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偶游郊郭,忽一褐衣人相之曰(18):「子何憂也?」盛方苦無所訴,因而備述其遭。 褐衣人曰:「有一佳境,暫往瞻矚,亦足破悶。 」問:「何所?」但云:「不遠。 」從之。 出郭半裡許,褐衣人曰:「予有小術,頃刻可到。 」因命以兩手抱腰,略一點頭,遂覺雲生足下,騰踔而上(19),不知幾百由旬(20).盛大懼,閉目不敢少啟。 頃之,曰:「至矣。 」忽見琉璃世界,光明異色,訝問:「何處?」曰:「天宮也。 」信步而行,上上益高(21). 遙見一叟,喜曰:「適遇此老,子之福也!」舉手相揖。 叟邀過諸其所,烹茗獻客;止兩盞,殊不及盛。 褐衣人曰:「此吾弟子,千里行賈,敬造仙署,求少贈饋。 」叟命僮出白石一樣(22),狀類雀卵,瑩澈如冰,使盛自取之。 盛念攜歸可作酒枚(23),遂取其六。 褐衣人以為過廉,代取六枚,付盛並裹之。 囑納腰橐,拱手日:「足矣。 」辭叟出,仍令附休而下,俄頃及地。 盛稽首請示仙號。 笑曰:「適即所謂觔鬥雲也(24). 」盛恍然,悟為大聖,又求祐護。 曰:「適所會財墾,賜利十二分(25),何須他求。 」盛又拜之,起視已渺。 既歸,喜而告兄。 解取共視,則融人腰橐矣。 後輦貨而歸,其利倍蓰。 自此屢至閩,必禱大聖。 他人之禱,時不甚驗;盛所求無不應者。 異史氏日:「昔士人過寺,畫琵琶于壁而去;比返,則其靈大著,香火相屬焉(26). 天下事固不必實有其人;人靈之,則既靈焉矣。 何以故?人心所聚,物或托焉耳。 若盛之方鯁,固宜得神明之祐:豈真耳內綉針、毫毛能變,足下觔鬥、碧落可升哉(27)!卒為邪惑,亦其見之下真也。 」 據《聊齋誌異》手稿本 【註釋】 (1) 兗:今山東省兗州市。 (2) 靈著:靈異顯著。 (3) 齊天大聖;孫悟空:神魔小說《西遊記》中的人物。 孫悟空在花果山水簾洞,與天庭對抗,曾自封為「齊天大聖」。 (4) 丘翁:指金元時道士丘處機。 丘為道教全真道龍門派創始人,字通密,號長春子,登州棲霞(今山東棲霞縣)人。 公元1219年成吉思汗西征:丘奉沼前往。 1223年丘自西域返回。 其弟子李志常將丘在返西域的經歷,寫成《長春真人西遊記》一書,凡二卷,今存《道藏》中。 舊時曾誤以此書為小說《西遊記》。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已作辨正。 (5) 刀槊(shu ò朔)雷霆:猶言刀砍雷轟。 槊,長矛。 (6) 神其詞:以神其說。 指世人以盛之病而證實神人靈驗之說。 (7) 易吾守:改變我的操守。 守,操守,此指不隨俗禱神。 (8) 剉(cuò錯)藥:切藥,猶言製藥。 剉,鍘碎。 (9) 數(shǔ署),責數其罪。 (10)北面稱弟子:意為甘心作信徒。 舊時尊長南面而坐,幼者北面參謁。 後拜人為師也稱「北面」。 (11)「當以汝處三清之法」二句,意謂以你處置三清聖像的辦法來對待你。 《西遊記》第四十四回,孫悟空等在車遲國三清殿,把供奉的三清,即元始天尊、靈寶道君、太上老君的塑像投入毛(茅)坑。 (12)無狀,無禮貌。 (13)嘖(z è責)有煩言,意謂發生言語爭執。 《左傳。 定公四年》:「會同難:嘖有煩言,莫之治也。 」註:「嘖,至也。 煩言,忿爭。 」 (14)拔舌獄:《西遊記》第十一回,唐太宗入冥,在陰山後見到十八層地獄,其中有拔舌獄。 (15)剛鯁(g ěng耿):剛正鯁直。 (16)方版:木板。 古時的簡牘。 《論衡。 須頌》:「今方板之用,在竹帛,無主名。 」 (17)鬥宿:天上二十八星宿之一。 此指南鬥星、北斗星。 迷信傳說:南鬥注生,北斗注死。 故閻王請示南、北星斗。 (18)褐衣:貧賤者的服裝。 《說文》:「褐,一日粗衣。 」 (19)騰踔(chu ō綽):騰躍。 (20)由旬:古代印度的長度單位,也作「俞旬」,為軍行一回的路程。 約為四十里,一說三十里。 (21)上上益高:意為越上述高。 (22)柈(p án 盤),盤、碟。 (23)酒杖,猶言酒籌,飲酒用以計數之具。 《左傳。 昭公十二年》:「枚筮之。 」《疏》:「今人數物日一枚、兩枚。 枚是籌之名也。 」 (24)觔鬥雲,跟頭雲。 《西遊記》第七回謂孫悟空「會駕觔鬥雲,一縱十萬八千里」。 (25)賜利十二分,指得十二枚白石,為財星所賜的十二分利市。 (26)「昔人過寺」五句:《太平廣記》卷三一五引《原化記》,謂昔有書生欲游吳地,道經江西,因阻風泊舟,閒步人寺,見僧房院開,旁有筆硯。 書生善畫,乃于房門素壁上畫一琵琶,大小與真不異。 畫畢離去。 僧歸,見畫,乃告村人曰:「恐是五台山聖琵琶。 」於是「遂為村人傳說,禮施求福甚效。 」後來,書生得知其事,甚為慚愧,乃回到僧寺,以水洗盡所畫琵琶,「自是靈聖亦絶。 」 (27)「若盛之方鯁」六句:意謂象許盛這樣方正鯁直的人自應得到神靈的保護;而並非真的如同孫悟空那樣,具有神奇的本領。 青蛙神 第12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聊齋誌異 下》
第12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