗泣訴于莊宗,莊宗令自見光允言之。 希朗陳訴:「叔祖復光有大功于王室,伯祖復恭為張浚所構,得罪前朝,當時強臣掣肘,國命不行,及王行瑜伏誅,德音昭洗,制書尚在,相公本朝世族,諳練故事,安得謂之未雪耶!若言未雪,吾伯氏彥博,洎諸昆仲,監護軍鎮,何途得進!」漸至聲色俱厲。 光允方恃名德,為其所折,悒然不樂。 又以希朗幸臣,慮摭他事危己,心不自安。 三年夏四月,病疽卒。 贈左仆射。 鄭珏,昭宗朝宰相綮之侄孫。 父徽,河南尹張全義判官。 光化中,登進士第,《歐陽史》云:珏舉進士數不中,全義以珏屬有司,乃得及第。 歷弘文館校書、集賢校理、監察御史,入梁為補闕、起居郎,召入翰林,累遷禮部侍郎充職。 珏文章美麗,旨趣雍容,自策名登朝,張全義皆有力焉。 貞明中,拜平章事。 莊宗入汴,責授萊州司戶,未幾,量移曹州司馬。 張全義言于郭崇韜,將復相之,尋入為太子賓客。 明宗即位,任圜自蜀至,安重誨不欲圜獨拜宰輔,共議朝望一人共之。 孔循言珏貞明時久在中書,性畏慎而長者,美詞翰,好人物,重誨即奏與任圜並命為相。 有頃,珏以老病耳疾,不任中書事,四上章請,明宗惜之,久而方允,乃授開府儀同三司,行尚書左仆射致仕,仍賜鄭州莊一區。 明宗自汴還洛陽,遣中使撫問,賜錢二十萬,食羊百口。 長興初卒。 贈司空。 初,珏應進士,十九年方登第,名姓為第十九人,自登第凡十九年為宰相,又昆仲之次第十九,時亦異之。 子遘,太平興國中任正郎。 崔協,字思化。 遠祖清河太守第二子寅,仕後魏為太子洗馬,因為清河小房,至唐朝盛為流品。 曾祖邠,太常卿,祖瓘,吏部尚書。 父彥融,楚州刺史。 彥融素與崔蕘善,嘗為萬年令,蕘謁于縣,彥融未出,見案上有尺題,皆賂遺中貴人,蕘知其由徑,始惡其為人。 及除司勛郎中,蕘為左丞,通刺不見,蕘謂曰:「郎中行止鄙雜,故未見。 」宰相知之,改楚州刺史,卒於任。 誡其子曰:「世世無忘蕘。 」故其子弟常與蕘仇。 協即彥融之子也。 幼有孝行,登進士第,釋褐為度支巡官、渭南尉,直史館,歷三署,入梁為左司郎中、萬年令、給事中,累官至兵部侍郎。 與中書舍人崔居儉相遇于幕次,協厲聲而言曰;「崔蕘之子,何敢相見!」居儉亦報之。 左降太子詹事,俄拜吏部侍郎。 同光初,改御史中丞,憲司舉奏,多以文字錯誤,屢受責罰。 協器宇宏爽,高談虛論,多不近理,時人以為虛有其表。 天成初,遷禮部尚書、太常卿,因樞密使孔循保薦,拜平章事。 第14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舊五代史》
第14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