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遣軍至江乘拒綸軍。 趙伯超曰:「若從黃城大路,必與賊遇,不如徑指鐘山,突據廣莫門。 出賊不意,城圍必解矣。 」綸從之,夜行失道,迂二十餘裡。 庚辰旦,營于蔣山。 景見之大駭,悉送所掠婦女、珍貨于石頭,具舟欲走。 分兵三道攻綸,綸與戰,破之。 時山巔寒雪,乃引軍下愛敬寺。 景陳兵于覆舟山北,乙酉,綸進軍玄武湖側,與景對陳,不戰。 至暮,景更約明日會戰,綸許之。 安南侯駿見景軍退,以為走,即與壯士逐之;景旋軍擊之,駿敗走,趣綸軍。 趙伯超望見,亦引兵走,景乘勝追擊之,諸軍皆潰。 綸收餘兵近千人,入天保寺;景追之,縱火燒寺。 綸奔朱方,士卒踐冰雪,往往墮足。 景悉收綸輜重,生擒西豐公大春、安前司馬莊丘慧、主帥霍俊等而還。 丙戌,景陳所獲綸軍首虜鎧仗及大春等於城下,使言曰:「邵陵王已為亂兵所殺。 」霍俊獨曰:「王小失利,已全軍還京口。 城中但堅守,援軍尋至。 」賊以刀毆其背,俊辭色彌厲;景義而釋之,臨賀王正德殺之。 是日晚,鄱陽王范遣其世子嗣與西豫州刺史裴之高、建安太守趙鳳舉各將兵入援,軍于蔡洲,以待上流諸軍,范以之高督江右援軍事。 景悉驅南岸居民于水北,焚其廬舍,大街已西,掃地俱盡。 北徐州刺史封山侯正表鎮鐘離,上召之入援,正表托以船糧未集,不進。 景以正表為南兗州刺史,封南郡王。 正表乃于歐陽立柵以斷援軍,帥眾一萬,聲言入援,實欲襲廣陵。 密書誘廣陵令劉詢,使燒城為應,詢以告南兗州刺史南康王會理。 十二月,會理使詢帥步騎千人夜襲正表,大破之;正表走還鐘離。 詢收其兵糧,歸就會理,與之入援。 癸巳,侍中、都官尚書羊侃卒,城中益懼。 侯景大造攻具,陳于闕前,大車高數丈,一車二十輪。 丁酉,復進攻城,以蝦蟆車運土填塹。 湘東王繹遣世子方等將步騎一萬入援建康,庚子,發公安。 繹又遣竟陵太守王僧辯將舟師萬人,出自漢川,載糧東下。 方等有俊才,善騎射,每戰,親犯矢石,以死節自任。 壬寅,侯景以火車焚台城東南樓。 材官吳景有巧思,于城內構地為樓,火才滅,新樓即立,賊以為神。 景因火起,潛遣人于其下穿城。 城將崩,乃覺之;吳景于城內更築迂城,狀如卻月以擬之,兼擲火,焚其攻具,賊乃退走。 太子遣洗馬元孟恭將千人自大司馬門出蕩,孟恭與左右奔降于景。 己酉,景土山稍逼城樓,柳津命作地道以取其土,外山崩,壓賊且盡。 又于城內作飛橋,懸罩二土山上。 景眾見飛橋迥出,崩騰而走;城內擲雉尾炬,焚其東山,樓柵蕩盡,賊積死於城下,乃棄土山不復修,自焚其攻具。 材官將軍宋嶷降于景,教之引玄武湖水以灌台城,闕前皆為洪流。 上征衡州刺史韋粲為散騎常侍,以都督長沙歐陽頠監州事。 粲,放之子也。 還,至廬陵,聞侯景亂,粲簡閲部下,得精兵五千,倍道赴援。 至豫章,聞景已出橫江,粲就內史劉孝儀謀之,孝儀曰:「必如此,當有敕。 豈可輕信人言,妄相驚動!或恐不然。 」時孝儀置酒,粲怒,以杯抵地曰:「賊已渡江,便逼宮闕,水陸俱斷,何暇有報!假令無敕,豈得自安!韋粲今日何情飲酒!」即馳馬出部分。 將發,會江州刺史當陽公大心遣使邀粲,粲乃馳往見大心曰:「上游籓鎮,江州去京最近,殿下情計誠宜在前。 但中流任重,當須應接,不可闕鎮。 今宜且張聲勢,移鎮湓城,遣偏將賜隨,於事便足。 」大心然之,遣中兵柳昕帥兵二千人隨粲,粲至南洲,外弟司州刺史柳仲禮亦帥步騎萬餘人至橫江,粲即送糧仗贍給之,並散私金帛以賞其戰士。 西豫州刺史裴之高自張公洲遣船度仲禮,丙辰夜,粲、仲禮及宣猛將軍李孝欽、前司州刺史羊鴉仁、南陵太守陳文徹,合軍屯新林王游苑。 粲議推仲禮為大都督,報下流眾軍;裴之高自以年位,恥居其下,議累日不決。 粲抗言于眾曰:「今者同赴國難,義在除賊。 所以推柳司州者,正以久捍邊疆,先為侯景所憚;且士馬精鋭,無出其前。 若論位次,柳在粲下,語其年齒,亦少於粲,直以社稷之計,不得復論。 今日形勢,貴在將和,若人心不同,大事去矣。 裴公朝之舊德,豈應復挾私情以沮大計!粲請為諸軍解之。 」乃單舸至之高營,切讓之曰:「今二宮危逼,猾寇滔天,臣子當戮力同心,豈可自相矛盾!豫州必欲立異,鋒鏑便有所歸。 」之高垂泣致謝。 遂推仲禮為大都督。 宣城內史楊白華遣其子雄將郡兵繼至,援軍大集,眾十餘萬,緣淮樹柵,景亦于北岸樹柵以應之。 第46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資治通鑑 中》
第46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