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好文,美容儀。 力能挾石師子以逾牆,射無不中。 嘉辰宴會,多命群臣賦詩。 從容沉雅,有孝文風。 勃海王高澄嗣事,甚忌焉。 以大將軍中兵參軍崔季舒為中書、黃門侍郎,令監察動靜,小大皆令季舒知。 澄與季舒書曰:「痴人復何似?痴勢小差未?」帝嘗與獵于鄴東,馳逐如飛。 監衛都督烏那羅受工伐從後呼帝曰:「天子莫走馬,大將軍怒!」澄嘗侍帝飲,大舉觴曰:「臣澄勸陛下。 」帝不悅曰:「自古無不亡之國,朕亦何用此活!」澄怒曰:「朕,朕,狗腳朕!」澄使季舒毆帝三拳,奮衣而出。 明日,澄,使季舒勞帝,帝亦謝焉。 賜絹,季舒未敢受,以啟澄。 澄使取一段。 帝束百疋以與之,曰:「亦一段爾。 」帝不堪憂辱,詠謝靈運詩曰:「韓亡子房奮,秦帝魯連恥。 本自江海人,志義動君子。 」常侍、侍講荀濟知帝意,乃與華山王大器、元瑾密謀于宮中。 偽為山而作地道向北城。 至千秋門,門者覺地下響動,以告澄。 澄勒兵入營,曰:「陛下何意反耶?臣父子功存社稷,何負陛下耶?」及將殺諸妃嬪。 帝正色曰:「王自欲反,何關於我?我尚不惜身,何況妃嬪!」澄下床叩頭,大啼,謝罪。 於是酣飲,夜久乃出。 居三日,幽帝于含章堂。 大器、瑾等皆見烹于市。 及將禪位於文宣,襄城王昶及司徒潘相樂、侍中張亮、黃門郎趙彥深等求入奏事。 帝在昭陽殿見之。 旭曰:「五行遞運,有始有終。 齊王聖德欽明,萬姓歸仰。 臣等昧死聞奏,願陛下則堯禪舜。 」帝便斂容答曰:「此事推挹已久,謹當遜避。 」又云:「若爾,須作詔書。 」侍郎崔劼、裴讓之奏云:「詔已作訖。 」即付楊愔進于帝,凡十條。 書訖,曰:「將安朕何所?復若為而去?」楊愔對曰:「在北城,別有館宇,還備法駕,依常仗衛而去。 」帝乃下禦座,步就東廊。 口詠范蔚宗《後漢書贊》云:「獻生不辰,身播國屯,終我四百,永作虞賓。 」所司奏請發。 帝曰:「古人念遺簪弊履,欲與六宮別,可乎?」高隆之曰:「今天下猶陛下之天下,況在後宮!」乃與夫人嬪以下訣,莫不欷歔掩涕。 嬪趙國李氏誦陳思王詩云:「王其愛玉體,俱享黃髮期。 」皇后已下皆哭。 直長趙德以故犢車一乘,候于東上閣。 帝上車,德超上車,持帝。 帝肘之,曰:「朕畏天順人,授位相國,何物奴,敢逼人!」趙德尚不下。 及出雲龍門,王公百僚衣冠拜辭。 帝曰:「今日不減常道鄉公、漢獻帝。 」眾皆悲愴,高隆之泣灑。 遂入北城,下司馬子如南宅。 及文宣行幸,常以帝自隨。 帝后封太原公主,常為帝嘗食,以護視焉。 竟遇鴆而崩。 論曰:莊帝運接交喪,招納勤王。 雖時事孔棘,而卒有四海。 猾逆翦除,權強擅命,神慮獨斷,芒刺未除;而天未忘亂,禍不旋踵。 自茲之後,魏室土崩。 始則制屈強胡,終乃權歸霸政。 主祭祀者不殊于寄坐,遇黜辱者有甚于弈棋。 雖以節閔之明,孝武之長,祗以速是奔波。 文帝以剛強之質,終以守雌自寶。 靜、恭運終天祿,高蹈唐、虞,各得其時也。 ************ 本紀齊上第六 齊高祖神武皇帝姓高氏,諱歡,字賀六渾,勃海蓚人也。 六世祖隱,晉玄菟太守。 隱生慶 ,慶生泰,泰生湖,三世仕慕容氏。 及慕容寶敗,國亂。 湖率眾歸魏,為右將軍。 湖生四子。 第三子謐,仕魏,位至侍御史,坐法徙居懷朔鎮。 謐生皇考樹生,性通率,不事家業。 住居白道南,數有赤光紫氣之異。 鄰人以為怪,勸徙居以避之。 皇考曰:「安知非吉?」居之自若。 及神武生而皇妣韓氏殂,養于同產姊婿鎮獄隊尉景家。 神武既累世北邊,故習其俗,遂同鮮卑。 長而深沈有大度,輕財重士,為豪俠所宗。 目有精光,長頭高權,齒白如玉,少有人傑表。 家貧,及娉武明皇后,始有馬,得給鎮為隊主。 鎮將遼西段長常奇神武貌,謂曰:「君有康濟才,終不徒然。 」便以子孫為托。 及貴,追贈長司空,擢其子寧而用之。 神武自隊主轉為函使。 嘗乘驛過建興,雲務書晦,雷聲隨之,半日乃絶,若有神應者。 每行道路,往來無風塵之色。 又嘗夢履眾星而行,覺而內喜。 為函使六年,每至洛陽,給令史麻祥使。 祥嘗以肉啖神武。 神武性不立食,坐而進之。 祥以為慢己,笞神武四十。 及自洛陽還,傾產以結客。 親故怪問之,答曰:「吾至洛陽,宿衛羽林相率焚領軍張彞宅,朝廷懼其亂而不問,為政若此,事可知也。 財物豈可常守邪?」自是乃有澄清天下之志。 與懷朔省事雲中司馬子如及秀容人劉貴、中山人賈顯智為奔走之友。 懷朔戶曹史孫騰、外兵史侯景亦相友結。 劉貴嘗得一白鷹,與神武及尉景、蔡俊、子如、賈顯智等獵于沃野。 見一赤兔,每搏輙逸,遂至迥澤。 澤中有茅屋,將奔入,有狗自屋中出噬之,鷹兔俱死。 神武怒,以鳴鏑射之,狗斃。 屋中乃有二人出,持神武襟甚急。 其母兩目盲,曳杖,呵其二子,曰:「何故觸大家!出甕中酒,烹羊以待客。 因自言善暗相,遍捫諸人,言皆貴,而指麾俱由神武。 又曰:“子如歷位顯,智不善終。 」飲竟,出行數里,還更訪之。 則本無人居,乃向非人也。 由是諸人益加敬異。 第29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北史》
第2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