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臨政事、接觸民眾時,根據道義變通地來對付,寬大而廣泛地容納民眾,用恭敬的態度去引導他們,這是政治的第一步;然後中正和協地觀察決斷去輔助他們,這是政治的中間階段;然後進用、黜退,懲罰、獎賞他們,這是政治的最後一步。 第一年給他們實施第一步,第三年才給他們實施最後一步。 如果把最後一步用作為第一步,那麼政策法令就不能實行,而官民上下也會怨恨,這就是動亂會從這裡產生的原因。 《尚書》說:「即使是合宜的刑罰、合理的殺戮,也不要用來立即執行,你只能說:『我還沒有理順政事。 』」這是說應該先進行教育。 第239講: 14.7程者,物之準也;禮者,節之準也(1)。 程以立數,禮以定倫;德以敘位,能以授官。 凡節奏欲陵(2),而生民欲寬。 節奏陵而文,生民寬而安。 上文下安,功名之極也,不可以加矣。 【註釋】 (1)節:即下文的「節奏」,參見10.18注(8)。 (2)陵:見10.18注(12)。 【譯文】 度量衡,是測量物品的標準;禮制,是確定禮節禮儀等法度的標準。 根據度量衡來確定物品的數量,根據禮制來確定人與人之間的等級關係;根據品德來依次排列級別地位,根據能力來授予官職。 凡是禮節禮儀等制度要嚴格,而撫養人民要寬容。 禮節禮儀制度嚴格,就文明;撫養人民寬容,就安定。 上面文雅下面安定,這是立功成名的最高境界,不可能再有所增加了。 第240講: 14.8君者,國之隆也;父者,家之隆也。 隆一而治,二而亂。 自古及今,未有二隆爭重而能長久者。 【譯文】 君主,是國家中最高貴的人;父親,是家庭中最高貴的人。 最高貴的人只有一個,就安定;如果有兩個,就會混亂。 從古到今,還沒有兩個最高貴的人互相爭奪權力而能長久的。 第241講: 14.9師術有四,而博習不與焉(1)。 尊嚴而憚,可以為師;耆艾而信(2),可以為師;誦說而不陵不犯(3),可以為師;知微而論,可以為師。 故師術有四,而博習不與焉。 水深而回,樹落則糞本,弟子通利則思師。 《詩》曰(4):「無言不讎,無德不報。 」此之謂也。 【註釋】 (1)博習:博學。 與(y • )譽):參與。 (2)耆(q • 0齊):六十歲。 艾:五十歲。 (3)這句指學了能 貫徹到行動中。 陵:超越。 不陵:指遵守。 (4)引詩見《詩·大雅·抑》。 【譯文】 成為老師的辦法有四種,而博學並不包括在這裡面。 尊嚴而使人害怕,可以成為老師;年老而有威信,可以成為老師;誦讀解說經典而在行動上不超越、不違犯它,可以成為老師;懂得精微的道理而又能加以闡述,可以成為老師。 所以成為老師的辦法有四種,而博學並不包括在這裡面。 水深了就會打旋,樹葉落下就給樹根施了肥,學生顯達得利了就會想到老師。 《詩》云:「說話總會有應答,施恩總會有報答。 」說的就是這種道理啊。 第242講: 14.10賞不欲僭,刑不欲濫。 賞僭則利及小人,刑濫則害及君子。 若不幸有過,寧僭無濫;與其害善,不若利淫。 【譯文】 獎賞不要過分,刑罰不要濫用。 獎賞過分,那麼好處就會施加到道德不良的小人;刑罰濫用,那麼危害就會涉及到道德高尚的君子。 如果不幸發生失誤,那就寧可過分地獎賞也不要濫用刑罰;與其傷害好人,不如讓邪惡的人得利。 卷十 議兵第十五 [題解] 這是一篇論述軍事問題的文章,反映了荀子的軍事思想。 荀子認為「用兵攻戰之本在乎壹民」,「在乎善附民」;要「附民」,就必須「隆禮」、「貴義」、「好士」、「愛民」、「政令信」、「賞重」、「刑威」、「權出一」。 只有這樣,才能「壹民」,才能使「三軍同力」,從而取得戰爭的勝利。 當然,本篇內容極其豐富,它還涉及到各種做將軍的原則,如「六術」、「五權」、「三至」、「五無壙」等等。 至于其軍事思想的核心則是「仁義」,他主張「禁暴除害」,「以德兼人」,反對「爭奪」,不依仗「權謀」、「勢詐」。 第243講: 15.1臨武君與孫卿子議兵于趙孝成王前(1)。 王曰:「請問兵要。 」 臨武君對曰:「上得天時,下得地利,觀敵之變動,後之發,先之至,此用兵之要術也。 」 孫卿子曰:「不然。 臣所聞古之道,凡用兵攻戰之本在乎壹民。 弓矢不調,則羿不能以中微(2);六馬不和(3),則造父不能以致遠(4);士民不親附,則湯、武不能以必勝也(5)。 故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者也。 故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 」 【註釋】 第11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荀子註譯》
第11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