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初至平涼劫盟之所,收聚亡歿將士骸骨坎瘞之,因感夢于昌,有愧謝之意。 昌上聞,德宗下詔深自克責,遣秘書少監孔述睿及中使以禦饌、內造衣服數百襲,令昌收其骸骨,分為大將三十人,將士百人,各具棺槥衣服,葬于淺水原。 建二塚,大將曰「旌義塚」,將士曰「懷忠塚」。 詔翰林學士撰銘志祭文。 昌盛陳兵設,幕次具牢饌祭之。 昌及大將皆素服臨之,焚其衣服紙錢,別立二石堆。 題以塚名。 諸道師徒,莫不感泣。 昌在西邊僅十五年,強本節用,軍儲豐羡。 及嬰疾,約以是日赴京求醫,未發而卒,年六十四,廢朝一日,贈司空。 子士涇。 士涇,德宗朝尚主,官至少列十餘年,家富於財。 結托中貴,交通權幸。 憲宗朝,遷太府卿。 制下,給事中韋弘景等封還制書,言士涇不合居九卿,辭語激切。 憲宗謂弘景曰:「士涇父有功于國,又是戚屬,制書宜下。 」弘景奉詔。 士涇善胡琴,多游權幸之門,以此為之助,時論鄙之。 李景略,幽州良鄉人也。 大父楷固。 父承悅,檀州刺史、密雲軍使。 景略以門廕補幽州功曹。 大曆末,寓居河中,闔門讀書。 李懷光為朔方節度,招在幕府。 五原有偏將張光者,挾私殺妻,前後不能斷。 光富於財貨,獄吏不能劾。 景略訊其實,光竟伏法。 既而亭午有女厲被發血身,膝行前謝而去。 左右有識光妻者,曰:「光之妻也。 」因授大理司直,遷監察御史。 及懷光屯軍咸陽,反狀始萌。 景略時說懷光請復宮闕,迎大駕,懷光不從。 景略出軍門慟哭曰;「誰知此軍一日陷于不義。 」軍士相顧甚義之,因退歸私家。 尋為靈武節度杜希全闢在幕府,轉殿中侍御史,兼豐州刺史、西受降城使。 豐州北扼回紇,回紇使來中國,豐乃其通道。 前為刺史者多懦弱,虜使至則敵禮抗坐。 時回紇遣梅錄將軍隨中官薛盈珍入朝,景略欲以氣制之。 郊迎,傳言欲先見中使,梅錄初未喻。 景略既見盈珍,乃使謂梅錄曰:「知可汗初沒,欲申弔禮。 」乃登高壠位以待之。 梅錄俯僂前哭,景略因撫之曰:「可汗棄代,助爾號慕。 」虜之驕容威氣,索然盡矣,遂以父行呼景略。 自此回紇使至景略,皆拜之於庭,由是有威名。 杜希全忌之,上表誣奏,貶袁州司馬。 希全死,征為左羽林將軍,對於延英殿,奏對衎潔,有大臣風彩。 時河東李說有疾,詔以景略為太原少尹、節度行軍司馬。 時方鎮節度使少徵入換代者,皆死亡乃命焉,行軍司馬盡簡自上意。 受命之日,人心以屬。 景略居疑帥之地,勢已難處。 回紇使梅錄將軍入朝,說置宴會,梅錄爭上下坐,說不能遏,景略叱之。 梅錄,前過豐州者也,識景略語音,疾趨前拜曰:「非豐州李端公耶?不拜麾下久矣,何其瘠也。 」又拜,遂命之居次坐。 將吏賓客顧景略,悉加嚴憚。 說心不平,厚賂中尉竇文場,將去景略,使為內應。 歲余,風言回紇將南下陰山,豐州宜得其人。 上素知景略在邊時事。 上方軫慮,文場在旁,言景略堪為邊任,乃以景略為豐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天德軍西受降城都防禦使。 迫塞苦寒,土地鹵瘠,俗貧難處。 景略節用約己,與士同甘苦,將卒安之。 鑿咸應、永清二渠,溉田數百頃,公私利焉。 廩儲備,器械具,政令肅,智略明。 二歲後,軍聲雄冠北邊,回紇畏之,天下皆惜其理未盡景略之能。 貞元二十年,卒於鎮,年五十五,贈工部尚書。 張萬福,魏州元城人。 自曾祖至其父,皆明經,止縣令州佐。 萬福以父祖業儒皆不達,不喜為書生,學騎射。 年十七八,從軍遼東有功,為將而還。 累攝舒廬壽三州刺史、舒廬壽三州都團練使。 州送租賦詣京師,至潁州界為盜所奪,萬福領輕兵馳入潁州界討之。 賊不意萬福至,忙迫不得戰,萬福悉聚而誅之,盡得其所亡物,並得前後所掠人妻子、財物、牛馬等萬計,悉還其家;不能自致者,萬福給船乘以遣之。 尋真拜壽州刺史、淮南節度副使。 為節度使崔圓所忌,失刺史,改鴻臚卿;以節度副使將千人鎮壽州,萬福不以為恨。 許杲以平盧行軍司馬將卒三千人駐濠州不去,有窺淮南意。 圓令萬福攝濠州刺史。 杲聞,即提卒去,止當涂陳莊。 賊陷舒州,圓又以萬福為舒州刺史,督淮南岸盜賊,連破其黨。 大曆三年,召赴京師,代宗謂曰:「聞卿名久,欲一識卿面,且將累卿以許杲。 」萬福拜謝,因前奏曰:「陛下以一許杲召臣,如河北諸將叛,欲以屬何人?」代宗笑謂曰:「且與吾了許杲事,方當大用卿。 」以為和州刺史、行營防禦使,督淮南岸盜賊。 至州,杲懼,移軍上元。 杲至楚州大掠,節度使韋元甫命萬福追討之。 未至淮陰,杲為其將康自勸所逐。 自勸擁兵繼掠,循淮而東,萬福倍道追而殺之,免者十二三,盡得其虜掠金帛婦人等,皆送致其家。 元甫將厚賞將士,萬福曰:「官健常虛費衣糧,無所事,今乃一小賴之,不足過賞,請用三之一。 」代宗發詔以勞之,賜衣一襲、宮錦十雙。 久之,詔以本鎮之兵千五百人防秋西京。 萬福詣揚州交所領兵,會元甫死,諸將皆願得萬福為帥,監軍使米重耀亦請萬福知節度事。 萬福曰:「某非幸人,勿以此相待。 」遂去之。 帶利州刺史鎮咸陽,因留宿衛。 李正己反,將斷江、淮路,令兵守埇橋、渦口。 江、淮進奏舡千餘隻,泊渦下不敢過。 德宗以萬福為濠州刺史,召見謂曰:「先帝改卿名『正』者,所以褒卿也。 朕以為江、淮草木亦知卿威名,若從先帝所改,恐賊不知是卿也。 」復賜名萬福。 馳至渦口,立馬岸上,發進奉舡,淄青兵馬倚岸睥睨不敢動,諸道舡繼進。 改泗州刺史。 魏州饑,父子相賣,餓死者接道。 萬福曰:「魏州吾鄉裡,安可不救?」令其兄子將米百車往饟之。 又使人于汴口,魏人自賣者,給車牛贖而遣之。 為杜亞所忌,征拜右金吾將軍。 召見,德宗驚曰:「杜亞言卿昏耄,卿乃如是健耶!」詔圖形于凌煙閣,數賜酒饌衣服,並敕度支籍口畜給其費。 及陽城等於延英門外請對論事,伏閣不去。 德宗大怒,不可測。 萬福揚言曰:「國有直臣,天下太平矣!萬福年已八十,見此盛事。 」閣前遍揖城等,天下益重其名。 第27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舊唐書 下》
第27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