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季說:「他運用自己的智慧來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他運用自己的心智去追求自己的理念。 如果達到了忘情、忘形的境界,眾多的弟子為什麼還聚集在他的身邊呢?」孔子回答說:「一個人不能在流動的水面照見自己的身影而是要面向靜止的水面,只有靜止的事物才能使別的事物也靜止下來。 各種樹木都受命于地,但只有松樹、柏樹無論冬夏都鬱鬱青青;每個人都受命于天,但只有虞舜道德品行最為端正。 幸而他們都善於端正自己的品行,因而能端正他人的品行。 保全本初時的跡象,心懷無所畏懼的膽識;勇士隻身一人,也敢稱雄于千軍萬馬。 一心追逐名利而自我索求的人,尚且能夠這樣,何況那主宰天地,包藏萬物,只不過把軀體當作寓所,把耳目當作外表,掌握了自然賦予的智慧所通解的道理,而精神世界又從不曾有過衰竭的人呢!他定將選擇好日子升登最高的境界,人們將緊緊地跟隨着他。 他還怎麼會把聚合眾多弟子當成一回事呢!」 第15講: 申徒嘉,兀者也,而與鄭子產同師于伯昏無人①。 子產謂申徒嘉曰:「我先出則子止②,子先出則我止。 」其明日,又與合堂同席而坐。 子產謂申徒嘉曰:「我先出則子止,子先出則我止。 今我將出,子可以止乎,其未邪③?且子見執政而不違④,子齊執政乎⑤?」申徒嘉曰:「先生之門,固有執政焉如此哉⑥?子而說子之執政而後人者也⑦?聞之曰:『鑑明則塵垢不止,止則不明也。 久與賢人處則無過。 』今子之所取大者⑧,先生也,而猶出言若是,不亦過乎?」子產曰:「子即若是矣,猶與堯爭善,計子之德不足以自反邪⑨?」申徒嘉曰:「自狀其過以不當亡者眾⑩,不狀其過以不當存者寡。 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 游于羿之彀中(11),中央者,中地也(12),然而不中者,命也。 人以其全足笑吾不全足者多矣,我怫然而怒(13);而適先生之所(14),則廢然而反(15)。 不知先生之洗我以善邪(16)?吾與夫子游十九年矣(17),而未嘗知吾兀者也。 今子與我游于形骸之內(18),而子索我于形骸之外(19),不亦過乎?」子產蹴然改容更貌曰(20):「子無乃稱(21)!」 【註釋】 ①鄭子產:鄭國的大政治家。 伯昏無人:假托的人名。 ②止:停止,留下。 ③其:還是、抑或。 ④執政:子產曾是鄭國執政大臣,故有此說。 違:迴避。 申徒嘉為一兀者,地位低下而子產位尊,不願與之同步,故有先出、留止的一段話。 ⑤齊:跟……齊一、一樣,向……看齊;「齊執政」意思是跟執政大臣齊一,即把自己看得跟執政大臣一樣。 ⑥固:豈。 全句大意是,哪有執掌政務的大臣如此拜師從學的呢?言外之意是,伯昏無人門下沒有貴賤之分,要分貴賤就不會到這裡來拜師從學。 ⑦說(yu • è)通作「悅,」喜悅。 後人:以別人為後,含有瞧不起別人的意思。 ⑧大者:這裡指廣博精深的見識。 ⑨計:計算,估量。 反:反省。 這句語意有所隱含,好像是說受過刑斷還不足以使自己有所反省嗎? ⑩狀:陳述,含有為自己的過失辯解的意思。 其過:自己的過失。 以:認為。 亡:丟失、失去,這裡指使身體殘缺,與下句「存」字表示保全的含義相對應。 (11)羿: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善射者。 彀(g • òu • ):張滿弓弩。 「彀中」指弓箭射程範圍之內,喻指人們生活的社會範圍。 (12)中(zh • òng • ):地:最易射中的地方。 (13)怫(b • ó)然:勃然,發怒時盛氣的樣子。 (14)先生:指伯昏無人。 所:寓所。 (15)廢然:怒氣消失的樣子。 反:返,指回覆到原有的正常神態。 (16)洗我以善:即以善洗我,用善道來教誨我。 (17)夫子:指伯昏無人。 (18)形骸之內:指人的精神世界。 「游于形骸之內」即以德相交,精神世界相通。 (19)形骸之外:指人的外在形體。 索:要求。 (20)蹴(c • ù)然:恭敬不安的樣子。 更:更改。 (21)乃:仍。 稱:說。 【譯文】 申徒嘉是個被砍掉了一隻腳的人,跟鄭國的子產同拜伯昏無人為師。 子產對申徒嘉說:「我先出去那麼你就留下,你先出去那麼我就留下。 」到了第二天,子產和申徒嘉同在一個屋子裡、同在一條蓆子上坐著。 子產又對申徒嘉說:「我先出去那麼你就留下,你先出去那麼我就留下。 現在我將出去,你可以留下嗎,抑或是不留下呢?你見了我這執掌政務的大官卻不知道迴避,你把自己看得跟我執政的大臣一樣嗎?」 第2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莊子詳解》
第2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