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寧二年三月一日,德戡欲宣言告眾,恐以人心未一,更思譎詐以協驍果,謂許弘仁、張愷曰:「君是良醫,國家任使,出言惑眾,眾必信。 君可入備身府,告識者,言陛下聞說驍果欲叛,多釀毒酒,因享會盡鴆殺之,獨與南人留此。 」弘仁等宣佈此言,驍果聞之,遞相告語,謀叛逾急。 德戡知計既行,遂以十日總召故人,諭以所為。 眾皆伏曰:「唯將軍命!」其夜,奉義主閉城門,乃與虔通相知,諸門皆不下鑰。 至夜三更,德戡于東城內集兵,得數萬人,舉火與城外相應。 帝聞有聲,問是何事。 虔通偽曰:「草坊被燒,外人救火,故喧囂耳。 」中外隔絶,帝以為然。 孟秉、智及于城外得千餘人,劫候衛武賁馮普樂,共佈兵分捉郭下街巷。 至五更中,德戡授虔通兵,以換諸門衛士。 虔通因自開門,領數百騎,至成象殿,殺將軍獨孤盛。 武賁郎將元禮遂引兵進,突衛者皆走。 虔通進兵,排左閣,馳入永巷,問:「陛下安在?」有美人出,方指云:「在西閣。 」從往執帝。 帝謂虔通曰:「卿非我故人乎!何恨而反?」虔通曰:「臣不敢反,但將士思歸,奉陛下還京師耳。 」帝曰:「與汝歸。 」虔通因勒兵守之。 至旦,孟秉以甲騎迎化及。 化及未知事果,顫慄不能言,人有來謁之者,但低頭據鞍,答雲「罪過」。 時士及在公主第,弗之知也。 智及遣家僮莊桃樹就第殺之,桃樹不忍,執詣智及,久之乃見釋。 化及至城門,德戡迎謁,引入朝堂,號為丞相。 令將帝出江都門以示群賊,因復將入。 遣令狐行達弒帝于宮中,又執朝臣不同己者數十人及諸外戚,無少長害之,唯留秦孝王子浩,立以為帝。 十餘日,奪江都人舟楫,從水路西歸。 至顯福宮,宿公麥孟才、折衝郎將沈光等謀擊化及,反為所害。 化及於是入據六宮,其自奉養,一如煬帝故事。 每于帳中南面端坐,人有白事者,默然不對。 下牙時,方收取啟狀,共奉義、方裕、良、愷等參決之。 行至徐州,水路不通,復奪人車牛,得二千兩,並載宮人珍寶。 其戈甲戎器,悉令軍士負之。 道遠疲極,三軍始怨。 德戡失望,竊謂行樞曰:「君大謬誤我。 當今撥亂,必藉英賢,化及庸暗,君小在側,事將必敗,當若之何?」行樞曰:「在我等爾,廢之何難!」因共李本、宇文導師、尹正卿等謀,以後軍萬餘兵襲殺化及,更立德戡為主。 弘仁知之,密告化及,盡收捕德戡及其支黨十餘人,皆殺之。 引兵向東郡,通守王軌以城降之。 元文都推越王侗為主,拜李密為太尉,令擊化及。 密遣徐勣據黎陽倉。 化及渡河,保黎陽縣,分兵圍勣。 密壁清淇,與勣以烽火相應。 化及每攻倉,密輒引兵救之。 化及數戰不利,其將軍于弘達為密所擒,送於侗所,鑊烹之。 化及糧盡,渡永濟渠,與密決戰于童山,遂入汲郡求軍糧,又遣使拷掠東郡吏民以責米粟。 王軌怨之,以城歸於李密。 化及大懼,自汲郡將率眾圖以北諸州。 其將陳智略率嶺南驍果萬餘人,張童兒率江東驍果數千人,皆叛歸李密。 化及尚有眾二萬,北走魏縣。 張愷等與其將陳伯謀去之,事覺,為化及所殺。 腹心稍盡,兵勢日蹙,兄弟更無他計,但相聚酣宴,奏女樂。 醉後,因尤智及曰:「我初不知,由汝為計,強來立我。 今所向無成,士馬日散,負殺主之名,天下所不納。 今者滅族,豈不由汝乎?」持其兩子而泣。 智及怒曰:「事捷之日,都不賜尤,及其將敗,乃欲歸罪。 何不殺我以降建德?」兄弟數相鬥鬩,言無長幼,醒而復飲,以此為恆。 其眾多亡,自知必敗,化及嘆曰:「人生故當死,豈不一日為帝乎?」於是鴆殺浩,僭皇帝位於魏縣,國號許,建元為天壽,署置百官。 攻元寶藏於魏州,四旬不克,反為所敗,亡失千餘人。 乃東北趣聊城,將招攜海曲諸賊。 時遣士及徇濟北,求饋餉。 大唐遣淮安王神通安撫山東,並招化及。 化及不從,神通進兵圍之,十餘日不克而退。 竇建德悉眾攻之。 先是,齊州賊帥王薄聞其多寶物,詐來投附。 化及信之,與共居守。 至是,薄引建德入城,生擒化及,悉虜其眾。 先執智及、元武達、孟秉、楊士覽、許弘仁,皆斬之。 乃以轞車載化及之河間,數以殺君之罪,並二子承基、承趾皆斬之,傳首于突厥義成公主,梟于虜庭。 士及自濟北西歸長安。 智及幼頑凶,好與人群鬥,所共游處,皆不逞之徒,相聚鬥雞,習放鷹狗。 初以父功賜爵濮陽郡公。 蒸淫醜穢,無所不為。 其妻長孫,妒而告述,述雖為隱,而大忿之,纖芥之愆,必加鞭箠。 弟士及恃尚主,又輕忽之。 唯化及每事營護,父再三欲殺,輒救免之,由是頗相親昵。 遂勸化及遣人入蕃,私為交易。 事發,當誅,述獨證智及罪惡,而為化及請命。 帝因兩釋。 述將死,抗表言其凶勃,必且破家。 帝后思述,授智及將作少監。 其江都殺逆之事,智及之謀也,化及為丞相,以為左仆射,領十二衛大將軍。 化及僭號,封齊王。 竇建德破聊城,獲而斬之,並其黨十餘人,皆暴屍梟首。 司馬德戡,扶風雍人也。 父元謙,仕周為都督。 德戡幼孤,以屠豕自給。 有桑門釋粲,通德戡母和氏,遂撫教之,因解書計。 開皇中,為侍官,漸遷至大都督。 從楊素出討漢王諒,充內營左右,進止便僻,俊辯多奸計,素大善之。 以勛授儀同三司。 大業三年,為鷹揚郎將。 從討遼左,進位正議大夫,遷武賁郎將。 煬帝甚昵之。 從至江都,領左右備身驍果萬人,營于城內。 因隋末大亂,乃率驍果謀反,語在化及事中。 既獲煬帝,與其黨孟秉等推化及為丞相。 化及首封德戡為溫國公,邑三千戶,加光祿大夫,仍統本兵,化及意甚忌之。 後數日,化及署諸將,分配士卒,乃以德戡為禮部尚書,外示美遷,實奪其兵也。 由是憤怨,所獲賞物皆賂于智及,智及為之言。 行至徐州,舍舟登陸,令德戡將後軍,乃與趙行樞、李本、尹正卿、宇文導師等謀襲化及,遣人使于孟海公,結為外助。 遷延未發,以待使報。 許弘仁、張愷知之,以告化及,因遣其弟士及陽為遊獵,至于後軍。 德戡不知事露,出營參謁,因命執之,並其黨與。 化及責之曰:「與公戮力共定海內,出於萬死。 今始事成,願得同守富貴,公又何為反也?」德戡曰:「本殺昏主,苦其毒害。 推立足下,而又甚之。 逼於物情,不獲已也。 」化及不對,命送至幕下,縊而殺之,時年三十九。 裴虔通,河東人也。 初,煬帝為晉王,以親信從,稍遷至監門校尉。 煬帝即位,擢舊左右,授宣惠尉,遷監門直閣。 累從征役,至通議大夫。 與司馬德戡同謀作亂,先開宮門,騎至成象殿,殺將軍獨孤盛,擒帝于西閣。 化及以虔通為光祿大夫、莒國公。 化及引兵之北也,令鎮徐州。 化及敗後,歸於大唐,即授徐州總管,轉辰州刺史,封長蛇男。 尋以隋朝殺逆之罪,除名,徙于嶺表而死。 ○王世充 段達 第32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隋書》
第32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