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賂遺(w èi 位):贈送財物。 (28)砥志研思:深思熟慮;指用心為文。 砥和研,都是細緻琢磨的意思。 (29)小泰:比較充足。 泰,侈,豐足。 (30)妻黨:妻方的家族。 任京秩:做京官。 秩,官吏的職位或品級。 (31)蘭台:御史。 東漢時稱御史台為蘭台寺,後世因以「蘭台」作為御史的代稱。 (32)膏火:燈油;代指學習費用。 (33)納貢:明清時代,准許向政府納資,捐得國子監監生的資格。 由普通身份納捐的監生稱「例監」,由生員納捐的稱「納貢」。 納貢者有資格參加鄉試。 (34)連戰皆捷;指考選舉人的鄉試及次年考選進士的會試、殿試,都。 勝利通過;即中了舉人,又中了進士。 (35)庶吉士:官名,明初置,永樂時隷屬於「翰林院」,以進士擅長文學及書法者充任。 清代于翰林院設庶常館,進士殿試後,朝考前列者得選用為庶吉土。 三年後再經考試,根據戍績另授官職。 (36)郵報:傳送喜信。 郵,寄遞。 (37)為■(nuǎn 暖):也稱「■女」,舊時女兒嫁後三日,母家饋送食物。 (38)翩然竟來:竟然大方、爽快地來了。 翩然,輕盈瀟灑的樣子。 (39)凝重:莊重。 (40)靡所短長:無所計較。 靡,無。 (41)漠然:淡漠!若無其事。 (42)展墓:掃墓。 (43)衣冠既竟:穿戴完畢。 指換上冠服,準備出迎。 (44)升輿:上轎。 升,登上。 (45)靈寢:寄放靈柩的內堂。 古時往往停柩屋內,擇吉待葬。 (46)以華屋做山丘:意謂臨時寄放靈柩的內堂,將毀敗成為埋葬靈柩的荒丘。 華屋,華麗房屋,活人所居的地方。 山丘,死人埋葬的地方。 曹植《箜篌引》:「生存華屋處,零落歸山丘。 」此化用其意。 (47)冠蓋相屬:指弔唁的官員接連不斷。 冠蓋,官員的冠服和車蓋,用作仕宦的代稱。 相屬,連續不斷。 (48)歷秩清顯:歷任清貴的要職。 秩,職。 清顯,指官位顯貴、政事不繁。 (49)鄉黨:指鄉裡。 厄急:急難。 (50)直指巡方者,受命為巡按御史的這位官員。 直指,官名,漢時設直指使,衣綉衣,出巡地方,有權誅殺不法官員,審判大獄,又稱綉衣直指。 (51)同譜:同宗。 譜,記述宗族世系的譜牒。 又,同時進士及第者稱「同蘭譜」。 (52)風規甚烈:執法甚嚴。 風規,風教法規。 烈,剛正。 (53)觀察:觀察使。 (54)裁答:裁箋作復;指回信。 (55)睚眥之嫌:小的怨仇。 睚眥,怒目而視,見《續黃梁》注。 嫌,仇怨。 (56)溫霽:喻臉色溫和。 霽,天氣晴朗。 (57)五體投地:雙膝、雙肘及頭額着地。 本是佛教最敬重的禮節,這裡指伏地磕頭。 (58)天人:天上的人。 此嘲諷曾依恃高門,欺侮四娘夫婦的嫂子們。 (59)以大訟求貴人:因為吃了大官司而求助于貴人。 當初胡家曾以「貴人」嘲笑四娘,此時四娘自稱「貴人」,有反譏之意。 (60)價(jiè介):送信、傳話的僕人。 (61)未遑字覆:來不及寫回信。 (62)「又以李夫人」二句:據山東省博物館抄本。 原作「又迎李夫人,如子迎養若母焉」。 僧術 黃生,故家子。 才情頗贍(1) ,夙志高騫[2 )。 村外蘭若,有居僧某,素與分深(3).既而僧雲遊,去十餘年復歸。 見黃,嘆曰:「謂君騰達已久,今尚白■耶(4) ?想福命固薄耳。 請為君賄冥中主者(5).能置十千否?」答言:「不能。 」僧曰:「請勉辦其半,徐當代假之。 三日為約。 」黃諾之,竭力典質如數(6).三日,僧果以五千來付黃。 黃家舊有汲水井,深不竭,雲通河海。 僧命束置井邊,戒曰(7) :「約我到寺,即推墮井中。 候半炊時,有一錢泛起,當拜之。 」乃去。 黃不解何術,轉念效否未定,而十千可惜。 乃匿其九,而以一千投之。 少間,巨泡突起,鏗然而破,即有一錢浮出,大如車輪。 黃大駭。 既拜,又取四千投焉。 落下,擊觸有聲,為大錢所隔,不得沉。 日暮,僧至,譙讓之曰(8) :「胡不盡投?」黃云:「已盡投矣。 」僧曰:「冥中使者止將一千去[9 ),何乃妄言?」黃實告之,僧嘆曰:「鄙吝者必非大器。 此子之命合以明經終以(10);不然,甲科立致矣(11). 」黃大悔,求再禳之。 僧固辭而去。 黃視並中錢猶浮,以綆釣上,大錢乃沉。 是歲,黃以副榜準貢(12),卒如僧言。 異史氏曰:「豈冥中亦開捐納之科耶(13)?十千而得一第(14),直亦廉矣(15).然一千誰貢,猶昂貴耳。 明經不第,何值一錢!」 據《聊齋誌異》鑄雪齋抄本 【註釋】 (1) 贍:富足,富。 (2)夙志高騫(qiān 牽):一向志在高飛。 夙,昔日,素日。 高騫,高舉,高飛。 喻指飛黃騰達。 騫,飛。 (3) 分(f èn 奮):情分。 (4) 尚白■:尚着白衣,即為平民。 白■,細而潔白的夏布。 (5) 冥中主者:指迷信所謂陰世主持福祿之神。 冥中,冥冥之中,指陰世。 (6)典質:抵押物產。 (7) 戒,告。 (8)譙讓:猶誚讓,責備。 (9) 將:持,拿。 (10)合以明經終:該當以貢生終老。 明經,明清時代對貢生的敬稱。 (11)甲科,明清時代指進士。 (12)副榜準貢,即副貢。 副榜,指鄉試副榜。 明嘉靖年間始設,清因,之。 副榜錄取者準作貢生,稱副貢。 (13)捐納:封建時代政府准許士民以捐資納粟得官之法,始於秦,歷代相沿,為封建時代弊政之一。 此指科舉考試中,以捐納取得功名。 自明代宗景泰年間始開生員納資入國子監之例,後擴大及于平民,亦可按例納款為監生。 (14)一第:一次及第。 此指甲科及第。 (15)直:同「值」。 第16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聊齋誌異 中》
第16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