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道练台阁故事,善占奏。 然其为相,特具位,未尝有所发明,脂韦自营而已。 常谓人曰:「决事不欲明白,误则有悔,摸棱持两端可也。 」故世号「摸棱手」。 性友爱。 其弟味元,味元尝请托不遂,因慢折之,味道怡然不屑。 所论著行于时。 豆卢钦望,雍州万年人。 祖宽,隋文帝外孙,为梁泉令。 高祖定关中,与郡守萧瑀率豪姓进款。 擢累殿中监。 子怀让,尚万春公主。 诏宽用魏太和诏,去「豆」姓,著「卢」。 贞观中,迁礼部尚书、左卫大将军,芮国公。 卒,赠特进、并州都督,陪葬昭陵,谥曰定。 复其旧姓。 钦望累官越州都督、司宾卿。 长寿二年,拜内史,封芮国公。 李昭德被罪,有司劾奏钦望阿顺昭德不执正,附臣罔君,贬赵州刺史。 入为司府卿,迁秋官尚书。 中宗还东宫,拜太子宫尹。 进文昌右相、同凤阁鸾台三品。 罢为太子宾客。 帝复位,擢尚书左仆射、平章军国重事。 钦望居宰相积十余年,方易之、三思等怙势宣烝,窥间王室,戮忠戚,觖冀非常,不能有所裁抑,独谨身谆谆自全。 进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安国相王府长史。 卒,年八十,赠司空、并州大都督,陪葬乾陵,谥曰元。 武后时,宰相又有史务滋、崔元综、周允元,略可述者附左方。 史务滋,宣州溧阳人。 累吏劳,迁司宾卿,进拜纳言。 后革命,诏务滋等十人分行天下。 雅州刺史刘行实兄弟为侍御史来子珣诬其反,诏务滋与来俊臣杂治,俊臣言务滋与囚善,掩其反状,后命俊臣并治,遂自杀。 崔元综,郑州新郑人。 祖君肃,武德中为黄门侍郎、鸿胪卿。 元综,天授初以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性恪慎,坐政事堂,束带,终日不休偃,尤护细概。 外若谨厚,而中刻薄。 每受制鞫狱,必澡垢索疵,不入死不肯止,人畏鄙之。 未几,坐事流振州,搢绅为庆。 会赦还,除监察御史。 迁蒲州刺史,致仕。 善摄生,年九十余卒。 周允元字汝良,豫州安城人。 自右肃政御史中丞,拜检校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武后宴宰相,诏陈书传善言,允元曰:「耻其君不如尧、舜。 」武三思劾奏语指斥,后曰:「闻其言足以诫,安得为过?」卒,赠贝州刺史。 列传第四十 狄郝硃 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 为儿时,门人有被害者,吏就诘 ,众争辨对,仁杰诵书不置,吏让之,答曰:「黄卷中方与圣贤对,何暇偶俗吏语耶?」举明经,调汴州参军。 为吏诬诉,黜陟使阎立本召讯,异其才,谢曰:「仲尼称观过知仁,君可谓沧海遗珠矣。 」荐授并州法曹参军。 亲在河阳,仁杰登太行山,反顾,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舍其下。 」瞻怅久之,云移乃得去。 同府参军郑崇质母老且疾,当使绝域。 仁杰谓曰:「君可贻亲万里忧乎?」诣长史兰仁基请代行。 仁基咨美其谊,时方与司马李孝廉不平,相敕曰:「吾等可少愧矣!」则相待如初,每曰:「狄公之贤,北斗以南,一人而已。 」 稍迁大理丞,岁中断久狱万七千人,时称平恕。 左威卫大将军权善才、右监门中郎将范怀义坐误斧昭陵柏,罪当免,高宗诏诛之。 仁杰奏不应死,帝怒曰:「是使我为不孝子,必杀之。 」仁杰曰:「汉有盗高庙玉环,文帝欲当之族,张释之廷诤曰:‘假令取长陵一抔土,何以加其法?’於是罪止弃市。 陛下之法在象魏,固有差等。 犯不至死而致之死,何哉?今误伐一柏,杀二臣,后世谓陛下为何如主?」帝意解,遂免死。 数日,授侍御史。 左司郎中王本立怙宠自肆,仁杰劾奏其恶,有诏原之。 仁杰曰:「朝廷借乏贤,如本立者不鲜。 陛下惜有罪,亏成法,奈何?臣愿先斥,为群臣戒。 」本立抵罪。 繇是朝廷肃然。 使岐州,亡卒数百剽行人,道不通。 官捕系盗党穷讯,而余曹纷纷不能制。 仁杰曰:「是其计穷,且为患。 」乃明开首原格,出系者,禀而纵之,使相晓,皆自缚归。 帝叹其达权宜。 迁度支郎中。 帝幸汾阳宫,为知顿使。 并州长史李冲玄以道出石女祠,俗言盛服过者,致风雷之变,更发卒数万改驰道。 仁杰曰:「天子之行,风伯清尘,雨师洒道,何石女避邪?」止其役。 帝壮之,曰:「真丈夫哉!」出为宁州刺史,抚和戎落,得其欢心,郡人勒碑以颂。 入拜冬官侍郎、持节江南巡抚使。 吴、楚俗多淫祠,仁杰一禁止,凡毁千七百房,止留夏禹、吴太伯、季札、伍员四祠而已。 转文昌右丞,出豫州刺史。 时越王兵败,支党余二千人论死。 仁杰释其械,密疏曰:「臣欲有所陈,似为逆人申理;不言,且累陛下钦恤意。 表成复毁,自不能定。 然此皆非本恶,诖误至此。 」有诏悉谪戍边。 囚出宁州,父老迎劳曰:「狄使君活汝耶!」因相与哭碑下。 囚斋三日乃去。 至流所,亦为立碑。 初,宰相张光辅讨越王。 军中恃功,多暴索,仁杰拒之。 光辅怒曰:「州将轻元帅邪?」仁杰曰:「乱河南者一越王,公董士三十万以平乱,纵使暴横,使无辜之人咸坠涂炭,是一越王死,百越王生也。 且王师之至,民归顺以万计,自缒而下,四面成蹊。 奈何纵邀赏之人杀降以为功,冤痛彻天?如得上方斩马剑加君颈,虽死不恨!」光辅还,奏仁杰不逊,左授复州刺史。 徙洛州司马。 天授二年,以地官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武后谓曰:「卿在汝南有善政,然有谮卿者,欲知之乎?」谢曰:「陛下以为过,臣当改之;以为无过,臣之幸也。 谮者乃不愿知。 」后叹其长者。 时太学生谒急,后亦报可。 仁杰曰:「人君惟生杀柄不以假人,至簿书期会,宜责有司。 尚书省决事,左、右丞不句杖,左、右丞相不判徒,况天子乎?学徒取告,丞、簿职耳,若为报可,则胄子数千,凡几诏耶?为定令示之而已。 」后纳其言。 第43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新唐書》
第43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