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尋事蹟,漢時諸子,道書之流有三十七家,大旨皆去健羡,處沖虛而已,無上天官符籙之事。 其《黃帝》四篇,《老子》二篇,最得深旨。 故言陶弘景者,隱于句容,好陰陽五行,風角星算,修辟榖導引之法,受道經符籙,武帝素與之遊。 及禪代之際,弘景取圖讖之文,合成「景梁」字以獻之,由是恩遇甚厚。 又撰《登真隱訣》,以證古有神仙之事;又言神丹可成,服之則能長生,與天地永畢。 帝令弘景試合神丹,竟不能就,乃言中原隔絶,藥物不精故也。 帝以為然,敬之尤甚。 然武帝弱年好事,先受道法,及即位,猶自上章,朝士受道者眾。 三吳及邊海之際,信之逾甚。 陳武世居吳興,故亦奉焉。 後魏之世,嵩山道士寇謙之,自雲嘗遇真人成公興,後遇太上老君,授謙之為天師,而又賜之《雲中音誦科誡》二十捲。 又使玉女授其服氣導引之法,遂得辟榖,氣盛體輕,顏色鮮麗。 弟子十餘人,皆得其術。 其後又遇神人李譜,雲是老君玄孫,授其圖籙真經,劾召百神,六十餘卷,及銷煉金丹雲英八石玉漿之法。 太武始光之初,奉其書而獻之。 帝使謁者,奉玉帛牲牢,祀嵩岳,迎致其餘弟子,于代都東南起壇宇,給道士百二十餘人,顯揚其法,宣佈天下。 太武親備法駕而受符籙焉。 自是道業大行,每帝即位,必受符籙,以為故事,刻天尊及諸仙之象而供養焉。 遷洛已後,置道場于南郊之傍,方二百步。 正月、十月之十五日,並有道士哥人百六人,拜而祠焉。 後齊神武帝遷鄴,遂罷之。 文襄之世,更置館宇,選其精至者使居焉。 後周承魏,崇奉道法,每帝受籙,如魏之舊,尋與佛法俱滅,開皇初又興,高祖雅信佛法,于道士蔑如也。 大業中,道士以術進者甚眾。 其所以講經,由以《老子》為本,次講《莊子》及《靈寶》、《升玄》之屬。 其餘眾經,或言傳之神人,篇卷非一。 自雲天尊姓樂名靜信,例皆淺俗,故世甚疑之。 其術業優者,行諸符禁,往往神驗。 而金丹玉液長生之事,歷代糜費,不可勝紀,竟無效焉。 今考其經目之數,附之於此。 大乘經六百一十七部,二千七十六卷。 五百五十八部,一千六百九十七卷,經。 五十九部,三百七十九卷,疏。 小乘經四百八十七部,八百五十二卷。 雜經三百八十部,七百一十六卷。 雜經目殘缺,其見數如此。 雜疑經一百七十二部,三百三十六卷。 大乘律五十二部,九十一卷。 小乘律八十部,四百七十二卷。 七十七部,四百九十捲,律。 二部,二十三卷,講疏。 雜律二十七部,四十六卷。 大乘論三十五部,一百四十一卷。 三十部,九十四卷,論。 十五部,四十七卷,疏。 小乘論四十一部,五百六十七卷。 二十一部,四百九十一卷,論。 十部,七十六卷,講疏。 雜論五十一部,四百三十七卷。 三十二部,二百九十九卷,論。 九部,一百三十八卷,講疏。 記二十部,四百六十四卷。 右一千九百五十部,六千一百九十八卷。 佛經者,西域天竺之迦維衛國淨飯王太子釋迦牟尼所說。 釋迦當周莊王之九年四月八日,自母右脅而生,姿貌奇異,有三十二相,八十二好。 舍太子位,出家學道,勤行精進,覺悟一切種智,而謂之佛,亦曰佛陀,亦曰浮屠,皆胡言也。 華言譯之為淨覺。 其所說雲,人身雖有生死之異,至于精神則恆不滅。 此身之前,則經無量身矣。 積而修習,精神清淨,則成佛道。 天地之外,四維上下,更有天地,亦無終極,然皆有成有敗。 一成一敗,謂之一劫。 自此天地已前,則有無量劫矣。 每劫必有諸佛得道,出世教化,其數不同。 今此劫中,當有千佛。 自初至于釋迦,已七佛矣。 其次當有彌勒出世,必經三會,演說法藏,開度眾生。 由其道者,有四等之果。 一曰須陀洹,二曰斯陀含,三曰阿那含,四曰阿羅漢。 至羅漢者,則出入生死,去來隱顯,而不為累。 阿羅漢已上,至菩薩者,深見佛性,以至成道。 每佛滅度,遺法相傳,有正、象、末三等淳樗之異。 年歲遠近,亦各不同。 末法已後,眾生愚鈍,無復佛教,而業行轉惡,年壽漸短,經數百千載間,乃至朝生夕死。 然後有大水、大火、大風之災,一切除去之,而更立生人,又歸淳樸,謂之小劫。 每一小劫,則一佛出世。 初,天竺中多諸外道,並事水火毒龍,而善諸變幻。 釋迦之苦行也,是諸邪道,並來嬲惱,以亂其心,而不能得。 及佛道成,盡皆摧伏,併為弟子。 弟子,男曰桑門,譯言息心,而總曰僧,譯言行乞。 女曰比丘尼。 皆剃落鬚髮,釋累辭家,相與和居,治心修淨,行乞以自資,而防心攝行。 僧至二百五十戒,尼五百戒。 俗人信憑佛法者,男曰優婆塞,女曰優婆夷,皆去殺、盜、淫、妄言、飲酒,是為五誡。 釋迦在世教化四十九年,乃至天龍人鬼並來聽法,弟子得道,以百千萬億數。 然後於拘屍那城娑羅雙樹間,以二月十五日,入般涅槃。 涅槃亦曰泥洹,譯言滅度,亦言常樂我淨。 初釋迦說法,以人之性識根業各差,故有大乘小乘之說。 至是謝世,弟子大迦葉與阿難等五百人,追共撰述,綴以文字,集載為十二部。 後數百年,有羅漢菩薩,相繼著論,贊明其義。 然佛所說,我滅度後,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三千年,其義如此。 推尋典籍,自漢已上,中國未傳。 或雲久以流布,遭秦之世,所以堙滅。 其後張騫使西域,蓋聞有浮屠之教。 哀帝時,博士弟子秦景使伊存口授浮屠經,中土聞之,未之信也。 後漢明帝夜夢金人飛行殿庭,以問于朝,而傅毅以佛對。 帝遣郎中蔡愔及秦景使天竺求之,得佛經四十二章及釋迦立像。 並與沙門攝摩騰、竺法蘭東還。 愔之來也,以白馬負經,因立白馬寺于洛城雍門西以處之。 其經緘于蘭台石室,而又畫像于清涼台及顯節陵上。 章帝時,楚王英以崇敬佛法聞,西域沙門,賫佛經而至者甚眾。 永平中,法蘭又譯《十住經》。 其餘傳譯,多未能通。 至桓帝時,有安息國沙門安靜,賫經至洛,翻譯最為通解。 靈帝時,有月支沙門支讖、天竺沙門竺佛朔等,並翻佛經。 而支讖所譯《泥洹經》二卷,學者以為大得本旨。 漢末,太守竺融,亦崇佛法。 三國時,有西域沙門康僧會,賫佛經至吳譯之,吳主孫權,甚大敬信。 魏黃初中,中國人始依佛戒,剃髮為僧。 先是西域沙門來此,譯《小品經》,首尾乖舛,未能通解。 甘露中,有硃仕行者,往西域,至于闐國,得經九十章,晉元康中,至鄴譯之,題曰《放光般若經》。 太始中,有月支沙門竺法護,西遊諸國,大得佛經,至洛翻譯,部數甚多。 佛教東流,自此而盛。 石勒時,常山沙門衛道安,性聰敏,誦經日至萬餘言。 以胡僧所譯《維摩》《法華》,未盡深旨,精思十年,心了神悟,乃正其乖舛,宣揚解釋。 時中國紛擾,四方隔絶,道安乃率門徒,南遊新野,欲令玄宗所在流布,分遣弟子,各趨諸方。 法性詣揚州,法和入蜀,道安與慧遠之襄陽。 後至長安,苻堅甚敬之。 道安素聞天竺沙門鳩摩羅什,思通法門,勸堅致之。 什亦聞安令問,遙拜致敬。 姚萇弘始二年,羅什至長安,時道安卒後已二十載矣,什深慨恨。 什之來也,大譯經論,道安所正,與什所譯,義如一,初無乖舛。 第18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隋書》
第18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