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每有功、缌丧,必容称其服,而情有加焉。 叔下邽令休沐过家,迈终日与群子姓均指使,无位貌之异。 再娶无子,或劝畜姬媵,对曰:「兄弟之子,犹子也,可以主后。 」所得禀赐,皆赈姻旧之乏。 其从父弟禋丧还洛阳,过都,迈奏请往哭之,尽哀。 时执政自以宰相尊,五服皆不过从问吊,而迈独不徇时,议者重其仁而亮云。 赞曰:杨绾之德,陆贽之贤,而衮、憬以为憎,何哉?士固蔽于娼前,然主听不一,故乘以为奸。 昔齐桓、秦坚任管仲、王猛,兴区区,霸天下,盖不以不肖者参之。 君臣相谅,果难哉! 列传第七十六 关董袁赵窦 关播,字务元,卫州汲人。 及进士第。 邓景山节度青齐、淮南,再署幕府。 迁右补阙。 与神策军使王驾鹤为姻家,元载恶之 ,出为河南兵曹参军事,数试属县,政异等。 陈少游镇浙东、淮南,表为判官,摄滁州刺史。 李灵耀叛,少游屯淮上,所在盗贼胃奋,播储赀力,给军兴,人无愁苦。 杨绾、常衮皆善播,引为都官员外郎。 德宗初,湖南峒贼王国良惊剽州县,不可制,诏播宣辑,因得请事,对殿中。 帝问政治之要,播曰:「为政之本,要得有道贤人乃治。 」帝曰:「朕比下诏求贤才,又遣使黜陟,搜逮所遗,须能者用之,若何?」播曰:「陛下虽求贤,又使举荐,然止得求名文辞士,焉有有道贤人肯奉牒丐举选邪?」帝悦,曰:「卿姑去,还当更议。 」播且言:「奉诏平贼,有如不受命,臣请发州兵剪定之。 」帝曰:「善。 」及还,再迁给事中。 故事,诸司甲库,以令史直曹,刓脱为奸。 播悉易以士人,时韪其法。 历吏部侍郎。 帝求宰相,卢杞雅知播韦柔可制,因从容言播材任宰相,其儒厚可镇浮动。 乃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政一决于杞。 尝论事帝前,播意不可,避坐欲有所言,杞目禁辄止,退让播曰:「以君寡言,故至此,奈何欲开口争事邪!」播即喑畏毋敢与。 时李元平、陶公达、张愻、刘承诫率轻薄子,游播门下,能侈言诞计,以功名自喜。 播谓皆将相材,数请帝用之。 元平本宗室疏裔,好论兵,鄙天下士大夫无可者,人人怨疾之。 李希烈叛,帝以汝州据贼冲,刺史疲软不胜任,播盛称元平,帝召见,拜左补阙。 不数日,检校吏部郎中,兼汝州别驾,知州事。 元平始至,募工筑郛浚隍,希烈阴使亡命应募,凡内数百人,元平不寤。 贼遣将李克诚以精骑薄城,募者内应,缚元平驰见希烈,遗矢于地。 希烈以其眇小,无髯,戏克诚曰:「使尔取元平,乃以其子来邪?」因嫚骂曰:「盲宰相使汝当我,何待我浅邪!」伪署御史中丞。 播闻诧曰:「元平事济矣!」谓必覆贼而建功也,左右笑之。 无何,伪署为宰相,有告其贰者,元平断一指自誓。 公达等以元平屈贼,皆废不用。 播从幸奉天。 卢杞、白志贞已贬而播犹执政,议者不平,遂罢为刑部尚书。 韦伦等曰:「宰相不善谋,使天子播越,尚可尚书邪?」相与泣诸朝。 未几,知删定使。 初,上元中,诏择古名将十人配享武成庙,如十哲侑孔子。 播奏:「太公,古贤臣,今其下称亚圣。 孔子十哲,皆当时弟子,今所配年世不同,请罢之。 」诏可。 贞元初,检校尚书右仆射,持节送咸安公主降回鹘,虏人重其清。 还,迁兵部尚书。 以太子少师致仕,斥卖车骑,阖门不婴外事。 卒,年七十九,赠太子太保。 始,希烈死,或言元平虽屈贼,然有谋不克发,乃贷死流珍州。 会赦还,住剡中,观察使皇甫政杀其侄以发帝怒,遂流死贺州。 董晋,字混成,河中虞乡人。 擢明经。 肃宗幸彭原,上书行在,拜秘书省校书郎,待制翰林。 出从淮南崔圆府为判官。 还朝,累迁祠部郎中。 大历中,李涵持节送崇徽公主于回纥,署晋判官。 回纥恃有功,见使者倨,因问:「岁市马而唐归我贿不足,何也?」涵惧,未及对,数目晋,晋曰:「我非无马而与尔为市,为尔赐者不已多乎?尔之马岁五至,而边有司数皮偿赀。 天子不忘尔劳,敕吏无得问,尔反用是望我邪?诸戎以我之尔与也,莫敢确。 尔父子宁,畜马蕃,非我则谁使!」众皆南面拜,不敢有言。 还,迁秘书少监。 德宗立,授太府卿。 不旬日,为左散骑常侍,兼御史中丞,知台事。 出为华州刺史。 硃泚反,遣兵攻之,晋弃华走行在。 改国子祭酒,宣慰恒州。 还至河中而李怀光反,晋说之曰:「硃泚为臣而背其君,苟得志,于公何有?且公位太尉,泚虽宠公,亦无以加。 彼不能事君,能以臣事公乎?公能事彼,而有不能事君乎?公敌贼有余力,若袭取之,清宫以迎天子,虽有大恶犹将掩焉,如公则谁敢议?」怀光喜且泣,晋亦泣。 又语其将卒,皆拜。 故怀光虽偃蹇,亦不助泚。 帝还京师,迁左金吾卫大将军,改尚书左丞。 是时,右丞元琇为韩滉排笮得罪,滉势振朝廷。 晋见宰相,诵元琇非罪,士大夫壮其节。 贞元五年,以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方窦参得君,裁可大事不关咨晋,晋循谨无所驳异。 参欲以其侄申为吏部侍郎,讽晋以闻。 帝怒曰:「无乃参迫卿为之邪?」晋谢,具道所以然。 帝即问参过失,晋无敢隐,由是参罢宰相。 晋惶恐,上疏固辞位。 九年,罢为礼部尚书,以兵部尚书为东都留守。 会宣武李万荣病且死,诏晋检校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宣武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 万荣死,邓惟恭总其军。 晋受命,不召兵,惟幕府驺傔从之,即日上道。 至郑,逆者不至,人劝止以观便宜,晋不听,直造汴。 及郊,惟恭始出迎谒。 既入,即委以军政,无所改更,众服晋有体,莫测其谋。 始,惟恭谋代万荣,故不遣吏以疑晋,令不敢入。 及晋至情得,则鞅鞅不能平。 汴士素骄怙乱,尝介勇士伏幕下,早暮番休,晋一罢之。 惟恭乃结大将相里重晏等谋乱,晋觉之,杀其党,械送惟恭京师。 帝录其絷李乃劳,贷死流汀州。 帝恐晋儒软,诏拜汝州刺史陆长源为司马,以佐晋。 晋谦愿俭简,事多循仍,故军粗安。 长源持法峭刻,数欲更张旧事,晋初许之,已而悉罢不用。 以财赋委孟叔度,叔度为人佻侻,军中恶之。 晋在军凡五年,卒,年七十六,赠太傅,谥曰恭惠。 第56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新唐書》
第56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