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成王、臨武君曰:「善。 請問王者之兵,設何道,何行而可?」荀卿曰:「凡君賢者其國治,君不能者其國亂;隆禮貴義者其國治,簡禮賤義者其國亂。 治者強,亂者弱,是強弱之本也。 上足卬則下可用也,上不足卬則下不可用也。 下可用則強,下不可用則弱,是強弱之常也。 好士者強,不好士者弱;愛民者強,不愛民者弱;政令信者強,政令不信者弱;重用兵者強,輕用兵者弱;權出一者強,權出二者弱;是強弱之常也。 齊人隆技擊,其技也,得一首者則賜贖錙金,無本賞矣。 是事小敵毳,則偷可用也;事大敵堅,則渙焉離耳。 若飛鳥然,傾側反覆無日,是亡國之兵也,兵莫弱是矣,是其去賃市傭而戰之幾矣。 魏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矢五十個,置戈其上,冠冑帶劍,贏二日之糧,日中而趨百里;中試則復其戶,利其田宅。 是其氣力數年而衰,而複利未可奪也,改造則不易周也,是故地雖大,其稅必寡,是危國之兵也。 秦人,其生民也狹隘,其使民也酷烈,劫之以勢,隱之以厄,忸之以慶賞,之以刑罰,使民所以要利於上者,非鬥無由也。 使以功賞相長,五甲首而隷五家,是最為眾強長久之道。 故四世有勝,非幸也,數也。 故齊之技擊不可以遇魏之武卒,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鋭士,秦之鋭士不可以當桓、文之節制,桓、文之節制不可以當湯、武之仁義,有遇之者,若以焦熬投石焉。 兼是數國者,皆干賞蹈利之兵也,傭徒鬻賣之道也,未有貴上安制綦節之理也。 諸侯有能微妙之以節,則作而兼殆之耳。 故招延募選,隆勢詐,尚功利,是漸之也。 禮義教化,是齊之也。 故以詐遇詐,猶有巧拙焉;以詐遇齊,譬之猶以錐刀墮太山也。 故湯、武之誅桀、紂也,拱挹指麾,而強暴之國莫不趨使,誅桀、紂若誅獨夫。 故《泰誓》曰:『獨夫紂,』此之謂也。 故兵大齊則制天下,小齊則治鄰敵。 若夫招延募選,隆勢詐,尚功利之兵,則勝不勝無常,代翕代張,代存代亡,相為雌雄耳。 夫是之謂盜兵,君子不由也。 」 孝成王、臨武君曰:「善。 請問為將。 」荀卿曰:「知莫大乎棄疑,行莫大乎無過,事莫大乎無悔。 事至無悔而止矣,不可必也。 故制號政令,欲嚴以威;慶賞刑罰,欲必以信;處舍收藏,欲周以固;徙舉進退,欲安以重,欲疾以速;窺敵觀變,欲潛以深,欲伍以參;遇敵決戰,必行吾所明,無行吾所疑;夫是之謂六術。 無慾將而惡廢,無怠勝而忘敗,無威內而輕外,無見其利而不顧其害,凡慮事欲熟而用財慾泰,夫是之謂五權。 將所以不受命于主有三,可殺而不可使處不完,可殺而不可使擊不勝,可殺而不可使欺百姓,夫是之謂三至。 凡受命于主而行三軍,三軍既定,百官得序,群物皆正,則主不能喜,敵不能怒,夫是之謂至臣。 慮必先事而申之以敬,慎終如始,始終如一,夫是之謂大吉。 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敗也必在慢之。 故敬勝怠則吉,怠勝敬則滅;計勝欲則從,欲勝計則凶。 戰如守,行如戰,有功如幸。 敬謀無曠,敬事無曠,敬吏無曠,敬眾無曠,敬敵無曠,夫是之謂五無曠。 慎行此六術、五權、三至,而處之以恭敬、無曠,夫是之謂天下之將,則通於神明矣。 」 臨武君曰:「善。 請問王者之軍制。 」荀卿曰:「將死鼓,禦死轡,百吏死職,士大夫死行列。 聞鼓聲而進,聞金聲而退。 順命為上,有功次之。 令不進而進,猶令不退而退也,其罪惟均。 不殺老弱,不獵禾稼,服者不禽,格者不赦,奔命者不獲。 凡誅,非誅其百姓也,誅其亂百姓者也。 百姓有捍其賊,則是亦賊也。 以故順刃者生,傃刃者死,奔命者貢。 微子開封于宋,曹觸龍斷于軍,商之服民,所以養生之者無異周人,故近者歌謳而樂之,遠者竭蹶而趨之,無幽閒闢陋之國,莫不趨使而安樂之,四海之內若一家,通達之屬莫不從服,夫是之謂人師。 《詩》曰:『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 』此之謂也。 王者有誅而無戰,城守不攻,兵格不擊,敵上下相喜則慶之,不屠城,不潛軍,不留眾,師不越時,故亂者樂其政,不安其上,欲其至也。 」臨武君曰:「善。 」 陳囂問荀卿曰:「先生議兵,常以仁義為本。 仁者愛人,義者循理,然則又何以兵為?凡所為有兵者,為爭奪也。 」荀卿曰:「非汝所知也。 彼仁者愛人,愛人,故惡人之害之也;義者循理,循理,故惡人之亂之也。 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非爭奪也。 」 燕孝王薨,子喜立。 第3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資治通鑑 上》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