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歌頌友誼,斥責背信棄義的行為。 這類作品的大批出現,說明了當時政治的黑暗,社會風氣的惡劣;也反映了中葉後城市工商業的繁榮,市民階層的壯大。 這些作品中所描寫的「友誼」的內容,雖然還不能算是新的東西;但體現這種「友誼」的主人公並不侷限于封建文人,出現了手工業者,這是一種新的現象。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時代的特徵。 《施潤澤灘闕遇友》就是寫兩個小手工業者之間友誼的作品。 嘉靖年間盛澤鎮「開張綢機」的施復,在賣綢回來的路上,拾到六兩多銀子,他起先滿心歡喜,算「有了這銀子,再添上一張機,一月出得多少綢,有許多利息。 ……算到七年之外,便有千金之富」。 但轉念想道:「這銀兩若是富人掉的,譬如牯牛身上拔根毫毛,打甚麼緊,落得將來受用。 ……儻然是個小經紀,只有這些本錢,或是與我一般樣苦掙過日,……這兩錠銀乃是養命之根,不爭失了,就如絶了咽喉之氣……。 」作為一個小手工業者的施復畢竟不同於那些貪婪無厭的剝削者,當他想到可能給失主帶來的嚴重後果時,毅然地把銀子退回了失主。 失主朱恩也是個以「蠶桑為業」的小手工業者,對施復這種行動不能不感激萬分。 後來施復養蠶缺桑葉,至洞庭山去買,在灘闕地方無意遇上了朱恩。 朱恩為報答他的友誼,盛情款待了他,並以桑葉接濟他,還使他免于覆舟的危險。 小說選擇這樣一個主題,歌頌這兩個小手工業者之間的友誼,在文學作品中,還是個新的內容。 揭露、批判朋友間的忘恩負義比較深刻的有《桂員外窮途懺悔》。 小說寫桂富五(即後來的桂員外)做買賣失利,在債主的威迫下,想投水自盡。 朋友施濟出資相救,得免危難,後桂富五發跡暴富,而施濟去世,寡妻嚴氏攜幼兒求救于桂員外,卻得到了冷遇和奚落。 嚴氏因而嘔氣而死。 作者痛恨桂員外的忘恩負義,最後讓他全家變狗以示懲罰。 此外,《吳保安棄家贖友》,寫吳保安與郭仲翔之間生死不渝的情誼。 《俞伯牙摔琴哭知音》,寫知音的難得,以見直摯友誼的可貴。 這些作者的用意是通過那些歷來傳誦的故事來批判當時「交道奸如鬼」的社會風尚,但小說存在着較多封建道德氣息。 「三言」中有不少宣揚封建倫理道德、宿命論思想和描寫色情的作品。 如在《莊子休鼓盆成大道》中,作者大力宣揚了虛無主義的人生觀,並從封建貞操觀念出發,醜化了改嫁的寡婦。 《鈍秀才一朝交泰》中通過馬德稱的落魄和發跡的過程,鼓吹了「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的宿命思想。 《赫大卿遺恨鴛鴦縧》中充滿了露骨的色情描寫。 第39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中國文學史》
第39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