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中,召授左拾遗。 武后作兴泰宫於万安山,上疏谏曰:「陛下离宫别观固多矣,又穷人力以事土木,臣恐议者以陛下为不爱人而奉己也。 且顷岁谷虽颇登,而百姓未有储。 陛下巡幸,讫靡休息,斤斧之役,岁月不空,不因此时施德布化,而又广宫苑,臣恐下未易堪。 今左右近臣,以谀意为忠,犯忤为患,至令陛下不知百姓失业,百姓亦不知左右伤陛下之仁也。 忠臣不避诛震以纳君於仁,明主不恶切诋以趋名于后。 陛下诚能发明制,以劳人为辞,则天下必以为爱力而苦己也。 不然,下臣此章,得与执事者共议。 」不从。 姚元崇持节灵武道,奏为管记。 还应县令举,甲科,为济阳令。 神龙中,累擢中书舍人,数纠驳伪官。 历吏部、黄门侍郎、脩文馆学士。 坐亲累,降工部侍郎。 进尚书右丞。 附太平公主,主诛,玄宗欲捕斩藏用,顾未执政,意解,乃流新州。 或告谋反,推无状,流驩州。 会交趾叛,藏用有捍御劳,改昭州司户参军,迁黔州长史,判都督事,卒于始兴。 藏用善蓍龟九宫术,工草隶、大小篆、八分,善琴、弈,思精远,士贵其多能。 尝以俗徇阴阳拘畏,乖至理,泥变通,有国者所不宜专。 谓:「天道从人者也。 古为政者,刑狱不滥则人寿,赋敛省则人富,法令有常则邦宁,赏罚中则兵强。 礼者士所归,赏者士所死,礼赏不倦,则士争先,否者,虽揆时行罚,涓日出号,无成功矣。 故任贤使能,不时日而利;明法审令,不卜筮而吉;养劳贵功,不祷祠而福。 」乃为《折滞论》以畅其方,世谓「知言」。 子昂、贞固前死,藏用抚其孤有恩,人称能终始交。 始隐山中时,有意当世,人目为「随驾隐士」。 晚乃徇权利,务为骄纵,素节尽矣。 司马承祯尝召至阙下,将还山,藏用指终南曰:「此中大有嘉处。 」承祯徐曰:「以仆视之,仕宦之捷径耳。 」藏用惭。 无子。 弟若虚,多才博物。 陇西辛怡谏为职方,有获异鼠者,豹首虎臆,大如拳。 怡谏谓之鼮鼠而赋之。 若虚曰:「非也,此许慎所谓鼨鼠,豹文而形小。 」一坐惊服。 终起居郎,集贤院学士。 韦巨源,与安石同系,后周京兆尹总曾孙。 祖贞伯,袭郧国公,入隋,改舒国。 巨源有吏干,武后时累迁夏官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其治委碎无大体,句校省中遗隐,下符敛克不少蠲,虽收其利,然下所怨苦。 坐李昭德累,贬鄜州刺史。 累拜地官尚书。 神龙初,以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时要官缺,执政以次用其亲,巨源秉笔,当除十人,杨再思得其一,试问余授,皆诸宰相近属。 再思喟然曰:「吾等诚负天下。 」巨源曰:「时当尔耳。 」是时虽贤有德,终莫得进,士大夫莫不解体。 会安石为中书令,避亲罢政事。 寻迁侍中,舒国公。 韦后与叙昆弟,附属籍。 武三思封户在贝州,属大水,刺史宋璟议免其租,巨源以为蚕桑可输,繇是河朔人多流徙者。 景龙二年。 韦后自言衣笥有五色云,巨源倡其伪,劝中宗宣布天下,帝从其言,因是大赦。 巨源见帝昏惑,乃与宗楚客、郑愔、赵延禧等推处祥妖,阴导韦氏行武后故事。 俄迁尚书左仆射,仍知政事。 帝方南郊,巨源请后为亚献,而自为终献。 及临淄王平诸韦,家人请避之,巨源曰:「吾大臣,无容见难不赴。 」出都街,乱兵杀之,年八十。 睿宗立,赠特进、荆州大都督。 博士李处直请谥为「昭」,户部员外郎李邕以巨源附武三思为相,托韦后亲属,谥「昭」为非。 处直执不改,邕列陈其恶,不见用,然世皆直邕。 韦氏自安石及武后时宰相待价、巨源皆近亲,其族至大官者,又数十人。 赵彦昭,字奂然,甘州张掖人。 父武孟,少游猎,以所获馈其母,母泣曰:「汝不好书而敖荡,吾安望哉?」不为食。 武孟感激,遂力学,淹该书记。 自长安丞为右台侍卿史,著《河西人物志》十篇。 彦昭少豪迈,风骨秀爽。 及进士第,调为南部尉。 与郭元振、薛稷、萧至忠善。 自新丰丞为左台监察御史。 景龙中,累迁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金城公主嫁吐蕃,始以纪处讷为使,处讷辞,乃授彦昭。 彦昭顾己处外,恐权宠夺移,不悦。 司农卿赵履温曰:「公天宰,而为一介使,不亦鄙乎!」彦昭问计安出,履温乃为请安乐公主留之,遂以将军杨矩代。 睿宗立,出为宋州刺史,坐累贬归州。 俄授凉州都督,为政严,下皆股栗。 入为吏部侍郎,持节按边。 迁御史大夫。 萧至忠等诛,郭元振、张说言彦昭与秘谋,改刑部尚书、封耿国公,实封百户。 彦昭本以权幸进,中宗时,有巫赵挟鬼道出入禁掖,彦昭以姑事之。 尝衣妇服,乘车与妻偕谒,其得宰相,巫力也。 於是殿中侍御史郭震劾暴旧恶。 会姚崇执政,恶其为人,贬江州别驾,卒。 和逢尧,岐州岐山人。 武后时,负鼎诣阙下上书,自言愿助天子和饪百度。 有司让曰:「昔桀不道,伊尹负鼎于汤;今天子圣明,百司以和,尚何所调?」逢尧不能答,流庄州。 十余年,乃举进士高第,累擢监察御史。 突厥默啜请尚公主,逢尧以御史中丞摄鸿胪卿,报可。 默啜遣贵近颉利来曰:「诏送金镂具鞍,乃涂金,非天子意。 使者不可信,虽得公主,犹非实,请罢和亲。 」欲驰去,左右色动,逢尧呼曰:「我大国使,不受我辞,可辄去。 」乃牵持其人谓曰:「汉法重女婿而送鞍具,欲安且久,不以金为贵。 可汗乃贪金而不贵信邪?」默啜闻曰:「汉使至吾国众矣,斯食铁石人,不可易。 」因备礼以见。 逢尧说之曰:「天子昔为单于都护,思与可汗通旧好,可汗当向风慕义,袭冠冕,取重诸蕃。 」默啜信之,为敛发紫衣,南面再拜称臣,遣子入朝。 逢尧以使有指,擢户部侍郎。 坐善太平公主,斥朗州司马,终柘州刺史。 逢尧诙诡,当大事敢徼福,故卒以附丽废,然唐兴奉使者称逢尧。 第47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新唐書》
第47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