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长辕之无桡兮,行九折之峨峨。 却惊棹以横江兮,溯凌天之腾波。 幸余死之已缓兮,完形躯之既多。 苟余齿之有惩兮,蹈前烈而不颇。 死蛮夷固吾所兮,虽显宠其焉加?配大中以为偶兮,谅天命之谓何! 元和十年,徙柳州刺史。 时刘禹锡得播州,宗元曰:「播非人所居,而禹锡亲在堂,吾不忍其穷,无辞以白其大人,如不往,便为母子永决。 」即具奏欲以柳州授禹锡而自往播。 会大臣亦为禹锡请,因改连州。 柳人以男女质钱,过期不赎,子本均,则没为奴婢。 宗元设方计,悉赎归之。 尤贫者,令书庸,视直足相当,还其质。 已没者,出己钱助赎。 南方为进士者,走数千里从宗元游,经指授者,为文辞皆有法。 世号「柳柳州」。 十四年卒,年四十七。 宗元少时嗜进,谓功业可就。 既坐废,遂不振。 然其才实高,名盖一时。 韩愈评其文曰:「雄深雅健,似司马子长,崔、蔡不足多也。 」既没,柳人怀之,托言降于州之堂,人有慢者辄死。 庙于罗池,愈因碑以实之云。 程异,字师举,京兆长安人。 居乡以孝称。 第明经,再补郑尉。 精吏治,为叔文所引,由监察御史为盐铁扬子院留后。 叔文败,贬郴州司马。 李巽领盐铁,荐异心计可任,请拔擢用之,乃授侍御史,复为扬子留后。 稍迁淮南等道两税使。 异起退废,能厉己竭节,悉矫革征利旧弊。 入迁累卫尉卿、盐铁转运副使。 方讨蔡,异使江表调财用,因行谕诸帅府,以羡赢贡。 故异所至,不剥下,不加敛,经用以饶。 遂兼御史大夫为盐铁使。 元和十三年,以工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犹领盐铁。 异以钱谷奋而至宰相,自以非人望,久不敢当印秉笔。 明年,西北军政不治,议置巡边使,宪宗问孰可者,乃自请行。 会卒,赠尚书左仆射,谥曰恭。 身殁官第,无留赀,世重其廉云。 赞曰:叔文沾沾小人,窃天下柄,与阳虎取大弓《春秋》书为盗无以异。 宗元等桡节从之,徼幸一时,贪帝病昏,抑太子之明,规权遂私。 故贤者疾,不肖者媢,一偾而不复,宜哉!彼若不傅匪人,自励材猷,不失为明卿才大夫,惜哉! 列传第九十四 杜裴李韦 杜黄裳,字遵素,京兆万年人。 擢进士第,又中宏辞。 郭子仪辟佐朔方府,子仪入朝 ,使主留事。 李怀光与监军阴谋矫诏诛大将等,以动众心,欲代子仪。 黄裳得诏,判其非,以质怀光,怀光流汗服罪。 于是诸将狠骄难制者,黄裳皆以子仪令易置,众不敢乱。 入为侍御史,为裴延龄所恶,十期不迁。 贞元末,拜太子宾客,居韦曲。 时中人欲请其地赐公主,德宗曰:「城南杜氏乡里,不可易。 」迁太常卿。 时王叔文用事,黄裳未尝过其门。 婿韦执谊辅政,黄裳劝请太子监国,执谊曰:「公始得一官,遽开口议禁中事!」黄裳怒曰:「吾受恩三朝,岂以一官见卖!」即拂衣出。 皇太子总军国事,擢黄裳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于是,夏绥银节度使韩全义憸佞无功,因其来朝,白罢之。 俄而刘辟叛,议者以辟恃险,讨之或生事,唯黄裳固劝不赦,因奏罢中人监军,而专委高崇文。 凡兵进退,黄裳自中指授,无不切于机。 崇文素惮刘澭,黄裳使人谓曰:「公不奋命者,当以澭代。 」崇文惧,一死力缚贼以献。 蜀平,群臣贺,宪宗目黄裳曰:「时卿之功。 」 始,德宗创艾多难,务姑息籓镇,每帅臣死,遣中人伺其军,观众所欲立者,故大将私金币结左右,以求节制,晏年尤甚,方镇选不出朝廷。 黄裳每从容具言:「陛下宜鉴贞元之弊,整法度,晙损诸侯,则天下治。 」帝尝问前古王者所以治乱云云,黄裳知帝锐于治,恐不得其要,因推言:「王者之道,在修己任贤而已。 操执纲领,要得其大者,至簿书狱讼,百吏能否,本非人主所自任。 昔秦始皇帝亲程决事,见嗤前世;魏明帝欲按尚书事,陈矫不从;隋文帝日昃听政,卫士传餐,太宗笑之。 故王者择人任而责成,见功必赏,有罪信罚,孰敢不力?孔子之称帝舜恭己南面,以其能举十六相,去四凶,而至无为。 岂必刓神疲体,劳耳目之察,然后为治哉?」帝以黄裳言忠,嘉纳之。 由是平夏、翦齐、灭蔡、复两河,以机秉还宰相,纪律设张,赫然号中兴,自黄裳启之。 元和二年,以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河中、晋绛节度使,俄封邠国公。 明年卒,年七十,赠司徒,谥曰宣献。 黄裳达权变,有王佐大略。 性雅澹,未始忤物。 初不为执谊所礼,及败,悉力营救;既死,表还其柩葬焉。 尝被疾,医者误进药,疾遂甚,终不怒谴。 然除吏不甚别流品,通馈谢,无洁白名。 当大政未久,不究其才,及处外,天下常所属意。 卒后数年,御史劾奏黄裳纳邠宁节度使高崇文钱四万五千缗,按故吏吴凭及黄裳子载,辞服。 帝念旧功,但流凭昭州,原载不问。 载终太仆少卿。 载弟胜,字斌卿,宝历初擢进士第。 杨嗣复数荐材堪谏官,不为郑覃所佑。 宣宗感章武旧事,元和时大臣子若孙在者,多振拔之。 帝尝问胜,胜具道黄裳首建宪宗监国议,帝嘉叹,拜给事中,迁户部侍郎判度支,欲倚为宰相。 及萧鄴罢,为中人沮毁,而更用蒋伸,以胜检校礼部尚书,出为天平节度使,不得意,卒。 裴垍,字弘中,绛州闻喜人。 擢进士第,以贤良方正对策第一补美原尉。 籓府交辟,不就。 四迁考功员外郎。 吏部侍郎郑珣瑜委垍校辞判,研核精密,皆值才实。 宪宗元和初,召入翰林为学士,再迁中书舍人。 李吉甫始执政,以情谓垍曰:「吾落魄远裔,更十年,始相天子,比日人物,吾懵不及知;且宰相职当进贤任能,君精鉴,为我言之。 」垍即崖略疏三十许人,吉甫籍以荐于朝,天下翕然称得人。 坐覆视皇甫湜、牛僧孺等对策非是,罢学士,为户部侍郎。 帝器垍方直,以为任公卿,薄其过,眷信弥厚。 吉甫罢,乃拜垍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加集贤殿大学士,监修国史。 第63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新唐書》
第63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