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喜,贈白金、綵緞良厚,尚悉辭不受。 王問所欲,曰:「臣不敢言。 」再請之,頓首曰:「如推天惠(47),但賜舊妓惠哥足矣。 」王召之來,問其年,曰:「妾十八人府,令十四年矣。 」王以其齒加長,命遍呼群妓,任尚自擇;尚一無所好。 王笑曰:「痴哉書生!十年前定婚嫁耶?」尚以實對。 乃盛備輿馬,仍以所辭綵緞為惠哥作妝,送之出。 惠所生子,名之秀生——秀者袖也——是時年十一矣。 日念仙人之恩, 清明則上 其墓(48). 有久客川中者(49),逢道人于途,出書一卷曰:「此府中物,來時倉猝,未暇壁返(50),煩寄去(51). 」客歸,聞道人已死,不敢達王;尚代奏之。 王展視,果道土所借。 疑之,發其塚,空棺耳,後尚子少殤,賴秀生承繼(52),益服鞏之先知雲。 異史氏曰:「袖裡乾坤,古人之寓言耳,豈真有之耶?抑何其奇也!中有天地、有日月,可以娶妻生子,而又無催科之苦(53),人事之煩,則袖中蟣虱,何殊桃源鷄犬哉(54),設客人常住,老於是鄉可耳。 」 據《聊齋誌異》鑄雪齋抄本 【註釋】 (1) 何裡:猶言何鄉。 裡,鄉裡。 (2) 魯王: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子朱檀封魯王,洪武十八年就藩兗州,二十二年薨,謚曰「荒」。 見《明史》卷一百十六《宗室十五王。 太祖諸子一》。 (3) 閽(h ūn 昏)人:守門人。 通,傳報。 :(4) 中貴人:宮中的宦官。 (5) 反命:覆命,回報。 (6) 後宰門:指魯王府的後門。 (7) 歷:遊歷。 (8) 葛:一種藤本植物。 綳:捆束,纏繞。 (9) 監:內監,指王府監奴。 (10)詣視:猶臨視,謂親去看視。 (11)館:寓居。 (12)作劇:此指表演幻術。 (13)女樂(yuè月):歌舞伎。 壽:祝人長壽。 (14)「瑤池宴」本:瑤池,古代傳說中崑崙山上的池名,西王母所居之地。 《穆天子傳》卷三:「乙丑,天子觴西王母于瑤池之上。 」明代有《蟠桃會》、《八仙慶壽》等傳奇,演瑤池蟠桃結實後,西王母大開壽宴,諸仙參加瑤池宴會,為西王母祝壽。 此處藉此劇為魯王祝壽。 本,劇本。 (15)弔場:戲曲術語。 傳奇拆子戲開頭,有時先由一兩個次要人物上場,介紹前面的劇情,使觀眾對下面的表演易於瞭解,叫「弔場」。 (16)王母:即西王母。 (17)董雙成、許飛瓊,都是神話傳說中西王母的侍女,見《漢武帝內傳》。 (18)織女:星名。 此指神話人物,傳說她長年織造雲錦,故稱織女。 《漢書。 天立志》:「織女,天帝孫也」,故也稱「天孫」。 (19)一襲:一件。 (20)無縫之衣:指神仙之衣。 《太平廣記》六八引《靈怪錄》,謂太原郭翰暑月臥庭中,見有少女自空而下,視其衣,無縫。 翰問故,女答曰:「天衣,本非針線為也。 」 (21)非所夙諳:不是以前所熟悉的。 指並非宮中樂妓所演習之樂曲。 (22)藩籠:藩障與牢籠;意謂禁錮自由之所。 《莊子。 庚桑楚》:「以天下為之籠,則雀無所逃。 」 (23)忘情:不動情。 《晉書。 王衍傳》:「聖人忘情,最下不及情。 」 (24)心如枯木:喻靜寂而無情慾。 枯木,猶言槁木,《莊子。 齊物論》以槁木死灰喻靜寂無情。 (25)以,據二十四卷抄本,原作「一」。 (26)曲妓;樂妓。 曲,樂曲。 (27)絃索傾一時:謂演奏技藝超群出眾。 絃索,指演奏絃樂,如彈奏琵琶或箏。 傾,勝過、超越。 (28)苦,據二十四卷抄本,原作「若」。 (29)塞鴻:唐傳奇《無雙傳》,謂王仙客與無雙自動相愛,後來無雙因家敗被收為宮女。 王仙客的僕人塞鴻曾多方設法,使得仙客會見無雙,併為無雙傳書於王仙客。 (30)陽:同「佯」,裝作。 (31)聯之:指聯句成詩。 聯句為舊時作詩方式之一。 一般是一人出上句,續者對成一聯,再出上句;輪流相繼,綴成一詩。 (32)侯門似海久無蹤:意謂惠哥被召入魯王府就不見蹤影。 《雲溪友議》上《襄陽傑》:唐代詩人崔郊與其姑母的侍婢相戀,後婢被賣于連帥。 寒食日崔郊與她相遇,贈詩云:「公子王孫逐後塵,綠殊垂淚滴羅巾。 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 」 (33)誰識蕭郎今又逢:意謂出乎意料地又遇見了尚秀才。 蕭郎,舊時詩詞中習用語,女子對所愛戀的男子的稱呼。 (34)袖裡乾(qián 前)坤真個大:指道人衣袖寬廣。 乾坤,猶言天地。 (35)離人思婦盡包容:意謂可包容相思的情侶。 離人,離家的男子。 思婦,思夫的婦人。 (36)元素:平日沒有交往。 (37)反袂(m èi 昧):把衣袖翻過來。 (38)蟣(j ǐ幾):虱子的卵。 (39)三叉(chá軋)腰,腰圍三叉。 蒲松齡詩《辛未九月到濟南,游東流水,即為畢刺史物色菊種》小引:「繞欄之徑三叉,入戶之溪九曲。 」按拇指與中指伸開,兩指端之間距,俗稱一叉。 (40)了了:知曉。 (41)錢許:一錢多重。 (42)舊衲,此指為產血濺污的道服。 (43)手談:下圍棋。 古人稱下圍棋為「坐隱」或「手談」。 見《世說新語。 巧藝》。 (44)臨哭:哭弔。 (45)應如響:如聲響相應;喻極為靈驗。 (46)產厄:分娩之災。 (47)推天惠:施予恩惠。 天惠,上天的恩直,此指魯王的思賜。 (48)上其墓:祭掃其墳。 (49)川中:指四川。 (50)壁返:歸還借用之物的敬詞。 (51)寄去,捎去。 (52)賴秀生:此據山東省博物館抄本,原作「賴生」。 (53)催科:催租。 租稅有法令科條,故稱「科」。 (54)桃源:指陶淵陰在《桃花源詩並記》中所描寫的世外桃源。 二商 第14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聊齋誌異 中》
第14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