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前後四典貢部,所選皆當代辭藝之士,有名于時,人皆賞其精鑒徇公也。 其年秋,出為興元尹,兼同平章事,充山南西道節度使。 赴鎮日,延英辭。 帝謂之曰:「卿國之耆老,宰相無內外,朕有闕政,飛表以聞。 」宴賜頗厚。 在鎮二年,以老疾求代,不許。 大中元年,卒於鎮,時年八十八。 廢朝三日,贈太尉,謚曰文懿。 文集一百二十捲,《五緯圖》十捲,《寫宣》十捲。 起侍講時,或僻字疑事,令中使口宣,即以榜子對,故名曰《寫宣》。 子龜嗣。 龜,字大年。 性簡淡蕭灑,不樂仕進。 少以詩酒琴書自適,不從科試。 京城光福裡第,起兄弟同居,斯為宏敞。 龜意在人外,倦接朋游,乃于永達裡園林深僻處創書齋,吟嘯其間,目為「半隱亭」。 及從父起在河中,于中條山谷中起草堂,與山人道士游,朔望一還府第,後人目為「郎君谷」。 及起保厘東周,龜于龍門西谷構松齋,棲息往來,放懷事外。 起鎮興元,又于漢陽之龍山立隱舍,每浮舟而往,其閒逸如此。 武宗知之,以左拾遺征。 久之,方至殿廷一謝,陳情曰:「臣才疏散,無用於時,加以疾病所嬰,不任祿仕。 臣父年將九十,作鎮遠籓,喜懼之年,闕于供侍。 乞罷今職,以奉晨昏。 」上優詔許之。 明年,丁父憂。 服闋,以右補闕征,遷侍御史、尚書郎。 大中末,出為宣歙團練觀察副使,賜緋。 入為祠部郎中、史館修撰。 前從崔玙貳宣歙,及玙鎮河中,又奏為副使。 入為兵部郎中,賜金紫,尋知制誥。 咸通末,以弟鐸在中書,不欲在禁掖,改太常少卿,尋檢校右散騎常侍、同州刺史。 牙將白約者,甚狡蠹,前後防禦使不能制。 龜因事發,笞死以徇,人皆畏威自效。 十四年,轉越州刺史、御史大夫、浙東團練觀察使。 先是,龜兄式撫臨此郡,有惠政;聞龜復至,舞抃迎之。 屬徐、泗之亂,江淮盜起,山越亂,攻郡,為賊所害。 贈工部尚書。 子蕘。 蕘苦學,善屬文。 以季父作相,避嫌不就科試。 乾符初,崔瑾廉察湖南,崔涓鎮江陵,皆闢為從事。 蕭遘作相,奏授藍田尉,直史館,遷左拾遺、右補闕,中丞盧涯奏為侍御史。 從僖宗幸山南,拜右司員外郎,卒。 子權,中興仕至兵部尚書。 式以門廕,累遷監察御史,轉殿中,亦巧宦。 太和中,依倚鄭注,謁王守澄,為中丞歸融所劾,出為江陵少尹。 大中後,踐更省署。 咸通初,為浙東觀察使。 草賊仇甫據明州叛,來攻會稽,式討平之。 式有威略。 三年,徐州銀刀軍叛,以式為徐州節度使。 式至鎮,盡誅銀刀等七軍,徐方平定。 天子嘉之。 後累歷方任,卒。 鐸,字歸范。 會昌初進士第,兩闢使府。 大中初,入為監察御史。 咸通初,由駕部郎中知制誥,拜中書舍人。 五年,轉禮部侍郎,典貢士兩歲,時稱得人。 七年,以戶部侍郎、判度支,遷禮部尚書。 十二年,以本官同平章事。 時宰相韋保衡以拔擢之恩,事鐸尤謹,累兼刑部、吏部尚書。 僖宗即位,加右仆射。 保衡得罪,以鐸檢校右仆射,出為汴州刺史、宣武軍節度使。 鐸有經世大志,以安邦為己任,士友推之。 乾符二年,河南、江左相繼寇盜結集,內官田令孜素聞鐸名,乃復召鐸,拜右仆射、門下侍郎、同平章事。 四年,賊陷江陵,楊知溫失守,宋威破賊失策。 朝議統率,宰相盧攜稱高駢累立戰功,宜付軍柄,物議未允。 鐸廷奏曰:「臣忝宰執之長,在朝不足分陛下之憂。 臣願自率諸軍,蕩滌群盜。 」朝議然之。 五年,以鐸守司徒、門下侍郎、同平章事,兼江陵尹、荊南節度使,充諸道行營兵馬都統。 鐸至鎮,綏懷流散,完葺軍戎,期年之間,武備嚴整。 時兗州節度使李系者,西平王晟之孫,以其家世將才,奏用為都統都押衙,兼湘南團練使。 時黃巢在嶺南,鐸悉以精甲付系,令分兵扼嶺路。 系無將略,微有口才,軍政不理。 廣明初,賊自嶺南寇湖南諸郡,系守城自固,不敢出戰。 賊編木為伐,沿湘而下,急攻潭州,陷之。 系甲兵五萬,皆為賊所殺,投屍于江。 鐸聞系敗,令部將董漢宏守江陵,自率兵萬餘會襄陽之師。 江陵竟陷于賊。 天子不之責。 罷相,守太子太師。 宰相盧攜用事,竟以淮南高駢代鐸為都統。 其年秋,賊焚剽淮南,高駢挫敗。 及賊陷兩京,盧攜得罪,天子用鄭畋為兵馬都統。 明年,畋病歸行在,朝議復以鐸為侍中、滑州刺史、義成軍節度使,充諸道行營都統。 率禁軍、山南、東蜀之師三萬,營于盩厔東,進屯靈感寺。 明年春,兗、鄆、徐、許、鄭、滑、邠、寧、鳳翔十鎮之師大集關內。 時賊已僭名號;以前漸東觀察使崔璆、尚讓為宰相,傳偽命。 天下籓帥,多持兩端。 既聞鐸傳檄四方,諸侯翻然景附。 賊之號令,東西不過岐、華,南北止及山、河。 而勁卒驍將,日馳突于國門,群賊由是離心。 其年秋,賊將硃溫降,收同州。 十一月,賊華州戍卒七千來奔。 三年二月,沙陀軍至,收華州。 四月,敗賊于良田坡,遂收京城。 封鐸晉國公。 鐸加中書令,以收城諸將,量其功伐高下,承製爵賞以聞。 是時國命危若綴旒,天子播越蠻陬,大事去矣。 若非鄭畋之奮發,鐸之忠義,則土運之隆替,未可知也。 自巢、讓之亂,關東方鎮牙將,皆逐主帥,自號籓臣。 時溥據徐州,硃瑄據鄆州,硃瑾據兗州,王敬武據青州,周岌據許州,王重榮據河中,諸葛爽據河陽,皆自擅一籓,職貢不入,賞罰由己。 既逐賊出關,尤恃功伐,朝廷姑息不暇。 巢賊出關東,與蔡帥秦宗權合縱。 時溥舉兵徐方,請身先討賊,乃授溥都統之命。 十軍軍容使田令孜,以內官楊復光有監護用師之功,尤忌儒臣立事,故有時溥之授。 初,鐸出軍,兼鄭滑節度使,以便供饋。 至是,罷鐸都統之權,令仗節歸籓。 鐸以硃全忠於己有恩,倚為籓蔽。 初,全忠辭禮恭順,既而全忠軍旅稍集,其意漸倨。 鐸知不可依,表求還朝。 其年冬,僖宗自蜀將還,乃以鐸為滄景節度使。 時楊全玫在滄州,聞鐸之來,訴于魏州樂彥貞。 鐸受命赴鎮,至魏州旬日,彥貞迎謁,宴勞甚至。 鐸以上台元老,功蓋群後,行則肩輿,妓女夾侍,賓僚服禦,盡美一時。 彥貞子從訓,凶戾無行,竊所慕之;令甘陵州卒數百人,伏于漳南之高鷄泊。 及鐸行李至,皆為所掠,鐸與賓客十餘人,皆遇害。 時光啟四年十二月也。 鐸弟鐐,累官至汝州刺史。 王仙芝陷郡城,被害。 第32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舊唐書 下》
第32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