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袭誉,字茂实,通敏有识度。 仕隋为冠军府司兵。 阴世师辅代王守京师也,三辅盗螘聚,袭誉请以兵据永丰仓,发粟赈穷乏,出库物赏战士,驰檄郡县,共逐捕贼。 世师不从。 乃求出募山南兵,至汉中,高祖已定长安,召授太府少卿、安康郡公。 伐王世充也,拜潞州总管。 时突厥已和亲,又通使世充,袭誉捕斩之。 诏委典运,以饟东军。 擢累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江南巡察大使,多所黜陟。 扬州,江、吴大都会,俗喜商贾,不事农;袭誉为引雷陂水,筑句城塘,溉田八百顷,以尽地利,民多归本。 召为太府卿。 为人严悫,以威肃闻。 居家俭,厚于宗亲,禄禀随多少散之。 以余资写书,罢扬州,书遂数事载。 尝谓子孙曰:「吾性不喜财,遂至窭乏。 然负京有赐田十顷,能耕之,足以食;河内千树桑,事之可以衣;江都书,力读可进求宦。 吾殁后,能勤此,无资于人矣。 」迁凉州都督,改同州刺史。 坐在凉州以私憾杖杀番禾丞刘武,当死,废为民,流泉州,卒。 姜谟,秦州上邽人。 隋大业末,为晋阳长。 高祖在太原,谟前识之,谓所亲曰:「隋政乱将亡,必有圣人受之。 唐公负王霸资度,其必拨乱得天下。 」乃深自结。 及大将军府建,引为司功参军,从平霍邑、绛郡,兵遂度河,谟部勒一夕济,高祖叹其略。 进平长安,除相国胄曹参军、长道县公。 薛举寇秦州,以谟山西豪望,诏安抚陇外,委以便宜。 将行,请曰:「公天人之望已属,宜膺图纬,光有神器。 谟老矣,恐先朝露,幸一见践阼,死不恨。 」高祖嘉纳。 乃与窦轨出散关,下河池、汉阳,遇薛举,与战,轨败,召谟还朝,为员外散骑常侍。 后仁杲平,擢秦州刺史。 帝曰:「昔人称衣锦故乡,今以本州相授,所以偿功。 凉州荒梗,宜有以靖之。 」谟至,抚边俗以恩信,盗贼衰止。 人喜曰:「不意复见太平官府。 」改守陇州,以老去职。 贞观元年卒,赠岷州都督,谥曰安。 子确。 确,字行本,以字显。 贞观中,为将作少匠,护作九成、洛阳宫及诸苑御,以干力称,多所赉尝,游幸无不从,迁宣威将军。 太宗选趫才,衣五色袍,乘六闲马,直屯营,宿卫仗内,号曰「飞骑」,每出幸,即以从,拜行本左屯卫将军,分典之。 高昌之役,为行军副总管,出伊州,距柳谷百里,依山造攻械,增损旧法,械益精。 其处有汉班超纪功碑,行本磨去古刻,更刊颂陈国威灵。 遂与侯君集进平高昌,战有功,玺书尉劳。 还,为金城郡公,赐奴婢七十人,帛百五十段。 帝将征高丽,行本谏未宜轻用师,不从。 至盖牟城,中流矢,卒。 帝赋诗悼之,赠左卫大将军、郕国公,谥曰襄,陪葬昭陵。 子简嗣。 行本性恪敏。 所居官,虽祈寒烈暑无懈容,加有巧思,凡朝之营缮,所司必谘而后行。 魏徵见其倚昵,恐浸启侈端,劝帝斥之,帝赖其强济,不斥也。 子柔远,美姿容,敷奏详辩。 武后时,至左鹰扬卫将军,摄地官尚书通事舍人、内供奉。 子皎、晦。 皎,长安中为尚衣奉御,玄宗在籓邸,皎识其有非常度,委心焉。 及即位,自润州长史召授殿中少监。 出入卧内,陪燕私,诏许舍敬,坐与妃嫔连榻,间击球斗鸡,呼之不名也。 赐宫女、厩马及它珍物,前后不胜计。 帝在殿廷玩一嘉树,皎盛赞之,帝遽令徙植其家。 后将诛窦怀贞等,皎与密议,以功进殿中监、楚国公,食封四百户。 议者讥短皎任遇太过,帝以其籓邸旧,思有以宣布之,乃下诏曰:「殿中监、楚国公皎,往事朕于籓国,虽彭祖同书,子陵共学,不过也。 朕尝游长杨、鄠、杜间,皎于时奉侍,数谓朕曰:‘相王必登天位,王且储副。 ’朕叱而后止,复言于朕兄弟近戚。 语闻太上皇,太上皇奏之中宗,遣嗣虢王邕等鞫问,皎一意保护,罔或贰言。 宗楚客、纪处讷等请投皎炎荒,中宗特诏贬润州长史。 专以忠力戴朕,谓天且有命,故履危蹈艰而无变焉。 朕既即位,又参诛奸臣,将厚以光宠,每所捴逊。 造膝匪躬,举多规益。 而悠悠之谈,丑正恶直,天下之人,其未及识皎之功,何见之异也?昔汉昭之任霍光,魏祖之明程昱,朕之不德,庶几于此。 且否当其悔,则必灭乃宗;泰至于亨,则所酬未补。 岂流言之听,而厚德之忘哉?苟谋始有之,图终可也。 」寻迁太常卿,监修国史。 弟晦又为吏部侍郎,有权宠,宋璟以为非久安策,请抑损之。 开元五年,下诏放归田里,使自娱。 久之,复为秘书监。 十年,坐泄禁中语,为嗣濮王峤所劾,敕中书门下究状。 峤亦王守一姻家,中书令张嘉贞阴希其意,傅致皎狱。 诏免殊死,杖之,流钦州。 道病死,年五十。 亲厚坐谪死者数人,世以为冤。 时源乾曜方侍中,不能正,为人所讥诋。 帝后思皎旧勋,令递柩还,以礼葬之,存问其家,追赠泽州刺史。 后以子尚主,更赠吏部尚书,仍赐封二百户为祠享费。 子庆初。 庆初生方卒,帝许尚主,后沦谪二十余年。 天宝初,皎甥李林甫为宰相,为帝言之,始命以官,袭楚国公。 十载,尚新平公主。 新平故尝归裴玪,玪卒,乃降庆初。 主慧淑,闲文墨,帝贤之,历肃、代朝,恩礼加重,庆初亦得幸。 旧制,驸马都尉多不拜正官,特拜庆初太常卿。 会脩植建陵,诏为之使,误毁连冈,代宗怒,下吏论不恭,赐死,建陵使史忠烈等皆诛,裴玪子仿,亦削官。 主幽禁中,大历十年薨。 故事,太常职奉陵庙。 开元末,濮阳王彻为宗正卿,有宠,始请宗正奉陵。 天宝中,张垍以主婿任太常,故复旧。 及庆初败,又以陵庙归宗正云。 晦,起家蒲州参军,累为高陵令,治有声,迁长安令,人畏爱之。 开元初,擢御史中丞。 先是,永徽、显庆时,御史不拜宰相,衔命使四方者,廷中揖见,后稍屈下。 至晦,独徇旧体,谓御史曰:「不如故事,且奏谴公等。 」由是台仪复振。 转太常少卿。 时国马乏,晦请以诏书市马六胡州,率得马三千,署游击将军,诏可。 闲厩乃稍备。 除黄门侍郎,辞不拜,改兵部。 满岁,为吏部侍郎,主选。 曹史尝请托为奸,前领选者周棘扈籓,检窒内外,犹不禁。 至晦,悉除之,示无防限,然处事精明,私相属诿,罪辄得,皆以为神。 始,晦革旧示简,廷议恐必败,既而赃赇路塞,而流品有叙,众乃伏。 皎被放,晦亦左除宗正卿。 贬春州司马,徙海州刺史,卒。 第35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新唐書》
第35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