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傅說(yu • è):殷商時代的賢才,輔佐高宗武丁,成為武丁的相。 傳說傅說死後成了星精,故下句有「乘東維、騎箕尾」之說。 (45)奄:覆蓋、包括。 (16)東維:星名,在箕星、尾星之間。 (47)箕、尾:星名,為二十八宿中的兩個星座。 【譯文】 死和生均非人為之力所能安排,猶如黑夜和白天交替那樣永恆地變化,完全出於自然。 有些事情人是不可能參與和干預的,這都是事物自身變化的實情。 人們總是把天看作生命之父,而且終身愛戴它,何況那特立高超的「道」呢!人們還總認為國君是一定超越自己的,而且終身願為國君效死,又何況應該宗為大師的「道」呢? 泉水乾涸了,魚兒困在陸地上相互依偎,互相大口出氣來取得一點濕氣,以唾沫相互潤濕,不如將過去江湖裡的生活徹底忘記。 與其讚譽唐堯的聖明而非議夏桀的暴虐,不如把他們都忘掉而融化混同於「道」。 大地把我的形體托載,並且用生存來勞苦我,用衰老來閒適我,用死亡來安息我。 所以,把我的存在看作好事的,也就因此而可以把我的死亡看作是好事。 將船兒藏在大山溝裡,將漁具藏在深水裡,可以說是十分牢靠了。 然而半夜裡有個大力士把它們連同山谷和河澤一塊兒背着跑了,睡夢中的人們還一點兒也不知道。 將小東西藏在大東西里是適宜的,不過還是會有丟失。 假如把天下藏在天下里而不會丟失,這就是事物固有的真實之情。 人們只要承受了人的形體便十分欣喜,至于像人的形體的情況,在萬千變化中從不曾有過窮盡,那快樂之情難道還能夠加以計算嗎?所以聖人將生活在各種事物都不會丟失的環境裡而與萬物共存亡。 以少為善以老為善,以始為善以終為善,人們尚且加以效法,又何況那萬物所聯綴、各種變化所依託的「道」呢! 「道」是真實而又確鑿可信的,然而它又是無為和無形的;「道」可以感知卻不可以口授,可以領悟卻不可以面見;「道」自身就是本、就是根,還未出現天地的遠古時代「道」就已經存在;它引出鬼帝,產生天地;它在太極之上卻並不算高,它在六極之下不算深,它先於天地存在還不算久,它長於上古還不算老。 狶韋氏得到它,用來統馭天地;伏羲氏得到它,用來調合元氣;北斗星得到它,永遠不會改變方位;太陽和月亮得到它,永遠不停息地運行;堪壞得到它,用來入主崑崙山;馮夷得到它,用來巡遊大江大河;肩吾得到它,用來駐守泰山;黃帝得到它,用來登上雲天;顓頊得到它,用來居處玄宮;禹強得到它,用來立足北極;西王母得到它,用來坐陣少廣山。 沒有人能知道它的開始,也沒有人能知道它的終結。 彭祖得到它,從遠古的有虞時代一直活到五伯時代;傅說得到它,用來輔佐武丁,統轄整個天下,乘駕東維星,騎坐箕宿和尾宿,而永遠排列在星神的行列裡。 第22講: 南伯子葵問乎女偊曰①:「子之年長矣,而色若孺子②,何也?」曰:「吾聞道矣。 」南伯子葵曰:「道可得學邪?」曰:「惡③!惡可!子非其人也。 夫卜梁倚有聖人之才而無聖人之道④,我有聖人之道而無聖人之才,吾欲以教之,庶幾其果為聖人乎⑤!不然,以聖人之道告聖人之才,亦易矣。 吾猶守而告之⑥,參日而後能外天下⑦;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後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後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後能朝徹⑧;朝徹,而後能見獨⑨;見獨,而後能無古今;無古今,而後能入于不死不生。 殺生者不死⑩,生生者不生。 其為物,無不將也(11),無不迎也;無不毀也,無不成也。 其名為攖寧(12)。 攖寧也者,攖而後成者也。 」 南伯子葵曰:「子獨惡乎聞之?」曰:「聞諸副墨之子,副墨之子聞諸洛誦之孫,洛誦之孫聞之瞻明,瞻明聞之聶許,聶許聞之需役,需役聞之於謳,於謳聞之玄冥,玄冥聞之參寥,參寥聞之疑始(13)。 」 【註釋】 ①南伯子葵、女偊(y • ǔ):均為人名。 舊注曾疑「南伯子葵」即「南郭子綦」。 ②孺子:幼兒,孩童。 ③惡(w • ū)這裡是批駁、否定對方的言詞,義同「不」。 ④卜梁倚:人名:聖人之道:指虛淡內凝的心境。 聖人之才:指明敏的、外用的才質。 ⑤庶幾:也許、大概。 ⑥守:持守,修守,這裡指內心凝寂,善於自持而不容懈怠。 ⑦參:三。 外:遺忘。 「外」是相對於「內」的,思想上、精神上既然能凝寂虛空,身外之物,包括天地、死生都好像虛妄而不存在,故有以天下為外,以物為外,以生為外的說法。 第3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莊子詳解》
第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