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明中,琅邪諸葛勖爲國子生,作雲中賦,指祭酒以下,皆有形似之目。 坐事系東冶,作東冶徒賦。 武帝見,赦之。 又有陳郡袁嘏,自重其文,謂人云:「我詩應須大材迮之,不爾飛去。 」建武末,爲諸暨令,被王敬則賊所殺。 時有廣陵高爽,博學多材。 劉蒨爲晉陵縣,爽經途詣之,了不相接,爽甚銜之。 俄而爽代蒨爲縣,蒨遣迎贈甚厚。 爽受餉,答書云:「高晉陵自答。 」人問其所以,答云:「劉蒨餉晉陵令耳,何關爽事。 」又有人送書與爽告躓,云:「比日守羊困苦。 」爽答曰:「守羊無食,何不貨羊糴米。 」孫抱爲延陵縣,爽又詣之,抱了無故人之懷。 爽出從縣合下過,取筆書鼓云:「徒有八尺圍,腹無一寸腸,麵皮如許厚,受打未詎央。 」爽機悟多如此。 坐事被系,作鑊魚賦以自況,其文甚工。 後遇赦免,卒。 抱東莞人。 父廉,吳興太守。 抱善吏職,形體肥壯,腰帶十圍,爽故以此激之。 丘巨源,蘭陵蘭陵人也。 少舉丹陽郡孝廉,爲宋孝武所知。 大明五年,敕助徐爰撰國史。 帝崩,江夏王義恭取掌書記。 明帝即位,使參詔誥,引在左右。 自南台御史爲王景文鎮軍參軍。 寧喪還家。 元徽初,桂陽王休范在尋陽,以巨源有筆翰,遣船迎之,餉以錢物。 巨源因齊高帝自啓,敕板起之,使留都下。 桂陽事起,使于中書省撰符檄,事平,除奉朝請。 巨源望有封賞,既而不獲,乃與尚書令袁粲書自陳,竟不被申。 沈攸之事,高帝又使爲尚書符荊州,以此又望賞異,自此意常不滿。 後除武昌太守,拜竟,不樂江外行。 武帝問之,巨源曰:「古人云,‘甯飲建鄴水,不食武昌魚’。 臣年已老,甯死於建鄴。 」乃以爲餘杭令。 明帝爲吳興,巨源作秋胡詩,有譏刺語,以事見殺。 時又有會稽孔廣、孔逭皆才學知名。 廣字淹源,美容止,善吐論。 王儉、張緒咸美之。 儉常云:「廣來使人廢簿領,匠不須來,來則莫聽去。 」緒數巾車詣之,每嘆云:「孔廣使吾成輕薄祭酒。 」仕至揚州中從事。 逭抗直有才藻,制東都賦,于時才士稱之。 陳郡謝瀹年少時游會稽還,父莊問:「入東何見,見孔逭不?」見重如此。 着三吳決錄,不傳。 終於衛軍武陵王東曹掾。 又時有虞通之、虞和、司馬憲、袁仲明、孫詵等,皆有學行,與廣埒名。 通之、和皆會稽餘姚人,通之善言易,至步兵校尉。 和位中書郎、廷尉,少好學,居貧屋漏,恐濕墳典,乃舒被覆書,書獲全而被大濕。 時人以比高鳳。 憲字景思,河內溫人,待詔東觀爲學士,至殿中郎,口辯有才地,使魏見稱于北。 仲明,陳郡人,撰晉史,未成而卒。 初仲明與劉融、卞鑠俱爲袁粲所賞,恆在坐席。 粲爲丹陽尹,取鑠爲主簿。 好詩賦,多譏刺世人,坐徙巴州。 詵字休群,太原中都人,愛文,尤賞泉石。 卒於御史中丞。 王智深字雲才,琅邪臨沂人也。 少從陳郡謝超宗學屬文。 好飲酒,拙澀乏風儀。 仕齊爲豫章王大司馬參軍,兼記室。 武帝使太子家令沈約撰宋書,疑立袁粲傳,以審武帝。 帝曰:「袁粲自是宋家忠臣。 」約又多載孝武、明帝諸褻黷事,上遣左右語約曰:「孝武事蹟不容頓爾。 我昔經事宋明帝,卿可思諱惡之義。 」於是多所省除。 又敕智深撰宋紀,召見芙蓉堂,賜衣服給宅。 智深告貧於豫章王,王曰:「須卿書成,當相論以祿。 」書成三十捲。 武帝后召見智深于璿明殿,令拜表奏上,表未奏而武帝崩。 隆昌元年,敕索其書。 智深遷爲竟陵王司徒參軍。 免官。 家貧無人事,嘗餓五日不得食,掘莞根食之。 司空王僧虔及子志分與衣食。 卒於家。 崔慰祖字悅宗,清河東武城人也。 父慶緒,永明中爲梁州刺史。 慰祖解褐奉朝請。 父喪不食鹽,母曰:「汝既無兄弟,又未有子胤。 毀不滅性,政當不進餚羞耳,如何絶鹽。 吾今亦不食矣。 」慰祖不得已,從之。 父梁州之資,家財千萬,散與宗族。 漆器題爲「日」字,「日」字之器流乎遠近。 料得父時假貰文疏,謂族子紘曰:「彼有自當見還,彼無吾何言哉。 」悉火焚之。 好學,聚書至萬卷。 鄰里年少好事者來從假借,日數十帙。 慰祖親自取與,未嘗爲辭。 爲始安王遙光撫軍刑獄,兼記室。 遙光好棋,數召慰祖對戲。 慰祖輒辭拙,非朔望不見也。 建武中詔舉士,從兄慧景舉慰祖及平原劉孝標並碩學。 帝欲試以百里,慰祖辭不就。 國子祭酒沈約、吏部郎謝朓嘗于吏部省中賓友俱集,各問慰祖地理中所不悉十餘事,慰祖口吃無華辭,而酬據精悉,一座稱服之。 朓嘆曰:「假使班、馬復生,無以過此。 」 慰祖賣宅須四十五萬,買者云:「寧有減不?」答曰:「誠異韓伯休,何容二價。 」買者又曰:「君但賣四十六萬,一萬見與。 」慰祖曰:「豈是我心乎?」 少與侍中江祀款,及祀貴,常來候之,而慰祖不往也。 與丹陽丞劉渢素善,遙光據東府反,慰祖在城內。 城未潰一日,渢謂之曰:「卿有老母,宜出。 」命門者出之。 慰祖詣闕自首,系尚方,病卒。 慰祖着海岱志,起太公迄西晉人物,爲四十捲,半成。 臨卒,與從弟緯書云:「常欲更注遷、固二史,采史、漢所漏二百餘事,在廚簏,可檢寫之,以存大意。 海岱志良未周悉,可寫數本付護軍諸從事人一通,及友人任昉、徐寅、劉洋、裴揆,令後世知吾微有素業也。 」又令以棺親土,不須磚,勿設靈座。 祖沖之字文遠,范陽遒人也。 曾祖台之,晉侍中。 祖昌,宋大匠卿。 父朔之,奉朝請。 沖之稽古,有機思,宋孝武使直華林學省,賜宅宇車服。 解褐南徐州從事、公府參軍。 始元嘉中,用何承天所制歷,比古十一家爲密。 沖之以爲尚疏,乃更造新法,上表言之。 孝武令朝士善歷者難之,不能屈。 會帝崩不施行。 歷位爲婁縣令,謁者仆射。 初,宋武平關中,得姚興指南車,有外形而無機杼,每行,使人于內轉之。 升明中,齊高帝輔政,使沖之追修古法。 沖之改造銅機,圓轉不窮,而司方如一,馬鈞以來未之有也。 時有北人索馭驎者亦云能造指南車,高帝使與沖之各造,使于樂游苑對共校試,而頗有差僻,乃毀而焚之。 晉時杜預有巧思,造欹器,三改不成。 永明中,竟陵王子良好古,沖之造欹器獻之,與周廟不異。 文惠太子在東宮,見沖之曆法,啓武帝施行。 文惠尋薨又寢。 轉長水校尉,領本職。 沖之造安邊論,欲開屯田,廣農殖。 建武中,明帝欲使沖之巡行四方,興造大業,可以利百姓者,會連有軍事,事竟不行。 沖之解鍾律博塞,當時獨絶,莫能對者。 以諸葛亮有木牛流馬,乃造一器,不因風水,施機自運,不勞人力。 又造千里船,于新亭江試之,日行百餘裡。 于樂游苑造水碓磨,武帝親自臨視。 又特善算。 永元二年卒,年七十二。 着易老莊義,釋論語、孝經,注九章,造綴述數十篇。 子暅之。 暅之字景爍,少傳家業,究極精微,亦有巧思。 入神之妙,般、倕無以過也。 當其詣微之時,雷霆不能入。 嘗行遇仆射徐勉,以頭觸之,勉呼乃悟。 父所改何承天歷時尚未行,梁天監初,暅之更修之,於是始行焉。 位至太舟卿。 暅之子皓,志節慷慨,有文武才略。 少傳家業,善算歷。 大同中爲江都令,後拜廣陵太守。 第27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南史》
第27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