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怒:奮起。 當:阻擋;這個意義後代寫作「擋」,簡化為「擋」。 轍:車輪行過的印記。 「車轍」猶言「車輪」。 (21)是其才之美:即「以其才之美為是」,即自恃才能太高。 (22)積:長期不斷地。 伐:誇耀。 而:你。 (23)幾:危險。 (24)生物:活物。 (25)為其殺之之怒也:唯恐它撲殺活物時而誘發殘殺生物的怒氣。 (26)決:裂,撕開。 (27)達:通曉、瞭解。 (28)異類:不同類。 媚:喜愛。 (29)逆:反,觸犯。 (30)矢:屎,糞便。 (31)蜄(shèn):大蛤,這裏指蛤殼。 溺:尿。 (32)蚉:「蚊」、「虻」兩字之異體,即牛虻。 僕緣:附著,指叮在馬身上。 (33)拊(fǔ):拍擊。 (34)銜:馬勒口,「缺銜」指咬斷了勒口。 首:轡頭,「毀首」指掙斷了轡頭。 胸:胸飾,「碎胸」指弄壞了絡飾。 (35)亡:失。 「意有所至」是說本意在於愛馬;「愛有所亡」是說失其所愛,適得其反。 【譯文】 顏闔將被請去做衛國太子的師傅,他向衛國賢大夫蘧伯玉求教:「如今有這樣一個人,他的德行生就兇殘嗜殺。 跟他朝夕與共如果不符合法度與規範,勢必危害自己的國家;如果合乎法度和規範,那又會危害自身。 他的智慧足以瞭解別人的過失,卻不瞭解別人為什麼會出現過錯。 像這樣的情況,我將怎麼辦呢?」 蘧伯玉說:“問得好啊!要警惕,要謹慎,首先要端正你自己!表面上不如順從依就以示親近,內心裏不如順其秉性暗暗疏導。 即使這樣,這兩種態度仍有隱患。 親附他不要關係過密,疏導他不要心意太露。 外表親附到關係過密,會招致顛僕毀滅,招致崩潰失敗。 內心順性疏導顯得太露,將被認為是為了名聲,也會招致禍害。 他如果像個天真的孩子一樣,你也姑且跟他一樣像個無知無識的孩子;他如果同你不分界線,那你也就跟他不分界線。 他如果跟你無拘無束,那麼你也姑且跟他一樣無拘無束。 慢慢地將他思想疏通引入正軌,便可進一步達到沒有過錯的地步。 你不瞭解那螳螂嗎?奮起它的臂膀去阻擋滾動的車輪,不明白自己的力量全然不能勝任,還自以為才高智盛很有力量。 警惕呀,謹慎呀!經常誇耀自己的才智而觸犯了他,就危險了!你不瞭解那養虎的人嗎?他從不敢用活物去餵養老虎,因為他擔心撲殺活物會激起老虎兇殘的怒氣;他也從不敢用整個的動物去餵養老虎,因為他擔心撕裂動物也會誘發老虎兇殘的怒氣。 知道老虎饑飽的時刻,通曉老虎暴戾兇殘的秉性。 老虎與人不同類卻向飼養人搖尾乞憐,原因就是養老虎的人能順應老虎的性子,而那些遭到虐殺的人,是因為觸犯了老虎的性情。 愛馬的人,以精細的竹筐裝馬糞,用珍貴的蛤殼接馬尿。 剛巧一隻牛虻叮在馬身上,愛馬之人出於愛惜隨手拍擊,沒想到馬兒受驚便咬斷勒口、掙斷轡頭、弄壞胸絡。 意在愛馬卻失其所愛,能夠不謹慎嗎!” 【原文】 匠石之齊①,至於曲轅,見櫟社樹②。 其大蔽數千牛,絜之百圍③,其高臨山④,十仞而後有枝⑤,其可以為舟者旁十數⑥。 觀者如市,匠伯不顧⑦,遂行不輟⑧。 弟子厭觀之⑨,走及匠石⑩,曰:「自吾執斧斤以隨夫子(11),未嘗見材如此其美也。 先生不肯視,行不輟,何邪?」曰:「已矣(12),勿言之矣!散木也(13),以為舟則沈(14),以為棺槨則速腐(15),以為器則速毀,以為門戶則液樠(16),以為柱則蠹(17)。 是不材之木也,無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壽(18)。 」 第3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莊子註譯》
第3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