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字道文,小字長生,垂之少子也。 群臣與盛伯母丁氏議,以其家多難,宜立長君,遂廢盛子定,迎熙立之。 熙立,殺定,年號光始。 築龍騰苑,起雲山于苑內。 又起逍遙宮、甘露殿,連房數百,觀閣相交。 鑿天河渠,引水入宮。 又為妻苻氏鑿曲光海、清涼池。 季夏盛暑,不得休息,暍死者太半。 熙游城南,止大柳樹下,若有人呼曰:「大王且止。 」熙惡之,伐其樹,下有蛇長丈餘。 熙盡殺寶諸子,改年為建始。 又為其妻起承華殿,負土于北門,土與谷同價。 典軍杜靜載棺詣闕,上書極諫,熙大怒,斬之。 熙妻當季夏思凍魚膾,仲冬鬚生地黃,切責不得,加有司大闢。 苻氏死,熙擁其屍僵仆絶息,久而乃蘇,悲號擗踴,斬衰食粥。 大斂之後,復啟而交接。 制百官哭臨,沙門素服。 令有司案檢,有淚者為忠,無淚者罪之,群臣莫不含辛以為淚。 及葬,熙被發徒步,從轜車毀城門而出。 長老相謂曰:「慕容氏自毀其門,將不久矣。 」衛中將軍馮跋兄弟閉門拒熙,執而殺之。 立夕陽公雲為王。 雲,寶之養子也,複姓高氏,年號正始。 跋又殺雲自立。 雲之立也,熙幽州刺史、上庸公慕容懿以遼西歸降。 道武以懿為征東大將軍、平州牧、昌黎王。 後坐反伏誅。 晃少子德,字玄明,雅為兄垂所重。 苻堅滅,以德為張掖太守。 垂僭號,封范陽王,位司徒。 寶即位,以德鎮鄴,大丞相。 寶既東走,群僚勸德稱尊號,德不從。 皇始二年,既拔中山,道武遣衛王儀攻鄴,德南走滑台,自稱燕王,號年燕元,置百官。 德冠軍將軍苻廣叛于乞活壘,德留兄子和守滑台,率眾攻廣,斬之。 而和長史李辯殺和,以城降魏。 德無所據,用其尚書潘聰計,據青、齊,入都廣固,僭稱尊號,號年建平。 女水竭,德聞而惡之,因而寢疾。 兄子超請祈女水,德曰:「人君之命,豈女水所知?」乃以超為太子。 德死,超僭立。 超字祖明,德兄北海王納之子也。 既僭位,號年太上。 超南郊柴燎,焰起而煙不出,靈台令張光告人曰:「今火盛而煙滅,國其亡乎!」天賜五年,晉將劉裕伐超,超將公孫五樓勸拒之於大峴,不從。 裕入大峴,超戰于臨朐,為裕敗。 退還廣固,圍之。 廣固鬼夜哭,有流星長十餘丈,隕于廣固。 城潰,裕執超。 送建康市斬之。 姚萇,字景茂,出於南安赤亭,燒當之後也,祖柯回,助魏掎姜維于沓中,以功假綏戎校尉、西羌都督。 父弋仲,晉永嘉之亂,東徙榆眉。 劉曜以弋仲為平西將軍,平襄公。 後隨石季龍遷于清河灄頭,勒以弋仲為奮武將軍,封襄平公。 弋仲死,子襄代,屯于譙城。 慕容俊以襄為豫州刺史、丹陽公,屯淮南。 自稱大將軍、大單于,為晉將桓溫所敗,奔河東。 後為苻眉所殺。 弋仲有子四十二人,萇第二十四。 隨兄襄征伐,襄甚奇之。 襄敗,降于苻堅。 從堅征伐,頻有功。 堅伐晉,以萇為龍驤將軍,督益梁州諸軍事,謂萇曰:「朕本以龍驤建業,龍驤之號,初未假人,今特以相授。 山南之事,一以委卿。 」堅左將軍竇中進曰:「王者無戲言,此亦不臧之徵也,惟陛下察之。 」堅默然。 及慕容泓起兵華澤,堅遣子衛大將軍睿討之,戰敗,為泓所殺。 時萇為睿司馬,懼罪奔馬牧。 聚眾萬餘,自稱大將軍、大單于、萬年秦王,號年白雀。 數月之間,眾至十餘萬。 與慕容沖連和,進屯北地。 苻堅出五將山,萇執而殺之。 登國元年,僭稱皇帝,置百官,國號大秦,年曰建初。 改長安曰常安,以其太子興鎮之。 自擊苻登于安定,敗之。 萇病,夢苻堅將天官使者、鬼兵數百,突入營中。 萇懼,走後宮,宮人迎萇刺鬼,誤中萇陰。 鬼相謂曰:「正中死處。 」拔矛,出血石余。 寤而驚悸,遂患陰腫,刺之,出血如夢。 萇乃狂言,或稱萇,「殺陛下者臣兄襄,非臣之罪,願不枉法。 」萇死,子興襲位,秘不發喪。 興字子略,萇長子也。 既滅苻登,然後發喪行服。 僭稱皇帝,年號皇初。 天興元年,興去皇帝之號,降稱天王,號年洪始。 興克洛陽,以其弟東平公紹鎮之。 三年,興遣使來聘,道武遣謁者仆射張濟使于興。 天興五年夏,興遣其弟義陽公平率眾四萬侵平陽,攻乾壁六十餘日,陷之。 七月,車駕親征。 八月,次永安,平募遣勇將率精騎二百窺軍,為前鋒將長孫肥所禽,匹馬不反。 平遂退走。 帝急追,及于柴壁,圍之。 興乃悉舉其眾,救平。 帝增築重圍,內以防平之出,外以距興之入。 又截汾曲為南北浮橋,乘西岸築圍。 帝帥師度蒙阬南四十里,逆擊興。 興晨行北引,未及安營,大軍卒至,興眾怖憂。 帝知興氣挫,乃南絶蒙阬之口,東杜新阪之隘,守天度,屯賈山,令平水陸路絶,將坐甲而禽之。 又令緣汾帶罔樹柵,以衛芻牧者。 九月,興從汾西北下,憑壑為壘以自固。 興又將數千騎乘西橋。 官軍鈎取,以為薪蒸。 興還壘,道武度其必攻西圍,乃命修塹,增廣之。 至夜,興果來攻,梯短不及,棄之塹中而還。 興又分其眾,臨汾為壘,叩逼水門,與平相望。 帝因截水中,興內外隔絶,士眾喪氣。 於是平糧盡,窘急,夜悉眾將突西南而出。 興列兵汾西,舉烽鼓噪,為平接援。 帝簡諸軍精鋭,屯汾西固守,南絶水口。 興夜聞聲,望平力戰突免;平聞外鼓,望興攻圍引接。 故但叫呼,虛相應和,莫敢逼圍。 平不得出,窮逼,乃將二妾赴水死。 興安遠將軍不蒙世、揚武將軍雷重等將士四千餘人隨平投水,帝令泅水鈎捕,無得免者。 平眾三千餘人,皆斂手受執。 擒興尚書右仆射狄伯支已下四十餘人。 興遠來救,自觀其窮,力不能免,舉軍悲號,震動山谷,數日不止。 頻遣使請和,帝不許,乃班師。 興還長安。 有雀數萬頭鬥于興廟,毛羽折落,多有死者,月餘乃止。 識者曰:「今雀鬥廟上,子孫當有爭亂者乎?」又興殿有聲如牛句。 有二狐入長安,一登興殿屋,走入宮,一入市,求之不得。 永興三年,興遣周寶來聘。 五年,興遣使來聘,並請進女,明元許之。 神瑞元年,興遣兼散騎常侍,尚書吏部郎嚴康來聘。 二年,興遣散騎常侍、東武侯姚敞、尚書姚軌奉其西平公主于明元,明元以後禮納之。 泰常元年,興死。 長子泓,字元子,僭位,號年永和。 晉將劉裕伐泓,長驅入關。 泓戰敗請降,裕執之,于建康斬之。 馮跋,字文起,小名乞直代,本出長樂信都。 慕容永僭號長子,以跋父安為將。 永為垂所滅,安東徙昌黎,家于長谷,遂同夷俗。 跋飲酒至一石不亂,諸弟皆不修行業,唯跋恭慎。 慕容熙僭號,以跋為殿中左監,稍遷衛中將軍。 後坐事逃亡。 既而熙政殘虐,人不堪命。 跋乃與從兄萬泥等二十二人結謀,跋與二弟乘車,使婦人禦,潛入龍城,匿于孫護之室,以誅熙。 乃立夕陽公高雲為主。 雲以跋為侍中、征北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封武邑公。 事皆決跋兄弟。 明元初,雲為左右所殺,跋乃自立為燕王,置百官,號年太平。 于時永興元年也。 跋撫納契丹等,諸落頗來附之。 明元遣謁者于什門喻之,為跋所留。 泰常三年,和龍城有赤氣蔽日,自寅至申。 跋太史令張穆以為兵氣,勸跋還魏使,奉修職貢,跋不從。 明元詔征東大將軍長孫道生討之,跋嬰城固守,道生不克而還。 第479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北史》
第47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