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國在襁抱,文成幸其第,詔養宮內。 至于游止,常與獻文同處。 年六歲,為中庶子。 及獻文踐祚,拜散騎常侍,賜封東郡王。 定國以承父爵,辭,不許。 又以父爵讓弟睿,乃聽之。 俄遷侍中、儀曹尚書,轉殿中尚書。 前後大駕征巡,擢為行台,錄都曹事,超遷司空。 定國恃恩,不循法度,延興五年,坐事免官爵為兵。 大和初,復除侍中、鎮南將軍、秦益二州刺史,復王爵。 八年,薨于州。 贈以本官,謚曰莊王。 子昕之,字慶始,風望端雅。 襲爵,例降為公。 尚獻文女常山公主,拜駙馬都尉,歷通直郎。 景明中,以從叔琇罪,免官。 尋以主婿,除通直散騎常侍。 歷兗、青二州刺史,並有政績。 轉安北將軍、相州刺史。 卒,贈鎮東將軍、冀州刺史,謚曰惠。 初,定國娶河東柳氏,生子安保。 後娶范陽盧度世女,生昕之。 二室俱為舊族,而嫡妾不分。 定國亡後,兩子爭襲父爵。 仆射李沖有寵于時,與度世子伯源婚親相好。 沖遂左右助之,昕之由是承爵,尚主,職位赫弈。 安保沈廢貧賤,不免饑寒。 昕之容貌柔謹,孝文以其主婿,特垂昵眷。 宣武時,年未四十,頻撫三籓,當世以此榮之。 昕之卒後,母盧悼念,傷過而亡。 公主奉姑有孝稱。 神龜初,與穆氏琅邪長公主併為女侍中。 又性不妒忌,以昕之無子,為納妾媵,而皆育女。 公主有三女,無男,以昕之從兄希道第四子子彰為後。 子彰字明遠,本名士沈。 年十六出後,事公主盡禮。 丞相、高陽王雍常言曰:「常山妹雖無男,以子彰為兒,乃過自生矣。 」正光中,襲爵東郡公,累遷給事黃門侍郎。 子彰妻即咸陽王禧女。 禧誅,養于彭城王第,莊帝親之,略同諸姊。 建義初,爾硃榮欲循舊事,庶姓封王,由是封子彰濮陽郡王。 尋而詔罷,仍復先爵。 天平中,拜衛將軍、潁州刺史,以母憂去職。 元象中,以本將軍除齊州刺史,又加驃騎將軍,行懷州事,轉北豫州刺史,仍除徐州刺史,將軍並如故。 一年曆三州,當世榮之。 還朝,除衛大將軍、右光祿大夫,行瀛州事。 尋拜侍中,復行滄州事。 進號驃騎大將軍。 行冀州事。 除侍讀,兼七兵尚書,行青州事。 子彰初為州,以聚斂為事,晚節修改,自行青、冀、滄、瀛,甚有時譽。 加以虛己納物,人士敬愛之。 除中書監。 卒,贈開府儀同三司,謚曰文宣。 子彰崇好道術,曾嬰重病藥中須桑螵蛸。 子彰不忍害物,遂不服焉,其仁如此。 教訓六子,雅有法度。 子仰。 仰字雲駒,少機悟,美風神。 好學不倦,博覽群書,《五經》多通大義。 善屬文,甚為河間邢邵所賞。 劭又與子彰交遊,嘗謂子彰曰:「吾以卿老蜯遂出明珠,意欲為群拜紀可乎?」由是名譽日高,雅為搢紳所推許。 起家員外散騎侍郎,歷文襄大將軍主簿、中書舍人、兼中書侍郎,以本職兼太子洗馬。 自梁、魏通和,歲有交聘,仰每兼官宴接。 在席賦詩,仰必先成,雖未能盡工,以敏速見美。 除中書侍郎,修國史。 以父憂去職。 居喪盡禮,哀毀骨立,詔以本官起。 文襄時鎮鄴,嘉其至行,親詣門以慰勉之。 仰母,魏上庸公主。 初封藍田,高明婦人也。 甚有志操。 仰昆季六人,並主所出,故邢邵常謂人云:「藍田生玉,固不虛矣。 」主教訓諸子,皆以義方。 雖創巨痛深,出於天性;然動依禮度,亦母氏之訓焉。 仰兄弟相率廬于墓側,負土成墳。 朝廷所嗟尚,發詔褒揚,改其所居里為孝終裡。 服竟,當襲,不忍嗣侯。 使迄未應受。 齊天保初,常山王薦仰器干,文宣面授給事黃門侍郎。 遷吏部郎中。 上洛王思宗為清都尹,闢為邑中正,食貝丘縣干。 遭母喪,哀慕毀悴,殆不勝喪,遂至沈篤,頓伏床枕,又成風疾。 第五弟摶遇疾,臨終,謂其兄弟曰:「大兄尪病如此,性至慈愛,摶之死日,必不得使大兄知之,哭泣聲必不可聞徹,致有感動。 」家人至于祖載,方始告之。 仰聞而悲痛,一慟便絶。 年四十八。 仰自在朝行,篤慎周密。 不說人短,不伐己長,言論清遠,有人倫鑒裁,朝野甚悲惜之。 贈衛將軍、青州刺史,謚曰文。 所著文章十四卷,行于世。 齊之郊廟諸歌,多仰所制。 子乂字旦,襲爵始平侯。 乂聰敏博學,有文才,年十九舉司州秀才。 歷秘書郎、南陽王文學、通直散騎侍郎,待詔文林館,兼散騎侍郎。 迎陳使,還,兼中書舍人,加通直散騎常侍。 乂于《五經》最精熟,館中謂之石經。 人為之語曰:「《五經》無對,有陸乂。 」 仰第二弟駿,字雲驤。 自中書舍人歷黃門侍郎、散騎常侍,卒於東廣州刺史。 駿弟杳,字雲邁,亦歷中書舍人、黃門常侍,假儀同三司、秦州刺史。 武平中,為寇所圍。 經百餘日,就加開府儀同三司。 城中多疫癘,死者過半,人無異心。 遇疾卒。 及城陷,陳將吳明徹以杳有善政,吏人所懷,啟陳主,還其屍,家累貲物無所犯。 贈開府儀同三司、尚書仆射。 子玄卿,位尚書膳部郎。 杳弟騫,字雲儀,亦歷中書舍人、黃門常侍。 武平末,吏部郎中。 騫弟摶,字雲征,好學有行檢,卒於著作佐郎。 摶弟彥師,字雲房,少以行檢稱。 及長好學,解屬文。 魏襄城王元旭引為參軍事,以父艱去職。 哀毀殆不勝喪,與兄仰廬于墓次。 鄉人重之,皆就墓側存問;晦朔之際,車馬不絶。 中書令河間邢邵表薦之。 未報,彭城王浟為司州牧,召補主簿。 後歷中外府東閣祭酒。 兄仰當襲父始平侯,以彥師昆弟中最幼,表讓封焉,彥師固辭而止。 世稱友悌孝義,總萃一門。 為中書舍人、通直散騎侍郎。 每陳使至,必高選主客,彥師所接對者,前後六輩。 歷中書、黃門侍郎。 後以不阿宦者,遇讒,出為中山太守,有惠政。 數年,征為吏部郎中、散騎常侍,又拜銀青光祿大夫,假儀同三司,行鄭州刺史,尋除給事黃門侍郎。 武平末,車駕如晉陽,北平王鎮鄴,委彥師留台機密,以重慎見知。 周武帝平齊,授彥師下大夫,轉少納言,賜爵臨水縣男。 及隋文為丞相,彥師遇疾,請假還鄴。 尉遲迥將為亂,彥師知之,遂將妻子潛歸長安。 文帝嘉之,授內史下大夫,拜上儀同。 及帝受禪,拜尚書左丞,進爵為子。 彥師素多病,未幾,以務劇病動,乞解所職,有詔聽以本官就第。 歲余,轉吏部侍郎。 隋承周制,官無清濁,彥師在職,凡所任人,頗甄別于士庶,論者美之。 後復以病出為汾州刺史,卒官。 睿字思弼,年十餘,襲爵撫軍大將軍、平原王。 沈雅好學,折節下士。 年未二十,時人便以宰輔許之。 娶東徐州刺史博陵崔鑒女。 時孝文尚未改北人姓,鑒謂所親云:「平原王才度不惡,但恨其姓名殊為重複。 」睿婚,自東徐還經鄴,見李彪,甚敬悅之。 仍與趣京,以為館客。 後為北征都督,擊蠕蠕,大破之。 遷侍中、都曹尚書。 時蠕蠕又犯塞,詔睿討之,追至石磧,禽其帥赤阿突等數百人。 還,加散騎常侍,遷尚書左仆射,領北部尚書。 第15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北史》
第15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