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心旌:心如懸旌,謂心神不定,搖曳如旌。 《戰國策。 楚策》一:「心搖搖如懸旌,而無所終薄。 」旌,旗幟。 (32)拳拳:猶「■■」。 耿耿於心,牢記不合。 《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 (33)頊頊(x ū旭):自失的樣子。 《莊子。 天地》:「子貢卑陬失色,頂頊然不自得。 」 (34)宿分:猶言「宿緣」,舊時迷信以為前生所定的緣分。 也作「夙分」。 (35)曲中女:即行院妓女。 曲,曲巷,指妓院。 (36)阽(diàn 電)危;猶瀕危,謂生命垂危。 (37)適以冗覊:恰為冗事所覊絆。 冗,繁雜瑣事。 (38)甓(p ì闢):磚。 (39)簡默:少言沉默。 簡,少。 (40)「晨占」二句:謂早晚占卜,希望出現七姊復至的徵兆。 古人以清晨雀噪、晚間燈芯爆花為遠出親人歸來的徵兆。 亂離二則 學師劉芳輝,京都人。 有妹許聘戴生,出閣有日矣(1).值北兵入境(2) ,父兄恐細弱為累(3) ,謀妝送戴家。 修飾未竟,亂乒紛入,父子分竄。 女為牛錄俘去(4).從之數日,殊不少狎。 夜則臥之別榻,飲食供奉甚殷。 又掠一少年來,年與女相上下,儀采都雅(5).牛錄謂之曰:「我無子,將以汝繼統緒(6) ,肯否?」少年唯唯。 又指女謂曰:「如肯,即以此為汝婦。 」少年喜,願從所命。 牛錄乃使同榻,泱洽甚樂。 既而枕上各道姓氏,則少年即戴生也。 陝西某公,任鹽秩(7) ,家累不從。 值姜■之變(8) ,故里陷為盜藪(9) ,音信隔絶。 後亂平,遣人探問,則百里絶煙,無處可詢消息。 會以覆命入都(10),有老班役喪偶(11),貧不能娶,公賚數金使買婦(12). 時大兵凱旋,俘獲婦口無算,插標市上(13),如賣牛馬。 遂攜金就擇之。 自分金少,不敢問少艾(14). 中一媼甚整潔,遂贖以歸。 媼坐床上,細認曰:「汝非某班役耶?」問所自知,曰:「汝從我兒服役,胡不識!」役大駭,急告公。 公視之,果母也。 因而痛哭,倍償之。 班役以金多,不屑謀媼。 見一婦年三十餘,風範超脫(15),因贖之。 既行,婦且走且顧,曰:「汝非某班役耶?」又驚問之,曰:「汝從我夫服役,如何不識!」班役益駭,導見公,公視之,真其夫人。 又悲失聲。 一日而母妻重聚,喜不可已。 乃以百金為班役娶美婦焉。 意必公有大德,故鬼神為之感應。 惜言者忘其姓字,秦中或有能道之者。 異史氏曰:「炎昆之禍,玉石不分(16),誠然戰。 若公一門,是以聚而傳者也。 董恩白之後(17),僅有一孫,今亦不得奉其祭祀,亦朝士之責也,悲夫!」 【註釋】 (1) 出■:方言,謂出嫁。 ■,通「閣」。 (2) 北兵:與下則「大兵」,均指清兵。 此言明末事,因稱清乒為「北兵」;下言清初事:故以「大乓」稱之。 (3) 細弱:妻子兒女,泛指家屬。 (4) 牛錄:牛錄章京。 滿語。 後金武官名。 清太祖時始編三百人為一牛錄,官長稱「牛錄額真」。 太宗天聰八年(1634)定為官名,改稱額真為章京。 (5) 儀采都雅:儀容風采,漂亮而閒雅。 都,漂亮。 《詩。 鄭風。 有女同車》:「洵美且都。 」 (6) 繼統緒:意為繼承家世。 一脈相承謂之「統」,前人開創而未竟之事謂之「緒」;統緒謂宗族的延續。 (7) 鹽秩:鹽官。 清代設鹽政、都轉運鹽使司運使、鹽法道、驛鹽道等督理鹽務。 秩,職位。 (8) 姜■:陝西榆林人,明河北宣化鎮總兵。 李自成義軍至居庸關,姜■迎降。 後李自成義軍為清兵所逼撤離北京,姜■即入大同降清,任大同總兵。 清順治五年(1648)十一月,又據城叛清,自稱大將軍,易明冠服,為清兵所圍困,第二年八月被部下殺死,城遂陷。 但其他各處仍繼續抗清,直到順治十二年始平息。 清兵在山、陝一帶,前後七八年,燒殺擄掠,害民甚慘。 「姜■之變」係指其據大同抗清事。 (9) 盜藪(soǔ叟):盜賊聚集之處。 (10)覆命:回朝覆命,即向朝廷述職。 (11)班役:服侍官員的差役。 (12)賫(l ài 賴):賜給。 金:此據山東博物館本及鑄雪齋抄本,原作「命」。 (13)標:標記。 舊時掠賣人口,或因窮困自賣,均在被賣者頭上插草為標。 (14)少艾:少女。 (15)風範:風度容儀。 (16)「炎昆」二句:炎,焚燒。 昆,■岡,山名,傳說山上出玉石。 《尚書。 胤征》:「火炎■岡,玉石俱焚。 」此以「玉石俱焚」喻指清兵鎮壓抗清軍民,禍及擁清的漢族地主官僚,如鹽宮親屬,亦遭擄掠。 (17)董思白:即明代著名書畫家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號思白、香光居士,華亭(今上海市松江縣)人。 官南京禮部尚書,謚文敏。 生平詳《明史。 文苑傳》。 豢蛇 泗水山中(1) ,舊有禪院(2) ,四無村落,人跡罕及,有道士棲止其中(3).或言內多大蛇,故遊人益遠之。 一少年入山羅鷹。 入既深,無所歸宿;遙見蘭若(4) ,趨投之。 道士驚曰:「居士何來(5) ?幸不為兒輩所見!」即命坐,具■粥。 食未已,一巨蛇入,粗十餘圍,昂首向客,怒目電■(6).客大懼。 道士以掌擊其額,呵曰:「去!」蛇乃俯首入東室。 婉蜒移時,其軀始盡;盤伏其中,一室盡滿。 客大懼,搖戰。 道士曰:「此平時所豢養。 有我在,不妨;所患者,客自遇之耳。 」客甫坐,又一蛇入,較前略小,約可五六圍。 見客遽止,■■吐舌如前狀(7).道士又叱之,亦入室去。 室無臥處,半繞樑間,壁上土搖落有聲。 客益懼,終夜不寢。 早起欲歸,道士送之。 出屋門,見牆上階下,大如盎盞者,行臥不一。 見生人,皆有吞噬狀。 客懼,依道士時腋而行,使送出谷口,乃歸。 第11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聊齋誌異 中》
第11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