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二岁,许敬宗、李义府奏长孙无忌逆谋皆遂良驱煽,乃削官爵。 二子彦甫、彦冲流爱州,杀之。 帝遣诏听其家北还。 神龙中,复官爵。 德宗追赠太尉。 文宗时,诏以遂良五世孙虔为临汝尉。 安南观察使高骈表遂良客窆爱州,二男一孙祔。 咸通九年,诏访其后护丧归葬阳翟云。 遂良曾孙璆,字伯玉,擢进士第,累拜监察御史里行。 先天中,突厥围北庭,诏璆持节监总督诸将,破之。 迁侍御史,拜礼部员外郎。 而气象凝挺,不减在台时。 韩瑗,字伯玉,京兆三原人。 父仲良,武德初,与定律令,建言:「周律,其属三千,秦、汉后约为五百。 依古则繁,请崇宽简,以示惟新。 」于是采《开皇律》宜于时者定之。 终刑部尚书、秦州都督府长史、颍川县公。 瑗少负节行。 博学,晓吏事。 贞观中,以兵部侍郎袭爵。 永徽三年,迁黄门侍郎。 俄同中书门下三品,监修国史。 进侍中,兼太子宾客。 王后之废,瑗雪泣言曰:「皇后乃陛下在籓时先帝所娶,今无罪辄废,非社稷计。 」不纳。 明日复谏曰:「王者立后,配天地,象日月。 匹夫匹妇尚知相择,况天子乎?《诗》云:‘赫赫宗周,褒姒灭之。 ’臣读至此,常辍卷太息,不图本朝亲见此祸。 宗庙其不血食乎!」帝大怒,诏引出。 褚遂良贬潭州都督,明年瑗上言:「遂良受先帝顾托,一德无二,向日论事,至诚恳切,讵肯令陛下后尧、舜而尘史册哉?遭厚谤丑言,损陛下之明,折志士之锐。 况被迁以来,再离寒暑,其责塞矣。 愿宽无辜,以顺众心。 」帝曰:「遂良之情,朕知之矣。 其孛戾好犯上,朕责之,讵有过邪?」瑗曰:「遂良,社稷臣。 苍蝇点白,傅致有罪。 昔微子既去,殷以亡;张华不死,晋不及乱。 陛下富有四海,安于清泰,忽驱逐旧臣,遂不省察乎?」帝愈不听。 瑗忧愤,自表归田里,不报。 显庆二年,许敬宗、李义府奏「瑗以桂州授遂良,桂用武地,倚之谋不轨。 」于是贬振州刺史,逾年,卒,年五十四。 长孙无忌死,义府等复奏瑗与通谋,遣使即杀之;既至,瑗已死,发棺验视乃还。 追削官爵,籍其家,子孙谪广州官奴。 神龙初,武后遗诏复官爵。 自瑗与遂良相继死,内外以言为读将二十年。 帝造奉天宫,御史李善感始上疏极言,时人喜之,谓为「凤鸣朝阳」。 来济,扬州江都人。 父护儿,隋左翊卫大将军。 宇文化及难,阖门死之,济幼得免。 转侧流离,而笃志为文章,善议论,晓畅时务,擢进士。 贞观中,累迁通事舍人。 太子承乾败,太宗问侍臣何以处之,莫敢对。 济曰:「陛下上不失为慈父,太子得尽天年,则善。 」帝纳之。 除考功员外郎。 十八年,初置太子司议郎,高其选,而以济为之,兼崇贤馆直学士。 迁中书舍人。 永徽二年,拜中书侍郎,兼弘文馆学士,监脩国史。 俄同中书门下三品,封南阳县男。 迁中书令,检校吏部尚书。 帝将以武氏为后,济谏曰:「王者立后,以承宗庙、母天下,宜择礼义名家、幽闲令淑者,副四海之望,称神祗之意。 故文王兴姒,《关睢》之化,蒙被百姓,其福如彼;成帝纵欲,以婢为后,皇统中微,其祸如此。 惟陛下详察。 」初,武氏被宠,帝特号「宸妃」。 济与韩瑗谏:「妃有常员,今别立号,不可。 」武氏已立,不自安。 后更谩言济等忠鲠,恐前经执奏,辄怀反仄,请加赏慰,而实衔之。 帝示济及瑗,济等益惧。 显庆初,兼太子宾客,进爵为侯。 帝尝从容问驭下所宜,济曰:「昔齐桓公出游,见老人,命之食,曰:‘请遗天下食。 ’遗之衣,曰:‘请遗天下衣。 ’公曰:‘吾府库有限,安得而给?」老人曰:‘春不夺农时,即有食;夏不夺蚕工,即有衣。 ’由是言之,省徭役,驭下之宜也。 ”于时山东役丁,岁别数万人,又议取庸以偿雇,纷然烦扰,故济对及之。 二年,兼詹事。 寻坐褚遂良事,贬台州刺史。 久之,徙庭州。 龙朔二年,突厥入寇,济总兵拒之,谓其众曰:「吾尝絓刑罔,蒙赦死,今当以身塞责。 」遂不介胄而驰贼,没焉,年五十三。 赠楚州刺史,给灵轜还乡。 初,济与高智周、郝处俊、孙处约客宣城石仲览家,仲览衍于财,有器识,待四人甚厚。 私相与言志,处俊曰:「愿宰天下。 」济及智周亦然。 处约曰:「宰相或不可冀,愿为通事舍人足矣。 」后济领吏部,处约始以瀛州书佐入调,济遽注曰「如志」,遂以处约为通事舍人。 后皆至公辅云。 济异母兄恒,上元中,为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父本骁将,而恒、济俱以学行称,相次知政事。 时虞世南子昶无才术,历将作少匠、工部侍郎,主工作。 许敬宗曰:「护儿儿作相,世南男作匠,文武岂有种邪?」 李义琰,魏州昌乐人,其先出陇西望姓。 及进士第,补太原尉。 李勣为都督,僚吏惮其威,义琰独敢廷辨曲直,勣甚礼之。 徙白水令,有能名,擢司刑员外郎。 义琰姿体魁秀,博学,有智识。 累迁中书侍郎。 上元中,进同中书门下三品,兼太子右庶子。 高宗欲使武后摄国政,义琰与郝处俊固争,事得寝。 章怀太子之废,尽赦宫臣罪,庶子薛元超等皆蹈舞,义琰独引咎涕泣,搢绅义之。 帝每顾问,必鲠切不回。 宅无正寝,弟义璡为市堂材送之。 义琰曰:「以吾为国相,且自愧,尚营美宇,是速吾祸,岂爱我者邪?」义璡曰:「凡仕为丞尉,且崇第舍,兄位高,安可逼下哉?」答曰:「不然。 事难全遂,物不两兴。 既处贵仕,又广居宇,非有令德,必受其殃。 」卒不许。 后其木久腐,乃弃之。 义琰改葬其先,使舅家移茔而兆其所。 帝闻,怒曰:「是人不可使秉政。 」义琰惧,以疾乞骸骨,迁银青光禄大夫,听致仕,乃归田里。 公卿以下悉祖饯通化门外,时人比汉疏广。 垂拱初,起为怀州刺史,自以失武后意,辞不拜,卒。 子巢,幼豪俊,善骑射,而不治细行。 义琰尝拘之,绝其交游。 后亡走阙下,献书陈利害。 拜监察御史,与李义府同按柳奭、韩瑗狱,迁殿中。 上书忤旨,贬龙编主簿。 第40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新唐書》
第40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