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聽到不如聽到,聽到不如見到,見到不如理解,理解不如實行。 學習到了實行也就到頭了。 實行,才能明白事理,明白了事理就是聖人。 聖人這種人,以仁義為根本,能恰當地判斷是非,能使言行保持一致,不差絲毫,這並沒有其他的竅門,就在於他能把學到的東西付諸行動罷了。 所以聽到了而沒有見到,即使聽到了很多,也必然有謬誤;見到了而不理解,即使記住了,也必然虛妄;理解了而不實行,即使知識豐富,也必然會陷入困境。 不去聆聽教誨,不去觀摩考察,即使偶爾做對了,也不算是仁德,這種辦法採取一百次會失誤一百次。 第124講: 8.20故人無師無法而知,則必為盜;勇,則必為賊;雲能(1),則必為亂;察,則必為怪;辯,則必為誕。 人有師有法頁知,則速通;勇,則速威;雲能,則速成;察,則速盡;辯,則速論。 故有師法者,人之大寶也;無師法者,人之大殃也。 【註釋】 (1)云:有(王念孫說)。 【譯文】 所以,人要是沒有老師、不懂法度,如果有智慧,就一定會偷竊;如果勇敢,就一定會搶劫;如果有才能,就一定會作亂;如果明察,就一定會搞奇談怪論;如果善辯,就一定會大言欺詐。 人要是有了老師、懂了法度,如果有智慧,就會很快通達事理;如果勇敢,就會很快變得威武;如果有才能,就會很快成功;如果明察,就能很快理解一切;如果善辯,就能很快論斷是非。 所以有老師、懂法度,是人們的一大寶物;沒有老師、不懂法度,是人們的一大禍害。 第125講: 8.21人無師法,則隆性矣;有師法,則隆積矣;而師法者,所得乎情(1),非所受乎性,不足以獨立而治(2)。 性也者,吾所不能為也,然而可化也;情也者,非吾所有也,然而可為也。 注錯習俗(3),所以化性也;並一而不二,所以成積也。 習俗移志,安久移質;並一而不二,則通於神明,參于天地矣(4)。 【註釋】 (1)情:指合乎禮義的高尚情操。 (2)不足以獨立而治:指老師、法度不可能自我完善,也得依靠禮義來完善自己。 (3)注錯:見4.9注(4)。 (4)參:見3.5注(2)。 【譯文】 人要是沒有老師、不懂法度,就會推崇發展本性了;有了老師、懂了法度,就會注重增加學習的積累了;而老師、法度,是從合乎禮義的高尚情操中得來的,並不是稟受于先天的本性,所以也不能夠獨立地得到完善。 本性這種東西,是我們所不能造就的,卻可以通過教育來改變;學習的積累,不是我們固有的,卻可以造就。 對人的安排措置以及習慣風俗,是用來改變本性的;專心致志地學習而不三心二意,是用來造成知識積累的。 風俗習慣能改變人的思想,安守習俗的時間長了就會改變人的本質;學習時專心致志而不三心二意,就能通於神明,與天地相併列了。 第126講: 8.22故積土而為山,積水而為海,旦暮積謂之歲,至高謂之天,至下謂之地,宇中六指謂之極(1),涂之人百姓積善而全盡謂之聖人(2)。 彼求之而後得,為之而後成,積之而後高,盡之而後聖。 故聖人也者,人之所積也。 人積耨耕而為農夫,積斲削而為工匠,積反貨而為商賈(3),積禮義而為君子。 工匠之子莫不繼事,而都國之民安習其服,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 是非天性也,積靡使然也(4)。 【註釋】 (1)宇:空間。 六:指上、下、東、南、西、北六個方向。 指:指向,延伸。 (2)涂:通「途」。 「百姓」二字當為衍文,它們原來可能是「涂之人」的注,後代抄書刻書的人誤將它混入了正文。 8.7、 23.14都只說「涂之人」可證。 (3)反:通「販」。 (4)靡(m • ¥模):通「摩」、「磨」,接觸,磨煉, 指受外力的影響。 【譯文】 第5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荀子註譯》
第5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