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光曰:為人君者,動靜舉措不可不慎,發於中必形于外,天下無不知之。 當是時也,皇后、太子皆無恙,而命鈎弋之門曰堯母,非名也。 是以奸臣逆探上意,知其奇愛少子,欲以為嗣,遂有危皇后、太子之心,卒成巫蠱之禍,悲夫! 趙人江充為水衡都尉。 初,充為趙敬肅王客,得罪于太子丹,亡逃;詣闕告趙太子陰事,太子坐廢。 上召充入見。 充容貌魁岸,被服輕靡,上奇之;與語政事,大悅,由是有寵,拜為直指綉衣使者,使督察貴戚、近臣逾侈者。 充舉劾無所避,上以為忠直,所言皆中意。 嘗從上甘泉,逢太子家使乘車馬行馳道中,充以屬吏。 太子聞之,使人謝充曰:「非愛車馬,誠不欲令上聞之,以教敕亡素者,唯江君寬之。 」充不聽,遂白奏,上曰:「人臣當如是矣!」大見信用,威震京師。 世宗孝武皇帝下之下太始四年(戊子,公元前九三年) 春,三月,上行幸泰山。 壬午,祀高祖于明堂以配上帝,因受計。 癸未,祀孝景皇帝于明堂。 甲申,修封。 丙戌,禪石閭。 夏,四月,幸不其。 五月,還,幸建章宮,赦天下。 冬,十月,甲寅晦,日有食之。 十二月,上行幸雍,祠五畤。 西至安定、北地。 世宗孝武皇帝下之下征和元年(己丑,公元前九二年) 春,正月,上還,幸建章宮。 三月,趙敬肅王彭祖薨。 彭祖取江都易王所幸淖姬,生男,號淖子。 時淖姬兄為漢宦者,上召問:「淖子何如?」對曰:「為人多欲。 」上曰:「多欲不宜君國子民。 」問武始侯昌,曰:「無咎無譽。 」上曰:「如是可矣。 」遣使者立昌為趙王。 夏,大旱。 上居建章宮,見一男子帶劍入中龍華門,疑其異人,命收之。 男子捐劍走,逐之弗獲。 上怒,斬門候。 冬,十一月,發三輔騎士大搜上林,閉長安城門索;十一日乃解。 巫蠱始起。 丞相公孫賀夫人君孺,衛皇后姊也,賀由是有寵。 賀子敬聲代父為太仆,驕奢不奉法,擅用北軍錢千九百萬;發覺,下獄。 是時詔捕陽陵大俠朱安世甚急,賀自請逐捕安世以贖敬聲罪,上許之。 後果得安世。 安世笑曰:「丞相禍及宗矣!」遂從獄中上書,告「敬聲與陽石公主私通;上且上甘泉,使巫當馳道埋偶人,祝詛上,有惡言。 」 世宗孝武皇帝下之下征和二年(庚寅,公元前九一年) 春,正月,下賀獄,案驗;父子死獄中,家族。 以涿郡太守劉屈氂為左丞相,封澎侯。 屈氂,中山靖王子也。 夏,四月,大風,發屋折木。 閏月,諸邑公主、陽石公主及皇后弟子長平侯伉皆坐巫蠱誅。 上行幸甘泉。 初,上年二十九乃生戾太子,甚愛之。 及長,性仁恕溫謹,上嫌其材能少,不類己;而所幸王夫人生子閎,李姬生子旦、胥,李夫人生子髆,皇后、太子寵浸衰,常有不自安之意。 上覺之,謂大將軍青曰:「漢家庶事草創,加四夷侵陵中國,朕不變更制度,後世無法;不出師征伐,天下不安;為此者不得不勞民。 若後世又如朕所為,是襲亡秦之跡也。 太子敦重好靜,必能安天下,不使朕憂。 欲求守文之主,安有賢于太子者乎!聞皇后與太子有不安之意,豈有之邪?可以意曉之。 」大將軍頓首謝。 皇后聞之,脫簪請罪。 太子每諫證伐四夷,上笑曰:「吾當其勞,以逸遺汝,不亦可乎!」 上每行幸,常以後事付太子,宮內付皇后。 有所平決,還,白其最,上亦無異,有時不省也。 上用法嚴,多任深刻吏。 太子寬厚,多所平反,雖得百姓心,而用法大臣皆不悅。 皇后恐久獲罪,每戒太子,宜留取上意,不應擅有所縱舍。 上聞之,是太子而非皇后。 群臣寬厚長者皆附太子,而深酷用法者皆毀之。 邪臣多黨與,故太子譽少而毀多。 衛青薨後,臣下無復外家為據,競欲構太子。 上與諸子疏,皇后希得見。 太子嘗謁皇后,移日乃出。 黃門蘇文告上曰:「太子與宮人戲。 」上益太子宮人滿二百人。 太子後知之,心銜文。 文與小黃門常融、王弼等常微伺太子過,輒增加白之。 皇后切齒,使太子白誅文等。 太子曰:「第勿為過,何畏文等!上聰明,不信邪佞,不足憂也」上嘗小不平,使常融召太子,融言「太子有喜色」,上嘿然。 及太子至,上察其貌,有涕泣處,而佯語笑,上怪之;更微問,知其情,乃誅融。 皇后亦善自防閒,避嫌疑,雖久無寵,尚被禮遇。 第13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資治通鑑 上》
第13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