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淮提、金剛諸經咒:準提,又作準胝、尊提,佛教菩薩名,為梵語音譯,意譯為清淨,為佛教密宗蓮花部六觀音之一,三目十八臂,主破眾生惑業。 有唐善無畏譯《七俱胝佛母心大準提陀羅尼經》。 金剛,佛經名,後秦鳩摩羅什譯,又稱《金剛般若經》,或《金剛般若波羅密多經》,為我國佛教南宗主要經典。 此指準提、金剛諸佛經的經文與咒文。 咒,佛家語,即咒陀羅尼或陀羅尼,指菩薩的秘密真言。 (19)九原:猶九泉,指地下。 懺,懺悔,佛教名詞。 詳《僧孽》注。 (20)度來生:佛教謂以行善信佛解脫今生困厄,使自己得以超度,求得來生的幸福。 度,度脫,超度解脫。 (21)評騭(zhì至):評定。 (22)瑕輒疵之:不完美之處,就指出它的毛病。 瑕,玉上的赤色斑點;玉以無瑕為貴,故以瑕喻指事物的缺點、毛病。 疵,小毛病,此謂指出毛病。 (23)意緒風流:情致優雅。 (24)率成:謂不加思考,倉促成篇。 率,率然,不加思考。 (25)推敲:斟酌字句。 唐代詩人賈島,在京師途中,于驢背上得句云:「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後句是下「推」字,還是下「敲」字,開始拿不定,兩手比划著往前走,恰遇當時任京兆尹的韓愈。 韓愈說:「『敲』字佳。 」事詳《全唐詩話》。 後遂以喻指對詩文字句的斟酌、探求。 (26)「靜鎮」二句:謂自己遭難而死已十七年,人們對亡去的故國已經淡忘。 靜鎮深宮,安靜地禁閉于幽深的衡王故宮,指埋身地下。 故國,指明 衡王的封國。 (27)「閒看」二句:謂看到密林深處的衡府故宮,不禁引起對衡王的深切懷念。 封,封植栽培,意謂長滿。 喬木,枝幹長大的樹木。 君王化杜鵑,化用蜀王杜字化杜鵑的故事。 《太平禦覽》一六六引《十三洲記》:「當七國稱王,獨杜宇稱帝于蜀,……望帝(即杜宇)使冷鑿巫山治水有功,望帝自以德薄,乃委國禪冷,號曰開明,遂自亡去,化為子規。 」又云:「杜宇(望帝)死時,適二月,而子規鳴,故蜀人憐之。 」子規,即杜鵑,其鳴聲哀切動人。 此借蜀人對望帝的懷念,喻己對衡王的懷念。 (28)「海國」二句:謂近海地區的抗清鬥爭業已風平浪靜,漢家臣民也歌樂昇平,忘記了烽火兵燹。 海國,近海之國。 此指南明政權。 清兵攻陷北京,崇禎帝自殺之後,明宗室相繼在南京、閩中、梧州等沿海地區,建立南明政權,但因其內部腐敗,相繼為南下清兵所擊敗,至清康熙初年最後為清所滅亡。 蕭鼓,蕭和鼓,古樂器。 烽煙,同「烽燧」。 古代邊地報警的兩種信號:白天放煙,叫烽;晚間舉火,叫燧。 (29)厲:厲鬼,惡鬼。 《左傳。 昭公七年》:「今夢黃熊入于寢門,其何厲鬼也?」 (30)禪:梵語「禪那」的省稱,意譯「思維修」,靜思之意。 問禪,指探求佛理,以求徹悟。 (31)菩提:佛教名詞。 為梵語音譯。 意譯為「覺」、「智」、「道」,佛教用以指一種徹悟成佛的境界。 佛祖釋伽牟尼在畢鉢羅樹下覺悟成佛,佛家遂稱該處為菩提場,該樹為菩提樹。 此處以菩提指佛,誦菩提,即誦佛號。 (32)貝葉:印度貝多羅樹的葉子,漚後可代紙寫字,印度多用以抄寫佛經,故佛經也稱「貝葉經」。 段成式《酉陽雜俎。 廣動植之三》:「貝多,出摩伽陀國,長六七丈,終冬不凋。 ……貝多是梵語,漢翻為葉,……。 西域經書,用此三種皮葉。 若能保護,亦得五六百年。 」 (33)梨園:唐亥宗訓練樂工之處,其址在長安宮苑中。 《新唐書。 禮樂志》:「明皇既知音律,又酷愛法曲,選坐部伎子弟三百,教於梨園,號皇帝梨園弟子;宮女數百,亦稱梨園弟子。 」此蓋以梨園指宮中樂曲。 林四娘蓋為衡府歌伎,故雲。 (34)潸然:流淚的樣子。 卷三 江中 王聖俞南遊(1) ,泊舟江心。 既寢,視月明如練(2) ,未能寐,使僮僕為之按摩(3)。 忽聞舟頂如小兒行,踏蘆席作響,遠自舟尾來,漸近艙戶。 慮為盜,急起問童。 童亦聞之。 問答間,見一人伏舟頂上,垂首窺艙內。 大愕,按劍呼諸仆(4) ,一舟俱醒。 告以所見。 或疑錯誤。 俄響聲又作。 群起四顧,渺然無人(5) ,惟星皎月,漫漫江波而已。 眾坐舟中,旋見青火如燈狀,突出水面,隨水浮游;漸近舡(6) ,則火頓滅。 即有黑人驟起,屹立水上(7) ,以手攀舟而行。 眾噪曰:「必此物也!」欲射之。 方開弓,則遽伏水中,不可見矣。 問舟人。 舟人曰:「此古戰場,鬼時出沒,其無足怪。 」 據《聊齋誌異》鑄雪齋抄本 【註釋】 (1) 王聖俞:《蒲松齡集。 聊齋文集》七,有《六月為沈德甫與王聖俞書》,稱其為「琊望族」,知為山東諸城一帶人。 其他待考。 (2) 如練:月光灑瀉,如匹練垂天。 練,白色熟絹。 (3) 按摩:中醫療法之一種,可治療疾病、解除疲勞、幫助入睡。 (4) 按劍:手撫劍靶,準備自衛的警戒動作。 (5) 渺然:水天遠闊的樣子。 渺,遠貌。 又通「淼」。 (6) 舡(xiāng香):船。 《廣雅。 釋水》:「舡,舟也。 」(7) 屹(y ì義)立:矗立不動。 魯公女 招遠張于旦(1) ,性狂不覊(2)。 讀書蕭寺(3)。 時邑令魯公,三韓人(4)。 有女好獵。 生適遇諸野,見其風姿娟秀,着錦貂裘,跨小驪駒,翩然若畫。 歸憶容華,極意欽想。 後聞女暴卒,悼嘆欲絶。 魯以家遠,寄靈寺中(5) ,即生讀所。 生敬禮如神明,朝必香,食必祭。 每酹而祝曰(6) :“睹卿半面,長系夢魂;不圖玉人(7) ,奄然物化(8)。 今近在咫尺,而邈若河山,恨如問也。 第13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聊齋誌異 上》
第137頁