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帶他到珠寶庫去,讓他隨便挑選吧。 」國王欣然答應漁夫的要求,漁夫和雄人魚一道來到國王的寶庫中,挑選了許多名貴珠寶,滿載而歸。 雄人魚和漁夫絶交 雄人魚領漁夫離開京城,回到自己的家。 在送漁夫返回陸地之前,他取出一個包裹,遞給漁夫,說道:「請收下這個包裹,幫我帶往麥加,這是送給先知穆罕默德的一點薄禮,表示我對他的敬仰之情。 」 漁夫收下了他的禮物,但不知裡面裝的是什麼。 雄人魚送漁夫返回陸地,歸途中經過一個地方,漁夫看見那裡的人們歡呼、歌唱、大擺筵席,人們成群結隊,載歌載舞,好像是辦什麼喜事。 他好奇地問雄人魚道:「他們這麼高興,是不是在辦娶親的喜事?」 「不!他們不是娶親,而是死了人在辦喪事呢。 」 「你們這兒死了人,還要聚眾慶賀嗎?」 「是的,我們這兒是這樣的。 可你們那兒怎樣呢?陸地上死了人,是什麼樣的情形?」雄人魚也好奇地打聽陸地上的情況。 「我們陸地上死了人,親戚朋友都為死者悲哀哭泣,尤其是女人們,總是打自己的耳光,撕破身上的衣服,一個個哭得死去活來。 」 「把我托你送先知的禮物還給我。 」雄人魚睜大眼睛瞪着漁夫說。 雄人魚要回禮物,和漁夫一起上岸後,突然果斷地對他說:「我決心跟你絶交了!從今天起,咱們一刀兩斷!」 「你這是什麼意思?」漁夫感到莫名其妙。 「你們生長在陸地上的人類,不是安拉的附屬物嗎?」 「不錯,是安拉的附屬物呀。 」 「可是安拉收回他的附屬物時,你們卻不願意,甚至于痛哭流涕。 既然如此,我怎能把送先知的禮物託付給你呢?反過來,你們每逢生子,便歡樂無比,其實新生者的靈魂,原也是安拉的寄存物,而安拉取回他的寄存物時,你們為什麼不願意,併為此發愁、哭泣呢?這樣的話,跟你們陸地上的人類結交,對我們來說,大可不必。 」 雄人魚說完,扔下漁夫,潛入水裡,頃刻消失了。 漁夫把埋在岸邊的衣服刨出穿上,帶著珍珠寶石,滿載而歸。 國王喜出望外地前去迎接他,親切地問候他道:「賢婿,你好嗎?你為什麼去了那麼久才回來呢?」 漁夫把他去海裡遊覽的經歷講了一遍。 國王聽了感到驚奇,羡慕不已。 最後漁夫把雄人魚和他絶交的事告訴了國王。 國王聽後,埋怨道:「你告訴他陸地上的情況,這可是你的錯誤呀!」 漁夫阿卜杜拉想念雄人魚,繼續每天去海濱。 他呼喚雄人魚,希望跟他和好,和他交換禮物,但卻再也聽不到他的回聲,也看不到他的蹤影了。 漁夫阿卜杜拉不厭其煩,從宮裡到海濱,又從海濱到宮中,每天來回一趟。 經過了漫長的一段時間,他知道希望已成泡影,這才斷了念頭,不再徒勞往返。 他跟岳父母、妻室兒女一起,在宮中舒適、快樂地生活着,一直到老。 ①《法諦海》:《古蘭經》第一章 阿拉丁和神燈的故事 相傳在古時候,中國西部的某城市裡,有一戶家境貧寒、以縫紉為職業的人家,男主人名叫穆司塔發,他與老伴相依為命,膝下只有一個獨生子,名叫阿拉丁。 阿拉丁生性貪玩,他游手好閒,從不學好,是個地地道道的小淘氣鬼。 老倆口一心一意盼著兒子學縫紉,以便將來能繼承父業,並以此謀生度日。 因為他們家境不好,沒有多餘的錢供阿拉丁讀書或去學徒,更不可能讓他去做生意。 但是,阿拉丁貪玩成性,從不願意安心獃在鋪中縫紉,總是跑出去找本地區那些貧窮、調皮的孩子們遊玩鬼混,成天不回家。 阿拉丁對此已習以為常,無論勸導、鞭打都不起作用。 他既不聽父母的話,為繼承父業學好縫紉,也不肯學搞經營做買賣的本領,就這樣一天天混了下去。 他父母認為他的前途實在不堪設想,令人擔心。 眼見兒子這種不成材的行為,穆司塔法大失所望,悲憤交集。 在阿拉丁十歲那年,他父親終因憂鬱成疾,一命嗚呼了。 阿拉丁不但不因為父親之死而內疚,改變他懶惰放蕩的性格,反而認為父親一死,自己再不會受到嚴格的約束和管教了,因此就更加放蕩不覊,越發懶散墮落,繼續過浪蕩生活。 他母親看到自己的兒子不成器,半點希望都沒有了,深感前途渺茫,不得已,只好把裁縫鋪裡的什物全都賣掉了,然後以紡綫為業。 可憐不幸的母親,起早貪黑,靠紡綫謀生度日,還要養活那不務正業的淘氣兒子。 就這樣一直把他拉扯到十五歲。 第12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一千零一夜》
第12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