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裡,老子對嚴苛的政治壓迫給予了抨擊,要求統治者善待民眾。 這一章裡,老子又對繁重的經濟剝削進行指責。 在《道德經》裡的七十二章、七十四章、本章和七十七章,內容基本上都是對統治者進行無情揭露和嚴正警告。 他認為,寬容的政治,比暴虐的政治要高明得多。 因為,一旦人民不畏懼死亡而進行反抗,為求生存而暴動,那樣,統治者的日子就不好過下去。 [評析] 老子在這一章裡揭示了老百姓與統治者之間的矛盾對抗。 從政治上講,人民的反抗是由統治者的苛政和沉重的租稅所引起來的,這是說,剝削與高壓是政治禍亂的最實際的原因。 老百姓在這種情況面前,只有鋌而走險,毫不畏懼死亡。 張松如先生說:「本章文顯義明,無須詮釋。 而有的論者,卻硬說這是為統治者出謀劃策,是騙人的。 是的,『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于貴生也』。 確實是代統治者設想的說法。 可是古代的從事生產的廣大民眾,如果不是寄希望于其理想中的所謂『聖人』,難道在複雜的尖鋭的階級鬥爭的舞台上,還能扮演為獨立的主角嗎?前述的那些引論者,在這裡說老子是為統治者出謀劃策,在另一些地方又說老子是新興的封建制度的對抗者,是勢不兩立的。 這種隨心所欲的評價,豈不是自相矛盾嗎?」所以,張松如先生說:「本章揭示了勞動人民與封建統治者之間階級矛盾的實質:人民的饑荒,是統治者沉重的租稅造成的;人民的輕生,是統治者無厭的聚斂造成的。 這種說法,當然同貫穿《老子》書中的『無為』思想相通着,可是它豈不也反映了被壓迫的人民群眾的要求嗎?豈不正是作為人民群眾主體的廣大農民階級思想的流露嗎?」(《老子校讀》第404頁) 第76章: 人之生也柔弱①,其死也堅強②。 草木③之生也柔脆④,其死也枯槁⑤。 故堅強者死之徒⑥,柔弱者生之徒⑦。 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⑧。 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譯文] 人活着的時候身體是柔軟的,死了以後身體就變得僵硬。 草木生長時是柔軟脆弱的,死了以後就變得乾硬枯槁了。 所以堅強的東西屬於死亡的一類,柔弱的東西屬於生長的一類。 因此,用兵逞強就會遭到滅亡,樹木強大了就會遭到砍伐摧折。 凡是強大的,總是處于下位,凡是柔弱的,反而居于上位。 [註釋] 1、柔弱:指人活着的時候身體是柔軟的。 2、堅強:指人死了以後身體就變成僵硬的了。 3、草木:一本在此之前有「萬物」二字。 4、柔脆:指草木形質的柔軟脆弱。 5、枯槁:用以形容草木的乾枯。 6、死之徒:徒,類的意思,屬於死亡的一類。 7、生之徒:屬於生存的一類。 8、兵強則滅,木強則折:一本作「兵強則不勝,木強則兵」。 [引語] 這一章以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反覆說明這樣一種觀點:柔弱勝剛強。 老子向來主張貴柔、處弱,他從直觀的認識角度,看到了人初生之時,身體是柔弱的,死了以後就變得堅硬了,草木初生之時也是柔弱的,死了以後就變得枯槁。 這種直觀的、經驗的認識,可以說是老子處弱、貴柔思想的認識論之根源。 [評析] 老子對於社會與人生有着深刻的洞察,他認為世界上的東西,凡是屬於堅強者都是死的一類,凡是柔弱的都是生的一類。 因此,老子認為,人生在世,不可逞強鬥勝,而應柔順謙虛,有良好的處世修養。 我們感到,這一章又一次表達了老子的辯證法思想。 這種思想來源於對自然和社會現象的觀察和總結。 這裡,無論柔弱還是堅強,也無論「生之徒」還是「死之徒」,都是事物變化發展的內在因素在發揮作用。 這個結論還蘊含著堅強的東西已經失去了生機,柔弱的東西則充滿着生機。 老子在這一章裡所表達的思想是極富智慧的,他以自然和社會現象形象地向人們提出奉告,希望人們不要處處顯露突出,不要時時爭強好勝。 事實上,在現實生活當中,有不少這樣的人,這種例子不勝枚舉。 當然,這也符合老子一貫的思想主張。 第77章: 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人之道①,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②。 [譯文] 第6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老子道德經註譯》
第6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