晟初屯渭橋時,熒惑守歲,久之方退,賓介或勸曰:「今熒惑已退,皇家之利也,可速用兵。 」晟曰:「天子外次,人臣但當死節,垂象玄遠,吾安知天道耶!」至是,謂參佐曰:「前者士大夫勸晟出兵,非敢拒也,且軍可用之,不可使知之。 嘗聞五緯盈縮無準,晟懼復來守歲,則我軍不戰而自潰。 」參佐歎服,皆曰:「非所及也。 」尋拜晟司徒,兼中書令,實封一千戶。 晟綜理以備百司,令大將吳詵將兵三千至寶鷄清道,晟又請至鳳翔迎扈,不許。 七月十三日,德宗至自興元,渾瑊、韓游瑰、戴休顏以其兵扈從,晟與駱元光、尚可孤以其兵奉迎。 時元從禁軍及山南、隴州、鳳翔之眾,步騎凡十餘萬,旌旗連亙數十里,傾城士庶,夾道歡呼。 晟以戎服謁見于三橋,上駐馬勞之。 晟再拜稽首,初賀元惡殄滅,宗廟再清,宮闈咸肅,抃舞感涕,跪而言曰:「臣忝備爪牙之任,不能早誅妖逆,至鑾輿再遷。 及師于城隅,累月方殄賊寇,皆臣庸懦不任職之責,敢請死罪。 」伏于路左。 上為之掩涕,命給事中齊映宣旨,令左右起晟于馬前。 是月,禦殿大赦,贈晟父欽太子太保,母王氏贈代國夫人,賜永崇裡第及涇陽上田、延平門之林園、女樂八人。 入第之日,京兆府供帳酒饌,賜教坊樂具,鼓吹迎導,宰臣節將送之,京師以為榮觀。 上思晟勛力,制紀功碑,俾皇太子書之,刊石立於東渭橋,與天地悠久,又令太子書碑詞以賜晟。 晟以涇州倚邊,屢害戎帥,數為亂階,乃上書請理不用命者,兼備耕以積粟,攘卻西蕃,上皆從之。 詔以晟兼鳳翔尹、鳳翔隴右節度使,仍充隴右涇原節度,兼管內諸軍及四鎮、北庭行營兵馬副元帥,改封西平郡王。 初,帝在奉天,鳳翔軍亂,殺其帥張鎰,立小將李楚琳。 至是楚琳在朝,晟請以楚琳俱往鳳翔,將誅之,上以初復京師,方安反側,不許。 八月,晟至鳳翔,理殺張鎰之罪,斬王斌等十餘人。 初,硃泚亂時,涇州亦殺其帥馮河清,立別將田希鑒,方屬播遷,不遑討伐,以涇帥授之。 至是,晟奏曰:「近者中原兵禍,皆起涇州,且其地逼西戎,易為反覆。 希鑒兇徒,將校驕逆,若不懲革,終為後患。 」從之。 晟至鳳翔,托以巡邊,至涇州,希鑒迎謁,于坐執而誅之,並誅害河清者石奇等三十餘人,具事以聞。 上曰:「涇州亂逆泉藪,非晟莫能理之。 」還鎮,表右龍武將軍李觀為涇原節度使,吐蕃深畏之。 晟常曰;「河、隴之陷也,豈吐蕃力取之,皆因將帥貪暴,種落攜貳,人不得耕稼,展轉東徙,自棄之耳。 且土無絲絮,人苦征役,思唐之心,豈有已乎!」乃傾家財以賞降者,以懷來之。 降虜浪息曩,晟奏封王,每蕃使至,晟必置息曩于坐,衣以錦袍、金帶以寵異之。 蕃人皆相指目,榮羡息曩。 蕃相尚結贊頗多詐謀,尤惡晟,乃相與議云:「唐之名將,李晟與馬燧、渾瑊耳。 不去三人,必為我憂。 」乃行反間,遣使因馬燧以請和,既和,即請盟,復因盟以虜瑊,因以賣燧。 貞元二年九月,吐蕃用尚結贊之計,乃大興兵入隴州,抵鳳翔,無所虜掠,且曰:「召我來,何不以牛酒犒勞?」徐乃引去,持是間晟也。 是役也,晟先令衙將王佖選鋭兵三千,設伏于汧陽,誡之曰:「蕃軍過城下,勿擊首尾,首尾縱敗,中軍力全,若合勢攻汝,必受其弊。 但俟其前軍已過,見五方旗、武豹衣,則其中軍也,突其不意,可建奇功。 」佖如晟節度,果遇結贊。 及出奮擊,賊皆披靡,佖軍不識結贊,故結贊僅而獲免。 十月,晟出師襲吐蕃摧沙堡,拔之,斬其堡使扈屈律悉蒙等,自是結贊數遣使乞和。 十二月,晟朝京師,奏曰:「戎狄無信,不可許。 」宰相韓滉又扶晟議,請調軍食以給晟,命將擊之。 上方厭兵,疑將帥生事邀功。 會滉卒,張延賞秉政,與晟有隙,屢于上前間晟,言不可久令典兵。 延賞欲用劉玄佐、李抱真,委以西北邊事,俾立功以壓晟,德宗竟納延賞之言,罷晟兵柄。 三年三月,冊拜晟為太尉、中書令,奉朝請而已。 其年閏五月,渾瑊與尚結贊同盟于平涼,果為蕃兵所劫,瑊單馬僅免,將吏皆陷。 六月,罷河東節度使馬燧為司徒,盡中尚結贊之謀。 晟既罷兵權,朝謁之外,罕所過從。 有通王府長史丁瓊者,亦為張延賞所排,心懷怨望,乃求見晟言事,且曰:「太尉功業至大,猶罷兵權,自古功高,無有保全者。 國家倘有變故,瓊願備左右,狡兔三穴,盍早圖之。 」晟怒曰:「爾安得不祥之言!」遽執瓊以聞。 四年三月,詔為晟立五廟,以晟高祖芝贈隴州刺史,曾祖嵩贈澤州刺史,祖思恭贈幽州大都督。 廟成,官給牲牢、祭器、床帳,禮官相儀以祔焉。 五年九月,晟與侍中馬燧見于延英殿,上嘉其勛力,詔曰:「昔我列祖,乘乾坤之蕩滌,掃隋季之荒屯,體元禦極,作人父母;則亦有熊羆之士,不二心之臣,左右經綸,參翊締構,昭文德,恢武功,威不若,康不乂,用端命于上帝,付畀四方。 宇宙既清,日月既貞,王業既成,太階既平;乃圖厥容,列于斯閣,懋昭績效,式表儀形,一以不忘于朝夕,一以永垂乎來裔,君臣之義,厚莫重焉。 貞元己巳歲秋九月,我行西宮,瞻宏閣崇構,見老臣遺象,顒然肅然,和敬在色,想雲龍之葉應,感致來之艱難。 睹往思今,取類非遠。 且功與時並,才為代生,苟藴其才,遇其時,尊主庇人,何代不有?在中宗,則桓彥范等著其輔戴之績;在玄宗,則劉幽求等申翼奉之勛;在肅宗,則郭子儀掃殄氛昆;今則李晟等保寧朕躬。 咸宣力肆勤,光復宗社。 訂之前烈,夫豈多謝,闕而未錄,孰謂旌賢。 況念功紀德,文祖所為也,在予曷其敢怠!有司宜敘年代先後,各圖其像于舊臣之次,仍令皇太子書朕是命,紀于壁焉。 庶播嘉庸,式昭于下,俾後來者尚揖清顏,知元勛之不朽。 」覆命皇太子書其文以賜晟,晟刻石于門左。 第19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舊唐書 下》
第19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