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恆留濟南于鄴,除領軍厙狄伏連為幽州刺史,以斛律豐樂為領軍,以分武成之權。 武成留伏連而不聽豐樂視事。 乃與河陽王孝瑜偽獵,謀于野,暗乃歸。 先是童謡云:「中興寺內白鳧翁,四方側聽聲雍雍,道人聞之夜打鐘。 」時丞相府在北城中,即舊中興寺也;鳧翁謂雄鷄,蓋指武成小字步落稽也;道人,濟南王小名也;打鐘,言將被擊也。 既而太史奏言,北城有天子氣,昭帝以為濟南應之,乃使平秦王歸彥之鄴,迎濟南赴并州。 武成先告元海,並問自安之計。 元海曰:「皇太后萬福,至尊孝性非常,殿下不須別慮。 」武成曰:「此豈我推誠之意邪?」元海乞還省一夜思之。 武成即留元海後堂,元海達旦不眠,唯繞床徐步。 夜漏未盡,武成遽出曰:「神算如何?」答云:「夜中得三策,恐不堪用耳。 」因說梁孝王懼誅入關事,請乘數騎入晉陽,先見太后求哀,後見主上,請去兵權,以死為限,求不幹朝政,必保太山之安,此上策也;若不然,當具表雲威權大盛,恐取謗眾口,請青、齊二州刺史,沉靖自居,必不招物議,此中策也。 更問下策,曰:「發言即恐族誅。 」因逼之,答曰:「濟南世嫡,主上假太后令而奪之,今集文武,示以此敕,執豐樂,斬歸彥,尊濟南,號令天下,以順討逆,此萬世一時也。 」武成大悅,狐疑,竟未能用。 乃使鄭道謙卜之,皆曰:「不利舉事,靜則吉。 」又召曹魏祖問之國事,對曰:「當有大凶。 」又時有林慮令姓籓,知占候,密謂武成曰:「宮車當晏駕,殿下為天下王。 」武成拘之於內以候之。 又令巫覡卜之,多雲不須舉兵,自有大慶。 武成乃奉詔,令數百騎送濟南于晉陽。 及孝昭崩,武成即位,除元海侍中、開府儀同三司、太子詹事。 河清二年,元海為和士開譖,被馬鞭六十,責云:「爾在鄴城說我以弟反兄,幾許不義!以鄴城兵馬抗并州,幾許無智!不義無智,若為可使?」出為兗州刺史。 元海後妻,陸太姬甥也,故尋被追任使。 武平中,與祖珽共執朝政。 元海多以太姬密語告珽。 珽求領軍,元海不可,珽乃以其所告報太姬。 姬怒,出元海為鄭州刺史。 鄴城將敗,徵為尚書令。 周建德七年,于鄴城謀逆,伏誅。 元海好亂樂禍,然詐仁慈,不飲酒啖肉。 文宣天保末年,敬信內法,乃至宗廟不血食,皆元海所為。 及為右仆射,又說後主禁屠宰,斷酤酒。 然本心非靖,故終致覆敗。 思宗弟思好,本浩氏子也,思宗養以為弟,遇之甚薄。 少以騎射事文襄。 及文宣受命,為左衛大將軍。 本名思孝,天保五年討蠕蠕,文宣悅其驍勇,謂曰:「爾擊賊如鶻入鴉群,宜思好事。 」故改名焉。 累遷尚書令、朔州道行台、朔州刺史、開府、南安王。 甚得邊朔人心。 後主時,斫骨光弁奉使至州,思好迎之甚謹。 光弁倨傲,思好因心銜恨。 武平五年,遂舉兵反,與并州諸貴書曰:「主上少長深宮,未辨人之情偽,昵近凶狡,疏遠忠良。 遂使刀鋸刑餘,貴溢軒階;商胡醜類,擅權帷幄。 剝削生靈,劫掠朝市,暗於聽受,專行忍害。 幽母深宮,無復人子之禮;二弟殘戮,頓絶孔懷之義。 仍縱子立奪馬于東門,光弁制鷹于西市;駁龍得儀同之號,逍遙受郡君之名。 犬馬班位,榮冠軒冕,人不堪役,思長亂階。 趙郡王睿,實曰宗英,社稷惟寄。 左相斛律明月,世為元輔,威著鄰國,並非有辜,奄見誅殄。 孤既忝預皇枝,實蒙殊獎,今便擁率義兵,指除君側之害。 幸悉此懷,無致疑惑。 」行台郎王行思之辭也。 思好至陽曲,自號大丞相,置百官,以行台左丞王尚之為長史。 武衛趙海在晉陽掌兵,時倉卒,不暇奏,矯詔發兵拒之。 軍士皆曰:「南安王來,我輩唯須唱萬歲奉迎耳。 」帝聞變,使唐邕、莫多婁敬顯、劉桃枝、中領軍厙狄士文馳之晉陽,帝勒兵續進。 思好軍敗,與行思投水而死。 其麾下二千人,桃枝圍之,且殺且招,終不降,以至于盡。 時帝在道,叱奴世安自晉陽遂露布,于城平都遇斛斯孝卿,孝卿誘使食,因馳詣行宮,叫已了。 帝大歡,左右呼萬歲。 良久,世安乃以狀自陳。 帝曰:「告爾何物事?乃得坐食!」於是賞孝卿而免世安罪。 暴思好屍七日,然後屠剝焚之,烹尚之於鄴市,令內參射其妃于宮內,仍火焚殺之。 思好反前五旬,有人告其謀反。 韓長鸞女適思好子,故奏言有人誣告諸貴,事相擾動,不殺無以息後,乃斬之。 思好既誅,死者弟伏闕下訴求贈兄,長鸞不為通也。 平秦王歸彥,字仁英,神武族弟也。 父徽,魏末坐事當徙涼州。 行至河、渭間,遇賊,以軍功得免流。 因于河州積年,以解胡言為西域大使,得胡師子,以功行河東事,遂死焉。 徽于神武,舊恩甚篤。 及神武平京洛,迎徽喪,與穆同營葬。 贈司徒,謚曰文宣。 初,徽嘗過長安市,與婦人王氏私通而生歸彥,至是年已九歲,神武追見之,撫對悲喜。 稍遷徐州刺史。 歸彥少質樸,後更改節,放縱好聲色,朝夕酣歌。 妻魏上黨王元天穆女也,貌不美而甚嬌妒。 數忿爭,密啟文宣求離,事寢不報。 天保元年,封平秦王,嫡妃康及所生母王氏,併為太妃。 善事二母,以孝聞。 徵為兼侍郎,稍被親寵。 以討侯景功,別封長樂郡公,除領軍大將軍。 領軍加大,自歸彥始也。 文宣誅高德正,金寶財貨,悉以賜之。 乾明初,拜司徒,仍總知禁衛。 濟南自晉陽之鄴,楊愔宣敕,留從駕兵五千于西中,陰備非常。 至鄴數日,歸彥乃知之,由是陰怨楊、燕等。 楊、燕等欲去二王,問計于歸彥。 歸彥詐喜,請共元海量之。 元海亦口許心違,馳告長廣。 長廣於是誅楊、燕等。 孝昭將入雲龍門,都督成休寧列仗拒而不內,歸彥諭之,然後得入。 進向柏閣、永巷亦知之。 孝昭踐阼,以此彌見優重。 每入,常在平原王段韶上。 以為司空,兼尚書令。 齊制,宮內唯天子紗帽,臣下皆戎帽。 特賜歸彥紗帽以寵之。 孝昭崩,歸彥從晉陽迎武成於鄴。 及武成即位,進位太傅,領司徒,常聽將私部曲三人,帶刀入仗。 從武成還都,諸貴戚等競要之。 其所往處,一坐盡傾。 歸彥既地居將相,志氣盈滿,發言陵侮,傍若無人。 議者以威權震主,必為禍亂。 上亦尋其前翻覆之跡,漸忌之。 高元海、畢義雲、高乾和等咸數言其短。 上幸歸彥家,召魏收對禦作詔草,欲加右丞相。 收曰:「至尊以右丞相登帝位,今為歸彥威名太盛,故出之,豈可復加此號?」乃拜太宰、冀州刺史。 即乾和繕寫。 晝日,仍敕門司不聽輒內。 時歸彥在家縱酒,經宿不知,至明欲參。 至門知之,大驚而退。 及通名謝,敕令早發,別賜錢帛、鼓吹、醫藥,事事周備。 又敕武職督將,悉送至清陽宮。 拜而退,莫敢共語。 唯與趙郡王睿久語,時無聞者。 第29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北史》
第29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